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1979闲鱼人生 >532章你不懂,因为你没有过爱情。

532章你不懂,因为你没有过爱情。

作者:六道红叶字数:4528更新:2022-03-09 23:48

袁先生自带书卷气,戴着眼镜,手提着塑料编织的菜篮子,从前院走来。

见到人骆涛就赶紧迎了上去,“袁先生,您说您怎么还去买菜了,我又不是外人,中午随便吃点就可以了。”

不过,骆涛有一个疑问,袁先生她老人家可是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先生,之前也介绍过,年轻的时候可是连小葱和蒜苗都分不清的千金小姐。

平时买菜可都是王先生骑着他那,有可能比骆涛年龄还大的老牌自行车,挎着菜篮子去买菜。

今儿怎么颠倒了过来?

就算心中有这等疑惑,也不能相问。

再说了人家老两口买个菜,谁去?谁不去?用得着一个外人(咸人)议论。

说话间,骆涛就从袁先生手里边接过了菜篮子。

她笑着拍了拍骆涛,“你可好长一阵子没来了?都干什么去了?”

这天儿聊的不在一个频道上啊!

一手提着菜篮子,一手扶着她老人家进屋,边走边说:“咳,您老又不是不知道,我现在除了管理那两个破公司,就剩下开会了。”

进了屋,把菜放在黄花梨的案板上。

王先生见夫人回来,赶紧起身,忙关心道:“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看来袁先生可不是第一次去买菜。

也能看出来老头儿真关心老伴,连买菜来回的时间都掐的这么准。

“哦,我走着回来的。”

“怎么走着回来,不是有公交吗?”

袁先生先招呼骆涛坐下,又劝王先生不要着急,之后耐心讲了一下她在菜店遇到的情况。

“怎么涨的这么厉害?没听说京城也要涨啊!不是先从沪海开始吗?”这最后一句是问骆涛,在场三人就他参加了这个会。

骆涛隐隐感觉到这不是询问,这是准备拿自己开刀。

这必须要解释一下自己可是良民,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上面下发的文件是说先把沪海作为试点,别地儿倒是没说。

不过,最近我也听了不少,南方几个地方,已经开始跟进了,至于京城,袁先生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骆涛又觉得刚才的话没力度,又快速加了一句:“对于这事我可是持反对意见的。”

王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意思不明且又非常自然,我信你个鬼,你就是个小资本家。

从袁先生那里得知,京城的菜价整体浮动上涨百分之十左右,虽然不多,但是上涨的苗头已经显露了出来。

“唉,今年看样子大家又要吃点苦了,物价涨了也不知道工资给涨不涨?”

这个问题问得好,几千年来一直不变的提问?

好像没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解答,……此路漫漫最终都回归到了本质上。

【工资什么时候涨?涨多少?】

“您老就别想这些了,这一关是一定要闯的,上面下了决心,谁都改变不了,……但愿那些倒爷们能收敛一点,别把民众当成了韭菜……”

“我不懂什么政测,今儿就是一问。”王先生对这方面也是很忌讳,不愿接着聊这个话题。

他们是一批接受教育的一批人,深深地明白什么叫做政测。

也知道文人和政志之间有多么大的一道鸿沟。

接着他略有所指的问骆涛:“你小子就不想跟着掺合一下?”

这话除了家里人和已经仙逝的张先生,也就面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头儿敢说出口。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骆涛没有任何藏掖,“我是不想,但说到底我也身处在生意场中,就是不想也难撇清楚,……”

骆涛一一给他举例,西昌旗下的菜篮子工程,这都是在上面允许涨价范围之内的生活必需品。

“我现在能做的只有保证西昌不参与哄抬物价,至于别的,跟你们二老说实话,我是无能为力。

建议的信,我也写了,可都被他们的太极拳打了回来。

时代变了,只有上面能压的住他们,别人是不行的。”

骆涛这不是说空话,…………

“也是,我是老的看清时代了。”王先生感慨道。

“您怎么算老呢,……”

“你甭给我扣什么帽子,我啊也不爱理会那些糟心的事,现在的我就想整理一下我前半生所思所想所悟。”

骆涛赶紧捧了一句,“还是您老活的通透。”

王先生摇了摇头,很不认可骆涛所说的话,指了指骆涛道:“你小子比我活的通透。”

骆涛跟王先生目光相碰,两人皆是一笑。

袁先生:……

这爷俩今儿打的又是什么哑迷?

