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随身带着洞天仙境 >第257章 时光流下情

第257章 时光流下情

作者:紫薇星主字数:4091更新:2024-07-17 01:56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这段是摘来的,不是雪落编的。国旗很神圣,但在国旗下也还是有龌龊的人。一个印度男人背着擦鞋工具箱。

趁雪落不备用很快的速度在下面把一团稀牛粪泼在雪落的徒步鞋面上,然后追着雪落说要帮雪落擦鞋,雪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吼他“滚远点”。恶心死了。自己找水冲掉,然后用纸巾擦干净。

这就是德里。新德里康诺特广场德里康诺特广场广场内外环之间由纵向的道路分割成12块面积大体相同的区域,以最内侧的白色环形建筑为主、连接起的各个区域内道路两侧的建筑,密布着大大小小众多的商业店铺。

其中既有时髦的品牌店,也有很多不入流的个体小店。西南侧有一家名为的国营商场,里面都是常规的且不容议价的日用百货;服装类品牌店很多,如耐克、阿迪达斯、、‘等。

据说里面的商品价格比龙国国内好很多;通讯类有正规的沃达丰、阿尔特等专营店,适合办手机上网卡;餐厅类既有门口穿着礼服的服务生帮你拉门的那种高档印度餐厅,也有价格平民化的印式快餐厅。

当然,美国大鼻子也没忘在这热闹街区里不落空地布上他们的两枚棋子:用那个“墩”与肯德老头做招牌的两家快餐店;这里还有一些小药店,可以买到一些应急的药品,队友阿华在这里发现了一种名为“喜马拉雅”的系列化妆品。

据说是“纯天然无污染无化工成分“的,雪落和柳静姝在离开印度前大肆抢购了一些带回国做伴手礼,好用不贵。当然,雪落和柳静姝没有忘记,今天来这里最感兴趣的是现钞兑换店,要尽快用手里的美钞兑换出足够的旅行盘缠——卢比。

没有硬通货在这里旅行那是寸步难行。新德里康诺特广场德里康诺特广场路边卖小吃的摊贩,卖的食品有花生、豆子、爆米花,还有些油炸的土豆片。怀里揣的路书上一再提醒,在印度千万不要吃路边的小吃。

除非自身免疫系统足够强大。亲眼见到小贩用刚拿过钞票的黑乎乎的手,抓起食品放进油墨味很重的报纸里,再递给吃客。当地人的肠胃已经习惯了,雪落和柳静姝是真不行。新德里康诺特广场德里康诺特广场这是一家名为‘的品牌服装店。

说在国内这个品牌的裤子要500多。雪落从不穿牛仔裤,对服装也没什么兴趣,坐在一边耐心看着他们为扔钱乐此不疲。新德里康诺特广场德里康诺特广场店换钞店这种换钞小店有不少,门脸都很小。

藏在广场四周的店面中,不同店给出的汇率有些微差别,都比正规银行的汇率牌价好,且可以讲价。前面说过,在机场的店,给出的汇率是1$:57;在宾馆,老板换给雪落和柳静姝的是1$:59;而这里,随便询了一家就是1$:61。

刚换完,隔壁一家追出来说能给到1$:615。在这里换到的钱没有发现有假币。新德里康诺特广场德里康诺特广场‘快餐店印度的一家小吃连锁店。午餐在这里凑合吃的,简单的印度小吃。

在印度,真别奢望有什么大餐,美食家就不要来了,以免肠胃受苦。新德里印度门在康诺特广场换完钱、吃过午餐后,雪落和柳静姝搭突突车来到南面不远的印度门,车费80。

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印度门位于德里城市中心国家大道东端,坐落在一片很大的空场上,周围没有任何建筑物遮挡,高高伫立,远远就能望到,是德里的地标性建筑。印度门所在的位置是德里城区的轴心,许多重要的道路从这里发散出去。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到达方式:轨道交通黄线或紫线站,或乘坐的士/摩的/人力三轮/巴士前往。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眼前这座印度象征性的国门整体高42米,外形酷似法国凯旋门,由红砂岩和花岗岩建成,高大,敦实。

仰望上去,还是蛮壮观的。顶端有一个圆形的石盆,那是一盏直径35米的大油灯。每逢重大节日,盆内便会盛满灯油,在夜空中燃起熊熊的的火焰。印度门建于1921年,当时由英殖民政府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中的印度将士而建。

9万多个印度和英国官兵的名字就刻在门洞内两侧的墙壁上。一座殖民者建的纪念碑,却被用作国门,印度人挺大大咧咧的。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虽未参战,但作为英国的殖民地。

有九万多的印度人被送上战场为英国作战,当时印度开出的条件是战后允许印度独立。然而,战争结束后,付出巨大牺牲的印度却并未如约获得独立。为了平抚印度人民的不满情绪,1931年,英国政府仿照凯旋门的风格建造了这座印度门。

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帮英国打仗的印度士兵。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顶端横梁上方用大字镌刻着国家的名字:“”。下面镌刻三行英文铭文,显示这座建筑物是为纪念在一战和菲律宾作战中牺牲的。

在当时作为英殖民地的印度士兵而建的。把纪念为外国殖民者作战而牺牲的本国士兵的建筑做为国门的标志,雪落有些不解。当然这是一座历史建筑物被转用了,独立建国后在下方又建了一座无名战士纪念碑。

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门洞的下方是无名战士纪念碑。用黑色大理石制成的,上面倒竖着一支步枪的模型,枪托顶着一个头盔。碑的侧面有两个金色的文字“”,意即不朽的士兵。在纪念碑的后方伫立着印度三军军旗。

在纪念碑的一侧有头戴“红色大公鸡冠”军帽的印度士兵持枪值岗。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印度门附近追着游客售卖纪念品的小商贩,皮肤黑黝黝的。真跟非洲人有一拼。

