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大家不相信,这秧苗其实很容易拔出来,叶瑜然还找了几个人,让他们学着她的动作,试了试。
“真的诶,很容易拔。”那试的人一脸喜悦,“看到没有,就这样,一拔就拔出来了,很轻松。”
“哈哈哈……你小心点,这东西可精贵着呢,别拔对了。”大家看着他拔得轻松,自然也高兴,不过还是提醒他别大意了。
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甚至连朱七都下了地,帮忙拔秧苗。
除了拔,还要绑,叶瑜然教大家如何将拔好的秧苗一把一把扎好。
“提前准备点干草,像这样一捆一捆的扎好,放到水里。到要挑走的时候,再盛到簸箕里面挑走……”
人多力量大,朱家男人多,这一簸箕的秧苗也拔得快。
叶瑜然没有耽搁,留下朱二、朱三继续干活,便把那担身苗和其他人一起带走了。
不远处的水田里,柳氏、李氏、林氏几个年轻媳妇,已经在那边等着了。
刘氏因为怀疑,没有下田,到是带着朱八妹、林三妹、林四妹、大宝、二宝、三宝、四宝以及吕家三丫头等,在田坎上站着,凑热闹。
有人眼尖,一眼就瞅见了那三个半大的姑娘。
一阵风过,带动罗裙飞舞,宛如蝴蝶翩翩。
走近了细看方知,原来那是绣在裙摆上的小花,或粉或蓝或红,衬着姑娘们娇俏的脸庞,美丽非常。
有年轻小伙子意动,赶紧碰了碰身边的人,小声道:“哎,看到没有。”
“什么?”
“那边,朱大娘家的姑娘。”
他一提醒,这人才注意到,那方的一片美好,也跟着眼前一亮。
不过,他也没忘记踩了那人一句:“别想了,朱大娘家的姑娘,可不是我们能想的。”
“咋不能了?”那人有些不服气。
“人家亲哥可是秀才,会嫁咱这种泥腿子?你还没听说啊,朱大娘那干女儿,都订了镇上的人家……”
谁不知道朱大娘家有未婚配的姑娘?
打主意的人不少,但真的敢下手的,却没有几个。
没办法,朱大娘家不仅有姑娘,还有特别能下“狠手”的儿子。
从朱大到朱四、朱五,哪一个不是打架的好手?
反正,那些打人家姑娘的小子,没有一个没被揍过,捧到后面,见着人家姑娘都只能饶道走了。
前两年还能见着朱家的姑娘满村子跑,跟个疯婆子似的,遭人嫌;现在却很少能够见到她们的身影了,只偶尔听到一些“传说”。
传说,朱家的姑娘老赚钱了,不仅会做胭脂,还会染布、做吃食,哪一个娶了,那跟抱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似的,积了八辈子的福气。
“我……”那人心头一窒,“我没说要娶她亲闺女,那个寄养的,不行啊?”
“寄养的?”一愣,“你开玩笑吧,那可是没了娘的,听说她爹也不太干净……”
“那又咋样?人家可是朱大娘养大的。朱大娘自己都说了,跟自个儿姑娘一块儿养的,她们既然学不到朱八妹十分,学过两三分,也够了吧?”那人时不时扫一眼姑娘们的裙摆,说道,“你看她们的衣服,多漂亮啊,你觉得朱大娘她们会帮她们做?”
“这到是……”
听到的人,不少都有些意动。
光看林三妹、林四妹身上穿的衣服,就知道她们的日子肯定过得不错。
同样是粗布,但染了颜色,绣了花,那穿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的缘故,她们往那里一站,跟村里的那些姑娘完全不是一个气质。说不出来,就是觉得更加秀气、养眼许多。
若是叶瑜然知道小伙子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肯定要笑:“当然不一样了,这礼仪规范,老娘可是特地‘调教’过的。”
她没有要求朱八妹几个,一定要照着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那样长,但该有规范要有,但带的“气质”也要带。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腹有诗词气自华,她没要求姑娘们一定要熟读百诗,可这字这盘算这账这管家之法是一定要会的。
或许她对林三妹、林四妹多少有些藏私,没有什么都教,但她教的东西,绝对能够让她们拿得出来,往那里一站,就能秒杀一众村姑。
因为姑娘们慢慢大了,叶瑜然放她们出来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朱家村的小伙子还真的有一种“许久不见”的感觉。
这回乍一看到,狠狠被“惊艳”了一回。
不说他们,就是一众跟来的各位大娘大婶,也是狠狠看了好几眼:“这……是八妹吗?她旁边的那两个是谁?没听说朱家来客人了啊……”
“她家老五家的两个妹妹,你忘了啊?”
“哎哟,是她俩啊。”她一脸惊讶,“没看出来啊,这朱家也太养人了,瞧这小脸蛋,白嫩嫩的,红通通的,比镇上姑娘都长得好。”
“可不是嘛,要不然,朱大娘的干女儿,能嫁到镇上去?肯定是养得好,才让人瞧上的。”
“哦,对了,上回你不是跟朱大娘打听过,看上她家姑娘了吗?朱大娘咋说的?”
“年纪还小,不急。”
“另外两个寄养的呢?”
“……当时没瞧上。”
“现在后悔了吧?”
“……”其实是朱大娘以人家还在守孝,直接给拒绝了。
只不过,有的事情不能说得太明,免得别人以为她儿子多被人嫌弃了。
当初,叶瑜然以“守孝”之名,直接替林三妹、林四妹拒了亲。大家一算这日子,还需要两三年,便没有再放在心上。
谁曾想,李琴、岑姑娘这一订亲,又让林三妹自己心思活络了起来呢?
没办法,没有当娘的操心,她们就得自己操心。
只是她们不知道的是,叶瑜然不急,还是真是有原因的。
一个,她们还在守孝,为了“名声”,也不能传出一点动静;另一个,在叶瑜然看来,她俩的年龄实在是还小,此事根本不用急。
即使十八不嫁有罪,等到了十六、七岁再看,也来得急。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除了闻人山,现在叶瑜然还没有看中的年轻小伙子。
有人眼尖,看到的是姑娘,而有人眼尖,看到的则是水田里的东西。
原来,远看时,还以为柳氏她们是蹲在水田里的,近了才发现她们不是蹲着的,而是坐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