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在北宋当陪房 >第 118 章

第 118 章

作者:金鹅字数:4193更新:2024-07-21 10:08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柳氏欲来沂州,送女儿出门,季姐不喜,遣信教她别来,那柳氏得了女儿的信,好一顿心伤,使巧姑往沂州送来一包银钱,其中有两只小金元宝。

季姐见了银钱,不肯要,教巧姑拿回去,巧姑道:“姐儿来沂州两年,被人给教坏了,嫌谁也不能嫌你娘,你娘为了给你攒这包银钱,在老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日日熬灯油。

你寒谁的心,都不能寒她的心。”

“正因我知道这包银钱,是她日夜熬油挣来的,所以不能要,你把钱与她带回去,教她日后少做些绣活,我在家中,没人教我坏,是我自个明白了事理。

叔母,姊妹,都待我极好,你教她不要挂念我。”季姐不是不想教她来,她毕竟是她亲娘,可她要是来了,不是与她丢人,就是要闹事,她怎麽敢让她来。

只要她不来,家里都好,她这个女儿也好。

巧姑听罢,知她心中有娘子,便劝她把娘子从泉州接过来,哪有女儿出嫁,亲娘不在家的。

“这儿是我二叔父,二叔母的家,咱家在泉州,当年祖父已分了家,我来这,都是借住在叔父家中,如何能做主把她接过来。”

季姐教她拿上银钱,家去:“巧姑,你是我娘的陪房,你向来晓得事,不比她是个糊涂人,劳你回到家中,多劝她拿着这些钱,在老家乡下置上十几亩田。

再买个婆子或丫头伺候,年年的嚼用无须去外面买,即使碰上个灾年,家中也有余粮,教那婆子再养些鸡鸭,日子不会过得差。

你也这般年纪了,还没找人家,教她给你寻个人家,你们两口子在家中与她作伴过活,一个管外面田庄上的杂事,一个管家里的吃饭歇息,家中有个男子,外头的那些个无赖闲汉不敢欺你们。

等我嫁到窦家,手里宽裕,还会与你们捎钱回去使。”

巧姑闻言,大惊:“季姐,你嫁人后,难不成不管你娘了?你娘盼着你嫁的好,能享你的福咧,窦家富贵,你嫁过去过着大娘子的日子,扔你娘在乡下种地,你好生孝顺。”

“你个老姑娘,说的什麽话,我就不爱听,你们只想着享姐儿的福,就没想过她的难处,姐儿把娘子接来,就是孝顺了?接来安置在哪,娘子骨气大,不会是要住在亲家家里吧。”

扇儿伶牙俐嘴,指着巧姑骂道,骂的巧姑脸儿直红,她在泉州几年,哪里见过这样泼辣嘴强的丫头。

季姐把巧姑打发走罢,与扇儿说她:“原先她不这样,是个通些情理的人,许是与我娘待的日子久了,才变成了这个样子。”

“姐儿莫要心软,她再来,我替你去赶她走,打过了年,泉州往咱房中的信就没断过,还有以前的信,姐儿嫌难受不肯看,都是教我看,我看了也犯难受。

那些个信里,不是在挑拨姐儿与二房的关系,就是说姐儿的不好,说你不胜人,二房娘子姐儿们都瞧不起你,还教你记住二房以前是如何欺辱你们娘俩的。

这哪是个娘啊,她这样教

姐儿,是怀的什麽心肠?”

扇儿接着道:“如今她又使身边的陪房来沂州训你,她这样,越发不能接了她来。”

季姐叹了一口气,往三妹妹荣姐那走去,到了房中,把这事与她讲了一遍,荣姐也说不教她来的好,

“二姐姐与窦家的婚期快到了,大娘要是过来,定会去看看女婿,她又是个不会说话的人,在窦家闹出了笑话,二姐姐日后嫁到窦家,该如何自处?”