“你今儿来除了给我送金鱼,还有别的事吗?”

听听老先生说话,字正腔圆,音节倍正。

一个“送”字,直接把两人的光辉形象展现了出来。

这话还透露另外的意思,东西也送到了,你要是没别的事,就回去吧!

骆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怎么可能理解了意思,还要照做。

这纪录片的名字到现在还没有定,今儿来就是想向老先生求题字。

骆涛原本想直接套用《舌尖上的中国》,可是,这样以来又会被一些人说没水平。

毕竟,有前车之鉴抄《人生》的时候就被一些大师们吐槽:有本事怎么不自己写一个。

作者菌很有话说:我踏马做梦都想。

抄《人生》文中都说了就是怀念路遥先生。

有些人就会上纲上线,意淫。

有些事说出口心里立马舒服了很多。

书归正传……

不用吧,作者菌又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好听又响亮的节目名字。

就这点小事到现在还耽搁着呢?

“也没有别的事,就两件小事需要麻烦您老人家。”自从跟王先生混熟之后,骆涛也摸得清王先生是什么性子,害怕他拒绝连忙道:“您别忙着拒绝,真的就是小事。”

骆涛这么把话挑开了说,王先生那是真不好意思说出拒绝的话。

他示意骆涛讲。

骆涛微笑着道:“一是想找您老给题个节目名字,二来就是借着您老的威名,请几位朋友吃个便饭。”

“我就知道这小子今儿来没好事?”王先生手指着满面红光,人畜不害的骆涛,对袁先生抱怨道。

袁先生忙着在一旁摘菜,耳朵听爷俩说话,但一直都没什么插话。

现在对于王先生的抱怨,她也是微笑着替骆涛说着好话,“孩子有所求,能帮的还是要帮一下。”

骆涛听到这话,感激涕零,别的话都不要说了。

只有摘菜。

才能报答。

“这小子现在变的太油滑了,他自己就是个大作家,找我题什么名?

凭他现在的身份,这京城还有谁是他请不来的?”

骆涛只能在心里面说:通透。

面上还是表现出为难的模样,“王先生,您老这就冤枉了我,在您老面前,我哪里算是什么文化人。还有这几位还真的不是我能请动的。”

“哦,谁的架子这么大?”

骆涛直接了当的说:“您和汪先生还有丰泽园的王义均先生……”

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汪曾祺先生,“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他爱好广泛,又深研美食多年,还是位写散文的大家。

文案要是交给他老人家写,绝对没谁了。

至今犹记得前些年他写的《端午的鸭蛋》,愣把家乡的鸭蛋给炒火了。

也如后人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老是把书中的地名跟现实中的地名进行联想,然后凤凰古城火了。

历史证明文人才是史上最厉害的炒客,他们中有人炒自己,有人炒别人,有人炒故乡,有人炒他乡……

当然现在人也喜欢炒他们,炒他们的著作,炒他们的故乡。

听说孙猴子都成了联云港人。

骆涛趟趟报了几个人名,个个都是京城有名的老饕和烹饪大师。

骆涛这是准备把他们一网打尽。

搞一个美食界的《红楼梦》。

“嚯,你小子胃口够大的,除了那几位是老饕,其他人可都是同行,这么邀请人家说不过去吧。”

王先生说的在理,骆涛也早就想过这事,不过,只要能把人请过来,骆涛有法子说服他们。

毕竟西昌楼跟他们也是有过合作,请过他们到西昌的培训班讲过课,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他们也就没去过。

