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永乐合伙人 >第三十三章 威慑

第三十三章 威慑

作者:半老夫子字数:1815更新:2024-06-21 22:18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初九,这是华夏千年以来的一个重要节日。

江南未受到战争波及,因此市面上繁华依旧,并没有因为刚刚结束战乱而有所萧条。

镇江由于守将未发一箭,便出城投降,因此整个城池的元气得以保存。

江南气候宜人,适合耕种,百姓的日子普遍要比北方百姓好过一些。

朱棣提前一日便到了镇江府,看到大街上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心中也是欣喜万分。

虽说比不上马喆治下的兴化百姓富足,但也能够温饱,百姓脸上也不似北方百姓一脸的麻木。

若是天下百姓都能过上江南百姓的日子,就算不能称之为盛世,也能勉强称作治世吧。

朱棣这次出宫只带了少量的护卫,身边陪同的有新加封的汉王朱高煦,内官监太监郑和,户部尚书郁新,兵部尚书金忠、户部左侍郎夏原吉,户部侍郎古朴。

还有一位近日颇受朱棣赏识的内阁学士杨荣,这位年轻的儒生还不到而立之年,便已成为天子身边颇受重视的近臣。

杨荣受到朱棣赏识的原因是在朱棣在进入京师时,他迎谒在朱棣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朱元璋)陵呢,还是先即位?”

志得意满的朱棣,被杨荣一提醒顿时清醒过来,立刻调转马头,先去孝陵拜祭了太祖皇帝的陵寝,才回头进宫继位当了皇帝。

不管有多大的理由,叔叔抢了侄子的皇位,还把侄子逼得自焚(朱棣自己认的),都是一件极为不光彩的事。

杨荣的提醒,让朱棣在世人眼中挽回了一些形象,祭拜了朱重八虽然不能改变朱棣篡位夺权的本质,但在世人眼中还能看到朱棣的一份孝心。

古人以孝治天下,不孝可是大罪,在朱棣最得意的时候,杨荣冒着被朱棣嫌恶的风险主动劝谏,给朱棣挣得了脸面。

杨荣的投机行为得到了非常丰厚的回报,从此杨荣一直都是朱棣身边的重臣,在朱棣二十多年的皇帝生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九月初九,马喆带着一支由十艘三千料大船与二十艘一千料大船,三十艘六百料小船的庞大舰队来到镇江码头外。

遮天的船帆铺满了整个江面,就算是最小的海船与镇江码头上停靠的打鱼小船相比也是庞然大物,马喆搭乘着水师指挥陆万年的旗舰‘东番号’缓缓靠在镇江码头一座能够停靠大船的栈桥边。

由于没有匹配的栈桥码头,从船上走上陆地需要搭出长长的木制跳板,士兵们将跳板搭在码头的栈桥上,一队士兵率先从船上下来,紧接着一辆非常豪华的四轮马车用一个造型奇特的吊杆从船上吊了下来。

随后就是两匹纯白色的高大马匹从船上吊了下来,士兵们快速将马车与两匹马解下来,将两匹马与四轮马车组合在一起。

一切准备就绪,马喆才缓缓从船上踩着踏板走到码头上,前来迎接的大明文武,远远站在一边,丝毫没有上前迎接的意思。

只有郑和急走几步,向马喆抱拳道:“马先生,陛下已在镇江府衙等候,快随咱家走吧。”

马喆见这些大明文武个个脸上都是一副不屑的表情,眉头微蹙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说道:“不着急!既然来了,总得给大家带点儿礼物,就先请大家观看一场表演吧。”

说罢马喆向后挥了挥手,只见江面铺开的战舰,纷纷打开侧舷一个个小窗口,从窗口处推出一门门火炮,随即在一阵旗语的指挥下,快速调转船头对准了下游一排不知何时固定好的船只。

随着各船指挥官的手中的红旗挥下,一门门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江面上升起一片白烟,远处的船只在一排排的炮弹打击下,很快便支离破碎,最后缓缓沉入江底。

江面上炮火停歇,码头上的众人耳畔炮火的声音还在回响,包括郑和在内,所有人都知道马喆这是在向朝廷展示实力,不要在马喆来访期间动什么歪心思。

众人的脸色都很难看,没想到火器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若是这些火炮用在对城墙的攻击上,也不知道镇江府的城墙能够承受住几轮打击。

马喆掏了掏耳朵,装作没有看到这些人的表情,缓缓踩着马凳,坐上马车,淡然地开口道:“郑公公前面带路吧!”

郑和心中暗暗叫苦,大明这下脸丢大了,人家来到大明的地界,大明不但连个马车都不准备,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把马喆当成了普通官员觐见皇帝。

结果人家不但自己准备了全套的装备,还在江面上展示了一番炮击,彻底的将大明的颜面踩在了脚下,贴着脸羞辱大明的脸面。

今日的迎接准备,皇帝陛下本意是亲自来码头迎接马喆,以示重视之意。

然而杨荣劝谏皇帝,以君迎臣非大功不可以。马喆身为明臣,却公然对抗朝廷,独立于朝廷之外,叛逆之心昭然若揭。

若是不能将其压制,待到马喆羽翼丰满,尾大不掉,必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甚至杨荣还建议一旦马喆来到镇江,立刻将人扣下,兴化失去马喆必然会群龙无首,陷入内乱当中,朝廷趁着兴化内乱,坐收渔翁之利。

朱棣很是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