“我也是这般想。”

柳氏要强,季姐又赶走了她的陪房巧姑,日后她要饭怕是也不会要到窦家门口,这也是季姐的忧愁所在。

她娘好歹生养她一场,她不是不顾她,偏她是这种性儿的人,教人左右吃难。

打她记事起,她但凡有半点不如她娘的意,她就会使板子抽打她的手心,小腿,若是把她接到窦家,她八成连她的房中之事都要插手。

荣姐劝慰了她几句,使喜儿去点两盏香茶来吃,喜儿打帘下过,去外面用蜜,干莲花,莲子肉,炖了一锅香味四溢的花茶来。

荣姐与季姐坐在炕上,就着一碟金乳饼,一碟糖蟹用了,这还是季姐头回吃糖蟹,问是灶下哪个人做的吃食,她只吃过炸蟹,烧蟹,用酒腌的醉蟹,还有糟蟹,竟没吃过用糖做的蟹。

荣姐说是二姐,这蟹还是去年重阳节那日,窦家送来的,她娘往吴老太那送了一筐,隔日又请季姐来二房吃蟹喝黄酒,剩下半筐没吃完,与胡娘子和二姐两处灶房分了。

二姐收拾干净,以糖糟蟹,封在瓮中,吃的时候,蟹肉甜美,蟹壳依旧呈胭脂色。

荣姐见她爱吃,就唤人去二姐处再讨要一碟来,待会让她端回去,一碟不过才半只蟹,窦家送的蟹肥,足有婆子的手掌那麽大。

从瓮中取来并不能立即吃,还要造作一番,才能盛碟。

季姐嘴上不说,可心里实在羡慕三妹妹,打她这端走一碟糖蟹回去了。

进了七月,吴家二房,三房都各自备了添妆礼物,往季姐房中送,冯氏送了一对娇玉儿金簪,又一根金雁钗,一副银事件。

荣姐送了一顶银花镶珠儿的冠子,金哥送了三对金钩,一副玉耳坠,元娘虽已出门,但她提前在家中留下了与季姐添妆的物什,是一套官窑瓷器。

三房祁氏送了一对银脚簪,一对银镯子,一副银箍儿,连个金物件都没有,哪怕是金镀银,金镀铜,一根钗,一副耳坠哪。

季姐也不与她置气,她听说三婶母和大姐姐添妆的一套银头面,都是空心的架子货,三婶母能给她这几件,已是不错,她不能和大姐姐比。

吴芳姐也捎来了与侄女季姐做的衣裳,鞋袜,用料绣花,和元娘的一般无二,并没有瞧不起这个侄女。

季姐爹早亡,娘又是个没本事的,她们大房已然落败,吴家的亲戚,多是巴结奉承二房,与元娘添的礼,个个不薄,轮到季姐,有些亲戚小气了起来。

 其实也不能怪她们,她们与元娘添的礼重,是要仰仗吴相

公,季姐所在的大房,没有人给她们行便宜,她们也只念着些许亲戚情分。

季姐懂这个理儿,故而也不怨。

王小娘送的礼迟了几日,是一对香木梳,拾掇出一只黑漆匣盒盛了,使她带来的陪房婆子送来的,祁氏身边的寸红也跟着一块来了。

等到夜间,季姐在匣子里铺着的一块方巾下面,瞅到了两张交子,共十贯钱,再一想到白日里婆子添妆,三叔母的丫头陪着,哪里还能不明白。

这日,王小娘病了,吃了几日药不大好,季姐和荣姐素日没少得这个小婶母的物件和糕点蜜饯,就置了几样礼物和药材,一块去三房看望她。

王小娘躺在床上,梳着缠髻,紫色纱衣,鹅黄肚兜,身上盖着一条百子多福的翠绿缎被,见两位姐儿来瞧她,忙张罗着让丫头摆果子,去外头买甜汤饮子来吃。

“小娘,你屋里怎麽连口热水都没有?”荣姐打量了半响,王小娘渴的嘴皮犯干,她见桌上有壶,但里面没水。

“妈妈,快与两位姐儿搬凳来坐,搬那两把好凳。”

王小娘吩咐罢,看向荣姐,说道:“姐儿有所不知,大娘子说家中吃的水,是打外面买来的甜水,一桶要使两百个钱,我原也不知此事,要是知了,不会白吃家里的水。

我房中的丫头去灶房讨要热水,灶房不给,去问了大娘子才知,我正要使丫头去给大娘子送水钱。”

王小娘嫌床上的帐子碍了眼,撑起身子,收了帐儿,她生的不似那等丰腴的妇人,成婚了一年多,身子也没鼓起来。

季姐曾听扇儿说过,姑娘嫁了人,会变得不一样,她瞧着小娘没甚变化,还是娇娇弱弱的,不似叔母祁氏。

叔母祁氏是个不嫌羞臊的,去年她去她房中送红皮裂口石榴,她敞着怀,雪白丰满的长奶/子半露,她都不敢瞧。

“家里使水,用的该是公中钱,叔母若是要水钱,那为何祖母,祖父那里不去要,只要小娘你一人的?”