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骆涛这才来找王先生,他跟这些人都熟,而且王先生身份又不一般,别人就是有意见也不会说什么。

这要是换作骆涛出面请,这边刚发出帖子,立马就有人去领导那里打小报告,说他骆涛想挖墙角。

“所以,才想着让您老出面,……只要人请到,我就能说服他们。

还有我向您老保证这里面没任何个人目的,就是想介绍一下咱们中国的饮食文化……”

骆涛是大义小情一通乱炸。

王先生的守着的堡垒,彻底沦陷。

他也知道骆涛不可能是那种人,刚才的话就是想提醒骆涛,现在这个档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节目名字?等我两天再回复你。”

“这个不急,今年就管拍摄,不急着播出。”

骆涛又不指望这片子挣钱,主要就是玩。这没了金钱的压力,自然要对片子的质量要严加把控。

他可不希望西昌独自拍摄的第一个片子就是一部粗制滥作。

“那你今年除了这事儿,还有别的事吗?”

“有。”骆涛拿着西红柿啃了一口。

“不瞒您说今年儿我还挺忙的,要不是我管理有方,年初到年尾没一天能闲下来。”还特不要脸皮的夸自己。

袁先生都听不下去了。

提着刚摘好的菜,就去了厨房。

但这都不能影响骆涛的发挥:“除了拍纪录片,我还要去东山省看一下那边跟地方合作的蔬菜基地,还有监督盖公司大楼的事。

今年儿变化多端,我必须还要去一趟香江,不然他们又该闹出什么乱子。”

王先生颇为同情道:“唉,你这一年也够忙的。”

“谁说不是,朱霖前阵子还劝我,不要揽那么多的事,可现在我也是身不由己,……这责任落到了肩上,注定了有些事就不得不去做。”

不是你选择了时代,是时代选择了你。

骆涛现在越来越对这句话深有了解。

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手中,这时候只能化被动为主动,要积极迎合时代,顺应潮流,推动潮流。

这是中国最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健儿们领悟到的生存法。

故此他们存活了下来。

作为重生者的骆涛,他更应该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

王先生拍了拍骆涛的肩头,没说话,站了起来往厨房去。

这时袁先生已经洗好了菜,等待王先生下厨。

骆涛进了小厨房,就盯着砧板下的桌子看,多么漂亮的黄花梨木,造型精简古朴,典型的明式家具。

正感慨着呢,就见桌面晃动了起来。

王先生大巧质朴,拿着一把不知道跟了他多少年的菜刀,刀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亮光,刀背整体黝黑。

一把小葱在他手里,就是一把任他宰割的小葱。

一刀下去分成两个大段,葱白和葱青。

放入碗中。

又开始切姜、蒜等小料。

骆涛很享受看王先生做饭的时光,每一次都能身临其境,这就好像是自己做的饭,吃的时候倍香。

刀起刀落,光配菜就用了十几个碗。

一会儿就换了大菜,一节节排骨,在大刀的锋刃之下,由条儿变成块儿。

“膨~~”

骆涛一点不担心刀,心思全在那张桌子上,这是每一次看王先生做饭最惊心动魄的时候。

真害怕他一个不注意,刀就落到了桌面上。

什么黄花梨,绿花梨,就是切菜用的案板桌子。

时间证明骆涛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王先生切菜来就没有过一次失误。

“涛子,没什么事你去屋里做着,饭好了我叫你。”

小厨房本来就小,三人都站在屋里,显得更加拥挤。

骆涛也算半个客人,袁先生便招呼他去客厅。

“没事儿,我就爱看王先生做饭。”

“你是爱看桌子吧!”

这老先生太不招人喜欢了,看透不说透。

骆涛为了保护自己的声誉,立马找了一个可以垫背的,“我又不是马卫都。”

【月票推荐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