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65章 他能,本王为何不能?

第265章 他能,本王为何不能?

作者:一只笨蛋鱼字数:2444更新:2024-06-26 00:17

首页

游戏竞技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65章 他能,本王为何不能?

第265章 他能,本王为何不能?(1 / 2)

加入书签

德仁五年。

这本应该是寻常的一年。

如果不是这一年发生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先是天子诏代王入长安城,之后又是天子、陈氏、甚至是吕氏等朝堂上真正的大人物们全都有了各自的小动作。

这些小动作一般人没有办法发现,但落在那些一直仔细观察局势的人眼睛中,就是很明显的“波澜”了。

于是,无数人都在猜测。

猜测陈氏以及天子、吕后到底想要做什么事情。

在众人的猜测中.

一封诏书毫无预备的横空出世了。

“天子诏曰:立代王为皇太弟!”

此诏一出,天下震惊!

皇太弟?

这怎么可能?

当今天子的年岁才多大,甚至方才成婚立后不到两年时间!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没有子嗣也是正常的!更何况天子虽然没有嫡子,但后宫中某位后妃已经有了身孕?

怎么可能立皇太弟?

天下间的波澜全都涌现出来了,无数的人奔涌向了长安城,他们都暗自做出了决定。

即便这一次的事情是陈氏做的他们也要一往无前的战斗。

是的

即便这封诏书出自天子之手,甚至就连吕后以及朝堂上的诸多臣子们都没有什么反对的情绪,有些顽固的老家伙也认为这一定是陈氏逼迫。

陈氏的势力太大了!

当然了,在这些人当中,不仅仅是有真心想要维护皇权、维护刘氏天子的,也混进去了一些“别有心思”之人。

正如之前所说的一样,陈氏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强大到了让天下人都害怕的程度。

一个强大无比的家族除了在势力上可以横压天下外,他一定也吞噬了不少的“利益”,哪怕陈氏不会刻意地去占据这些也是一样。

如今的陈氏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即便是大汉倒了他们也不会早。

或许发展到这个时候的“陈氏”才算是达到了“世家”的层次。

陈氏的子弟们遍布天下的每一个角落,有些人在边缘、亦或者贫穷的郡县为官,造福一方,也有一部分子弟在朝中一些重要的官职、亦或者在地上为州牧、甚至为某些封国的“国相”。

庞大的、肥沃的土地不仅仅滋养了刘氏,还滋养了陈氏,这是当年出自高皇帝之口的“陈与刘,天下共”,除非高皇帝再世,否则几乎没有刘氏的皇帝可以推翻这一承诺。

若是陈氏倒了,或者说不用“倒下”,只要他能够损失一些“地盘”,就足够一部分的家族吃饱了。

当重臣蜂涌而入长安城的时候,陈彼、陈居两人都没有什么动静,因为他们知道天子、吕后、甚至是他们陈氏的手中都有一个杀手锏。

高皇帝遗诏!

高皇帝的遗诏不是一封,而是两封。

这两封遗诏是刘邦在思索之下定下来的,一封自然是立刘恒为皇太弟的诏书,另外一封与其说是遗诏,不如说是“解释”。

他在解释为何要立皇太弟。

与此同时,刘邦还在这封诏书中将所有自己能够想到的情况尽数列出。

他以开国之君的身份规定了,除非发生了哪些情况,否则绝对不能立皇太弟,只能够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向去走。

刘邦所列出的情况十分简单明了,但却都是十分难以达到的。

若是后世某一位天子的身上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天子自愿的,自愿将皇帝的身份让给自己的弟弟,而非是自己的儿子。

其二,天子的情况已经差到某种程度,甚至已经无法自保,朝廷宫中支持天子的势力也已经无法掌控局面,甚至天子已经濒死。

若是其一这种情况,也就是刘盈这种情况,那么刘邦觉着自己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你自己都愿意了,他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怎么能够继续掺和进其中呢?

若是第二种情况,那也更加简单。

都已经到了那种地步了,天子再不立皇太弟都要死了,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先保住自己儿孙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刘邦的一生动荡无比,他一直觉着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想要保住后世刘氏子弟的性命。

至于江山?

若是询问刘邦,刘邦大概是嘲笑一声。

命都没了,还要江山干什么?

他刘邦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连个国人都不算,只能够算是一个地痞流氓,后来靠着咸阳学宫才逐渐翻身。

若后世刘氏失去了江山,那么有他留下的后手来看,刘氏也能够回到官渡、亦或者回到沛县,占据当地的一方土地,成为豪强大族。

这难道不比他最开始的情况强多了?

刘邦觉着,秦武烈帝能够做到那么坦荡的事情,他虽然不至于那么的大公无私,但是也能学一学吧?

这样对天下来说才是好事。

德仁五年,冬末。

无数的儒生以及贤才、或者说一些活跃在始皇帝年间的归隐者们都出现了,他们在长安城中汇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昔日的“商山四皓”。

这四个人算是如今儒家的领袖人物,在朝堂之上也颇有名望。

天下间曾经流传过这么一句话。

“天下官吏千百人,两成商山半数陈。”

意思很简单,若是说这天下的官吏共有一千人的话,那么这其中有两成是商山四皓或者儒家的弟子,有半数都是陈氏的弟子。

唯有剩下的三百人才是真正属于“其他人”的。

陈氏与儒家交相辉映已经数百年了,儒家和陈氏都喜欢开私塾收弟子,培养出来这么多的门生故吏也是应有之事。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这个时候应当是黄老之学占据上风,但在如今的天下中,黄老只占据两成、法家子弟占了半成,剩下的则都是儒家以及陈氏的弟子了。

当然,陈氏所学甚杂,多为包容之学。

驿馆

商山四皓与其余某些别有心思的儒家弟子不同,这四个人是真正的大才、且心怀天下之人。否则他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长安城了。

屋子内。

↑返回顶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相关阅读: 大梦成灰 三胞胎死后,我嫁给了渣前夫他小叔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仙古道神 德运少班主?老子不干了! 高武大秦:你也不想秘密被知道吧 红楼:我是贾琏 快穿:小骷髅多胎生子啦!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 小杨工,你妹喊你回家吃饭!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肆佰书城只为原作者一只笨蛋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只笨蛋鱼并收藏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