当然三阿哥永璋也不傻,大阿哥永璜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他当然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笑出来,他只会躲在屋子里,偷着乐。
只是三阿哥永璋不了解他的汗阿玛弘历是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大阿哥永璜的事,虽然在灵堂前没查出这些嫔妃皇子们什么问题,可弘历并不认为其他人都对大行皇后敬重,不会对大行皇后薨逝的事情幸灾乐祸,他只会认为有人装得好没有被查出来而已。
于是离开长春宫后,弘历立马让暗卫去盯着后宫嫔妃和皇子们,看看哪些人私底下是两副面孔,嘴上说得伤心难过,实际上私底下却是乐得不行。
三天后,也就是三月二十五日,清晨,大行皇后梓宫由乾清门出东华门,奉移至景山观德殿。
大行皇后梓宫离开了皇宫,皇宫众人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后妃,因为之后的丧仪活动绝大多数她们都不会参与进去,只需要穿满二十七日的丧服后,就可以除服。
等大行皇后梓宫离开了皇宫没两天,弘历就将继后人选也清清楚楚的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先是让内务府重新装修东耳房的装饰,然后又让内务府给娴贵妃加了三名宫女,从六人变成了九人。
按照之前宫里的规矩,皇后身边十位宫女,皇贵妃身边八位宫女。
如今娴贵妃身边一共有九位宫女,比皇贵妃还要多一位宫女出来,这代表什么意思,脑子不傻的人都能明白。
等内务府的人走后,娴贵妃看着新派过来的三位宫女,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容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皇上想来是已经选定她做继后了,不然也不会直接让内务府送宫女过来。
这种事情,内务府可不敢乱来。
即便是要讨好娴贵妃,传个话给娴贵妃,一样能达到目的。
对于娴贵妃是继后人选,后宫嫔妃们倒是没闹出什么波折来,毕竟比家世、比资历、比位分,娴贵妃真的在后宫无人能敌。反而是在宗室和朝堂、八旗里面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为什么?
主要是前面几任皇后的家世实在是太好了,就衬得娴贵妃不行。
仁孝皇后当年可是有众臣之首的阿法索尼为其保驾护航。
孝昭仁皇后了可是八旗里第一世家的钮祜禄氏一族的嫡支格格。
孝懿仁皇后当年也是仁皇帝的表妹身份不一样,即便是如此也是仁皇帝耍混立的,看她只活了一天的份上,众人才捏着鼻子认了。
而先帝元后孝敬宪皇后,别看乌拉纳喇氏在康熙朝后期和雍正朝时期,以及现在并不怎么样,可在康熙初年和中期可是大名鼎鼎。
孝敬宪皇后的阿玛费扬古,那可是在太.宗朝就自己在战场上拼命争下了军功,后面得以迎娶爱新觉罗家的宗女。仁皇帝对其也十分信任,彻底亲政后,任命的第一任九门提督就是孝敬宪皇后的阿玛费扬古。
当年孝敬宪皇后指给先帝的时候,她阿玛的确是乞骸骨了,可她大哥当时已经当上了正二品都统,家族势力并不小。
可娴贵妃算什么玩意,哪怕算上那拉家,在八旗也是小虾米,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家里有一个世袭佐领。
最重要的是,前面几任皇后都是上三旗出身,娴贵妃可是下五旗。
这自然在八旗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大家都觉得娴贵妃不配。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有一点——不少大家族的格格,如今都已经到能嫁人的年纪了,在12、13岁左右,只等着下一次大选人。
谁也没想到,皇后竟然在这个时候薨逝了。
皇后之位直接空了出来,那么这些大家族自然想要搏一搏,争一争这继后之位。
屁股决定脑袋。
这些人自然会对娴贵妃指指点点,说她不配当皇后。
而这些人的想法,弘历老早就想到了,毕竟在他成为新帝第一次大选的事情,就和这些人交锋过。
弘历连大选让这些人家的格格入宫做贵人都不愿意,更何况是皇后之位。
也就是早就预料到这些人的反应,弘历才会很快的定下了娴贵妃做继后。
老实说,弘历其实对娴贵妃做继后也不是很满意,毕竟娴贵妃的短板就摆在那里,但比起娴贵妃,弘历更烦那些大家族的格格。
娴贵妃虽然有缺点,但至少弘历自觉他是能管得住娴贵妃,后宫不会因为换了一个皇后而发生大乱。
若是换成大家族的格格成为继后,弘历就不一定能管得住对方了。未来要是帝后不是一条心,皇后起了什么小心思,弘历处理起来那就麻烦了。
可娴贵妃成为继后,如果未来弘历觉得对方不行,或者是和自己不是一条心,那处理起来可就要容易不少。
当然弘历会推娴贵妃上去,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也可以勉强堵住所有人的嘴——娴贵妃是先帝指给他的。
娴贵妃身上有先帝BUFF,谁也不敢在弘历面前明说先帝眼光不行。
果然这个理由一出,没人在明面上反对了。
这没人反对后,弘历自己反而觉得娴贵妃是有些差,觉得她有些地方不符合自己心意。
但因为实在是没合适的人选了,弘历也只能硬着头皮立娴贵妃为继后。
但心里总觉得有点那啥……
于是弘历想了想,干脆改为大封后宫,这样就比单独立娴贵妃为后好一点点,至少他心里舒服一些。
晋封谁?
弘历把后宫嫔妃一个个都单独拿出来想了想。
容贵妃已经升无可升,肯定不能再晋封了。
纯妃那里,即便是找到了庶人金氏这个罪魁祸首,弘历还是忘不了佛手公主的事,而且他还记得皇太后关于纯妃福气用完了的话,并深觉有理,便决定暂时不晋封纯妃。
舒嫔肯定是要晋封舒妃的,乾隆十年没晋封她,还能说资历不足,这一次是实在是没什么理由了,而且他后宫高位分嫔妃也的确少了些。
怡嫔自然不会晋封。
几个贵人,海贵人和陈贵人,弘历虽然不喜,但有了庶人金氏和怡嫔做例子,倒是衬得海贵人和陈贵人老实本分,而且两人一人是先帝所赐一人是皇太后所赐,要给先帝和皇太后脸面,熬资历这两人也熬够了。
当然主要是弘历后宫现在没几个高位分的嫔妃,空着的位置多,但适合的嫔妃少,弘历又不希望满洲大族格格入宫,所以弘历才会给这恩典。
当然也有,现在后宫实在是找不出其他人合适的晋封,不能让这大封后宫名不副实。
第217章各人各样
舒嫔晋封为舒妃,海贵人、陈贵人晋封为嫔。
也才三人。
弘历又看了看他后宫的其他嫔妃,又把出身相较在后宫不错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