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一群穿着绿色校服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印度门,这一群全是男孩子,休息的时候吹起四散的肥皂泡玩耍,一脸顽皮的样子。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小帅哥一枚,文静中带着些许羞涩。

新德里印度门印度门一回身,发现一位不知是来自龙国还是韩国的靓女,模样很像谢娜,抬手抓拍下来。看完印度门,雪落和柳静姝顺着公路往东步行去看旧堡。因晚上才到,所以留下更好看的红堡和贾马清真寺明天一起去看。

先去看些次要景点。看旧堡对于雪落和柳静姝这次印度之行有个特殊意义:就是开启了看城堡的序幕。殊不知印度的城堡太多了,特别是拉贾斯坦,几乎一城一个,看到后面直接审美疲劳。不过,话说回来,印度的很多城堡连同里面的王宫真心漂亮。

旧堡位于印度门东面约两公里的地方。从地图上看两地间距离不是很远,就没叫车,步行过去的。走出去没多远就望到了高处的城堡,但那段路走起来还是蛮远的,且路上尘土很大,走得有些辛苦。还是应当搭车去。

新德里旧堡旧堡一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老王宫城堡。位于新德里印度门东南约2公里的地方。是古老之意,是堡,由于它比阿格拉的红堡历史更悠久,故城“旧堡”。

旧堡是由阿富汗统治者舍尔沙在打败莫卧儿王朝第二任皇帝胡马雍夺取德里后于1538~1545年期间建成的。后来胡马雍夺回德里把这里做为他的居所,但仅仅六个月后因意外死在这里。从城堡外看旧堡高高的城墙。

有残破哦。或许因为皇帝死在了这里有些晦气,或许继任皇帝阿克巴把都城迁到了阿格拉,致使这里荒废了,总之,禁不住近500年的风雨侵蚀,城堡损毁得很严重,城墙的墙体与上面的装饰都缺损了很多,望上去,满目沧桑的感觉。

旧堡的入口。高高的城墙,马蹄形的门洞,典型的摩尔建筑风格。入口处有售票亭。门票100,相当10元人民币,做为一处几百年古迹的门票应当不算贵,但印度人只需掏5,这差距也忒大了。

与城堡外看到的破败景象相比,进入城堡后有种完全出乎顺势思维的感觉,眼前一亮:旧堡内的面积非常大,建筑不多,显得十分空旷。里面林木茂盛,绿草如毯,高高的棕榈树排列在主路两侧,像是在列队欢迎游客的到来。

成群的绿色鹦鹉高声鸣叫着在林间翻飞,很多拖着大尾巴的松树在树干与草地上跳来跳去,甚至跳到游人面前讨要吃的,许多当地人或在林间小路上散步,或坐在草甸上歇息……眼前这景色,颇有点让人感觉时空错乱。

不像是在参观一座早已被历史废弃的凌乱古堡,而是进入了一座现代的城市大公园。在这里,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用镜头捕捉到很多很好的能反映德里的印度人休闲生活的一面,比如眼前坐在草地上的这一家人:夫妇二人,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

围坐在一起。他们衣着朴实,表情平和,举止闲适,亲情浓郁。草地中有很多对情侣在卿卿雪落雪落。这边的手机党已经很盛行了,很少有拿相机的,都是举着手机左歪右歪地在拍照。这一对儿看上去很般,幸福写在脸上。

典型的德里这边年轻人的模样。你问雪落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他们的肤色呀,印度的南方人或是拉贾斯坦那边靠近沙漠地区的人,肤色都黝黑黝黑的,德里这边人的肤色还算浅些。一脸优美的大胡子,不知算不算印度标准的帅哥形象。

不知是不是很受女孩子喜欢。他的女友此刻正端着手机蹲在对面瞄着他的大胡子。自拍中的情侣。自拍神器自拍杆还没有在这边兴起。他们也会偷拍别人。男人似乎在对眼儿偷瞄,女人在一边捂脸偷看。

很苗条的一对儿年轻人。印度女性,年轻人身材相貌大多好好,特别是学生,拖家带口后走形得厉害。这一对儿大尾巴松鼠在雪落身边的树干上相互追逐绕来绕去,貌似也在拍拖。城堡上方有很多苍鹰在盘旋飞翔,给古老的城堡带来了动感与活力。

一只绿色的大鹦鹉拖着长尾从雪落眼前飞过,落在旁边的建筑上。印度这边的绿鹦鹉很多,有如龙国的鸽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的。当地人早已见多不怪,就像龙国人看麻雀。残破的东城门——胡马雍门。一座用城堡主人命名的城门。

有趣的是顶端的那两个小帽子模样的亭台。在雪落去到的印度、马来西亚,看到很多带有这种“小圆帽”的建筑,据说这种建筑风格叫“摩尔式”。有资料称:摩尔人来自北非,他们极为成功地创出混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艺术风格的艺术制品。

喜欢为建筑加上马蹄形的拱门,或拱形的圆顶。他们还喜欢用亮丽釉彩的青花磁砖,以及阿拉伯文或者几何图形的装饰建筑。夕阳辉映下的德里旧堡,风韵尚存。昔日王宫,如今已是过眼云烟,处处残垣,满目苍夷。

修复过的城垛高高在上。如果时光能倒转数百年,昔日的守城将士站在高处凭栏临风,或可观风景,或可御强敌。忽而想起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那个名段:“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想当年这城楼下也有过战象嘶鸣,旌旗翻卷的真场景吧,只是城楼上少了咱羽扇纶巾智勇双全的诸葛亮。城墙上的红砂岩雕饰,给本来平淡无奇的石头墙体镶上了一道漂亮的装饰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