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是耕读传家,不是商人。”叶瑜然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所以不管谁想要,你必须给我咬死了这一点,白纸黑字写清楚,宁愿抽成低一点,让利于他们,也绝对不能让朱家传出在做生意的名声。”
“这件朱大娘,你放心,我们也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我肯定不会犯这样的糊涂。”柴木匠一口答应。
朱大娘送儿子读书的事情,他又不是不知道,当然读书人最在意的就是名声。
他当然也希望,朱大娘这边读出点名堂,这样他也能够沾一点福气。
自古匠人地位就比,也就比商人高一些,但如果他往来的朋友中有一个读书人,那以后他在大家面前也有些面子。
尤其是揽活的时候,别人也会更信任他,将一些更好的活交给他做。
事情谈妥后,为了确保双方的利益,他们还请了村里的里正、族长做公证人,立了一份契约。
柴木匠感觉,他从朱大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立契约就是一条。
无论什么东西,都没有白纸黑字写清楚安全。
任何矛盾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只要翻出契约,找个识字的好好看看,心里就有数了。
相较于叶瑜然自己就识字,能看能写,柴木匠不同,他年纪一大把了,完全是个睁眼瞎。
每次写这种东西,在村里的时候,有里正帮忙;但到了外面,就要花一两文钱,找一个书生帮忙了。
以前他没想立契约的时候,被雇主忽悠、欺骗,也不是没有。
但自从有了契约,这事就好办多了咱白纸黑字写好了,你还能说算不算话?
时光似箭,过得很快。
只觉得红薯才下地没多久,上面的红薯藤哗哗的涨,割了一波又一波,为打猪草省了不少力气。
有不少人调侃柳氏:“有福气呀,你婆婆对你真好,给你多换了一头猪不说,连猪草都自己家种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福份。”
柳氏脸皮薄,只能低着头老实干活,也不接话。
如果有时候她忙不过来,李氏抽空跑那么一趟,哪个这样对她说,她肯定会笑着说回去:“没办法啊,谁让我们婆婆好呢,你要是羡慕,当初怎么不嫁到我们老朱家来啊?我们家两个小叔子单着呢。”
“羡慕了吧?回去让你婆婆也帮你住一地猪草,不用就用羡慕我了?不过我这种福份,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得到的。”
……
红薯的生长期大约160-200天,也就是5、6个月的样子。尤其是夏天,温度高,更是红薯生长得最快的时候。
叶瑜然估摸着差不多了,趁着李氏一大早要去地里,就拎着篮子,带了小锄头,跟着一块儿去了。
不是叶瑜然不想跟柳氏来,实在是那个闷不吭声的葫芦,她跟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没什么正经事,她也不想跟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一块儿走。
当李氏在旁边割红薯藤的时候,叶瑜然就弯下了腰,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挖起了坑。
“娘,你在干嘛?”李氏瞅着,感觉有些不太对,就凑了过来。
“挖红薯。”叶瑜然说道。
“啊?红薯现在可以收了?”李氏有点懵。
因为她记得,去年他们到山上找红薯的时候,好像还要晚一些吧?
“挖出来就知道了。”说着,叶瑜然就感觉自己挖到了什么东西,连忙将小锄头往旁边挪了一些,再挖了几下。
然后她开始用手刨,很快就露了红皮红薯的影子。
李氏一看,哪里还站得住,连忙蹲下来帮忙。
掏出来一看,这红薯的个头貌似还挺不错的,不比他们去年在山上找到的小。
“娘,真的诶,你看,这个头挺大的,跟我拳头一样大。”
李氏正兴奋着,叶瑜然已经从地里刨出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没有一会儿,除了那个被锄头弄断了一个,其他五个全部是完整的。
大的比李氏拳头大,小得才她拳头一半大。
李氏惊喜极了:“娘,娘,你看到没有?长了,红了好多红薯,当初的一根叶子,居然长出了那么多红薯。”
“我的天啦,根本没办法想像。”
“娘,这个要不是我亲手种的,我都不敢相信。”
……
相较于她兴奋的样子,叶瑜然却显得有些不太满意,她道:“个头还有点小,长得数量也不多,不是收获的时间还没到,就是这品种的产量不高。”
“娘,这么高还叫不高?!”李氏惊呼,“娘,你忘记我们当初留做种的红薯才多少,可你看看现在,我们种了多大一片红薯地?这要全部挖出来,得有好几担。还有这红薯藤,娘不也说了,这东西既能人吃,也能喂猪吗?要不是我家太多了,人吃不完,谁舍得拿去喂猪呀。”
实在是家里菜地也长得好,完全有多的,红薯藤也就嫩的部份好吃,那种老的自然也就用来喂猪了。
再配上时不时从河沟里捞的螺丝,一起配在锅里煮了,猪也吃得特别高兴。
虽然猪不归李氏管,但猪肉能够做东西卖,她当然得关心一下。
所以她除了自己负责喂猪的时候会去看,就是平时也会去看一下,然后再跟别人家对比。
村里哪家跟他们差不多一块儿养的,她门清得很,再一对比,她心里就有数了还是她家的猪养得好,果然娘教的方法管用,她以后一定要传给未来的闺女。
未来的闺女:“……”
娘,千金大小姐,不用亲自养猪,你想多了!
“要是个个比你的拳头大,或者能够长到十多个,那才是产量高。”叶瑜然说道。
李氏听了,笑道:“要是那样,敢情好啊。不过,娘,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家肯定去去年的收成还要好。这十里八乡的,哪家粮食能够有我们家多?这样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一边说着话,一边婆媳两随着手,又挖了两棵。
每棵的产量都不太一样,有的已经接近了十个,有的再少也有五六个。
就是这个头,不太平均,大的大,小的小,区别还是有些大。
“娘,这个放到我背篓里背吧,挺重的。”一个篮子重满后,李氏试了试重量,觉得还是背到背篓里背比较好。
虽然婆婆的身子骨看着还不错,但毕竟年纪大了,之前还犯了老毛病,还是要注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