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398章 担忧

第398章 担忧

作者:钱富贵er字数:1633更新:2024-06-14 20:30

“往年朝廷也有灾害,依照惯例,派遣官员赈灾,安抚百姓就是。”长孙皇后说道:“老天爷阴晴不定,非人力可改,武德三年的时候,不是也发过大水嘛。”

李世民叹息一声。

武德三年,回想起来,那已经是,七年前了啊。

“二郎是在担心。”长孙皇后语气轻柔。

李世民身体一僵,随后微微点头。

“其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知道了,朝廷就已经开始行动了。”长孙皇后说道。

她明白自己的丈夫在担心什么。

今年对于他来说,对于整个朝廷乃至整个大唐,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尤其是对皇帝来说。

改元的第一年。

出现这等灾害,是担心民间的流言。

那件事,还没过去。

是担心,灾害的事,成为攻讦皇帝名声的借口。

“接下来的几天,各地的奏报,会源源不断的送到长安来。”李世民说道。

说到这里,李世民呼出一口气。

打仗容易,守天下,难啊。

做一个征战的亲王,容易,想要做个好皇帝,难。

“有朝中的诸多贤臣能臣在,他们自是会为二郎分忧的,所以,二郎也无须太过于担心。”长孙皇后说道:“人多了,事情处理,也就会简单起来的,就算是再大的事,分开来看,也就成了小事,按部就班就是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伸手拉住了长孙皇后的手,满眼柔情。

“我今日去了父皇那里。”长孙皇后说道:“父皇也有问,最近外面是不是都受了灾,入了秋下了这么大的一场雨,持续的时间又那么长。”

“那你是怎么说的?”李世民问道。

“妾身对内廷之外的事情,知之甚少。”长孙皇后说道:“父皇说,泾阳县庄子上送来了信,是报平安的。”

“是李复写来的吧。”李世民说道:“他在庄子上,那边的庄户,倒是吃不着亏,但凡有什么事,他在那边,也是个主心骨,更何况,他,若是遇到摆不平的事情,早就进宫来了,如今没动静,而且,泾阳县官府也没有上奏,这说明,一切安好。”

“他倒是有好一阵子没来长安了,承乾昨日里还问起来呢。”长孙皇后笑道:“我只能说,最近天气不好,刚下过这么大一场雨,道路泥泞,自是不方便到长安来的。”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聊了一会儿家常,心里也放松了不少。

至少,思绪不会陷在因为秋雨带来涝灾而忧心自己的名声的问题里。

一旦思绪陷进去,容易钻牛角尖。

几日过后,清晨一大早,天微微亮,李世民又收到了急报。

信使进了立政殿正殿。

“颍河决堤,临颍县发了大水,整个县城都被淹没了,百姓死伤惨重,当地上奏朝廷,恳求朝廷派人前往临颍县。”

“什么?!”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颍河决堤!!!

李世民放在桌案底下的手缓缓的握紧成拳,但是脸上表情却是很快恢复了寻常模样。

“朕知道了,退下吧。”李世民挥了挥手。

雪上加霜。

长孙皇后从偏殿走进来。

“陛下,就要上朝了。”长孙氏提醒说道。

方才她在帷幕后面,也听到了信使的话。

李世民依旧坐在那里沉默。

“方才,你也听见了吧。”李世民说道。

长孙皇后微微点头。

“妾身听到了。”长孙皇后说道:“陛下若是想要心里有底,不妨在上朝之前,先找人商议商议。”

李世民抬头,看向长孙氏。

良久,他让内侍去传话了,他也收拾妥帖,先去了太极殿的偏殿。

这次,李世民只召见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两人,提前告知了两人此事。

“高侍中前往赈灾,带走了一批人,如今又出了此事,朝中派谁去,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房玄龄思索着。

“户部那边,粮食........”长孙无忌沉吟一声。

提起粮食,李世民眸光微闪。

“王德。”

“奴婢在。”王德应声。

“你派人,去一趟泾阳县,急召泾阳王来长安,到了长安之后,马上来宫中见我。”李世民说道。

“是。”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两人面面相觑。

“陛下是想派泾阳王去临颍?”长孙无忌问道。

“不错。”李世民应声:“不仅仅是泾阳王,他庄子上,还有一个人,也要去。”

李世民此话一出,他们就想到了。

阎立德。

“匠作监还有一人,精通水利,也可去。”房玄龄说道:此人名叫姜确,武德八年,做水部郎中,在陇州开五节堰,引水通运,年初,调至长安,与阎立德一同,为匠作少匠。”

“那就去!”李世民点头。

“陛下,为何要派遣泾阳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