荣姐心肠通透,晓得这是三叔母故意寻由头找小娘要钱呐,小娘给了这遭,下回她那叔母还有旁的借口来要钱。

她要是小娘,头一回就不给她,要一回给一回,吃到了甜头,何时是个头。

“我这叔母,不过是看小娘你好欺负,我住在祖母院中,从不知吃口灶房里的热水,还要拿钱出来。”季姐道。

王小娘苦笑道:“要是教我拿个水钱,不值什麽,不过是两百文钱,打年前四五月里,大娘子今儿说要给家里丫头婆子买料子做衣裳,手上不宽裕,借我的钱先使。

明儿说要给哪家备礼,又借走十五六贯钱,大大小小,我这儿记的有账,借走了六十余贯,她不说还我的事,我也张不开嘴要。”

荣姐和季姐听了,都忍不住蹙起了眉头,她们俩人没想到,叔母祁氏能这般不要脸皮,连妾的便宜都占。

季姐正欲说话,忽地瞥见窗户外有叔母屋里的丫头在听墙根,她与荣姐使了个眼色,俩人都咽下了话,问起了王小

娘的病。

“打吃了香婆那的香灰,我身子这两日轻快了些,再吃两包,怕是病能全好。”

荣姐还没听说过香灰能治病的,与王小娘讨来看个稀罕,王小娘从枕头下面摸出一只鹦鹉潞绸香囊,掏出一个朱砂符纸包,里面包的就是香灰,荣姐接过来,与季姐打开细瞧。

王小娘道:“这不是寻常的香灰,我舍给那婆子十贯钱,教她买齐上供的牲畜,再寻一尾三年的红鲤鱼,鱼尾巴要白色儿。

再买两斤香油一块供奉了,香,纸,烛,灯,一应不少,连供三日,再捏个穿裙儿的纸人,点了胭脂,与我的衣裳一块放在盆里烧了,教它替了我,如此这般后,香头烧的呈莲花状,收拾了香灰来吃,一日吃两回,吃够十四日,病就能好。”

“别是糊弄人,我听闻香婆都是诓人钱财的。”荣姐不信这

“这个香婆灵验,我本家婶子,就是吃她的香灰吃好的,姐儿别不信,旁人的不灵,只她的灵验,我上回得病,也是这样痊愈的。”

季姐把香灰还给了她,“小娘要是吃不好,就请张大夫家来看病,他看的好,祖母得热疾,吃了他两副药便吃好了。”

“我记下了,劳你们姐儿俩来看望我。”

俩人又陪着王小娘说了会子话方告辞,来到冯氏房中,把王小娘的事说与了她知晓。

冯氏不以为意,道:“我今儿与你姐儿俩说说,省得到了旁人家,作痴儿,上说高门,下到低门,给家中儿郎娶媳妇,都挑嫁妆厚实的小娘子,你们却不知这里面的根由。

这样的人家,多是贪财,惯爱用一个借字,掏新妇的嫁妆,教新妇有口难言,要是不借,家中婆姑与你没个好脸,各种暗法儿作践人。

要是借,那钱财便是有去无回,用个几年,便把人的嫁妆给掏空了去。”

“母亲,她们就不要脸皮吗?”荣姐问道。

“脸皮?这样的事,官宦人家多的是,若是不能花新妇的银钱,只看着,图个什麽?那些个面上装的怪是个人物,背地里算计儿媳的钱是常有的事。

不止婆姑算计,就连官人也算计,他们有人宁愿娶有钱的寡妇,都不愿娶没钱的小娘子。”

“叔母,难不成就任由他们借走嫁妆吗?”季姐以前哪里知晓这种事,家里祖母她们都没朝叔母借过银钱,叔母在家是个做主的人,她的嫁妆想给谁用便给谁用,她不欢喜了,连东哥都用不上。

“这便要看门第了,新妇家门第高,头两回借与她们,算全了脸面,后面再来借,不借就是,要是新妇门第低,少不了要多想些法儿,保住嫁妆。”

冯氏教了她们一场,她们到了婆家,遇上这样的事,心里也好有个谱儿,到了下晌,她使婆子去三房看了看,送去了两包药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