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758章 棉花

第758章 棉花

作者:钱富贵er字数:1632更新:2024-06-14 20:29

“好看?”李复看着李泰反问道:“你们王叔是那么肤浅的人吗?”

孩子们沉默了一阵,然后摇了摇头。

好像.......不全是。

“你们只知道棉花可观赏,但是你们有仔细的观察过棉花吗?”李复又问道:“日常生活中的学问可是多的很,你们不仔细观察,开动你们的脑筋,就会错过许多,如今正是棉花开化收获的季节,我这就让石头,再去一趟长安城,从太上皇那里要一株棉花过来。”

李复也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找来了石头,让他再跑一趟大安宫。

石头拱手应声。

“郎君放心,明日上午,属下就带着棉花回来。”石头笑道。

“去吧。”

等到石头离开之后,李承乾疑惑的看着李复问道:“王叔,您现在倒是先跟我们说说,这棉花到底还有什么用啊?”

“你们住的屋子,不管是床榻还是炕,身子底下铺的褥子是什么?”李复问道。

“冬日铺的是柔软的毛皮,夏日,便只是蔺草编织的席子。”李承乾回应着。

“身上盖的呢?”李复又问。

“夏日单薄的棉布,冬日被套里裹的,也是毛皮。”

“几乎有钱人家,都是如此这般,冬日里,有昂贵精美的毛皮御寒,再不济,有挡风的丝麻,可是寻常人家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他们穿的,是芦苇花填充的衣裳,身下铺的,也是稻草,被子里填充的,还是芦苇花。”

“冬天对家里条件不好的寻常百姓来说,是个十分难熬的季节。”李复说道:“就咱们庄子上,改了火炕,屋子里还稍微暖和一点,但是到了冬日,身上御寒的衣物不够,天寒地冻的,在外活动干活,都是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的。”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人因为冬天没有御寒的衣物被褥,而悄无声息的被冻死在寒窑当中。”

“而王叔所惦记的棉花,是能够让普通百姓们,冬天能有舒适暖和的衣物被褥抵御严寒的好东西。

而且这种东西,只要种得多,百姓们都能跟着得到实惠。

哪怕是没钱买,家里种上一些,也能够攒起来,为家里制作御寒的棉衣棉被。”

“棉衣棉被的棉,是棉花的棉吗?”李丽质问道。

“没错。”李复应声。

“现在工坊的交易区,住宿的地方都已经收拾妥当,庄子上的妇女们已经开始缝制被褥了。”李复说道:“眼下能用的,还是芦苇花,这玩意儿,经济实惠啊,可是御寒效果就差很多了。”

“不过,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王叔,那为什么种棉花,就非要高昌,龟兹,吐谷浑那里啊。”李泰问道。

“这就要说起适宜棉花生长的环境了。”李复说道:“水稻有水稻生长的环境,小麦有小麦生长的环境,所有的植物都是一样的,就像蝗虫在湿润地方产卵,但是只有在干旱的时候才能孵化一样,都属于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

“在先秦汉之时,是在边疆地区发现这种植物,魏晋之时,传入中原,也是多在边疆地区种植,如今在大唐,别处可不多见,我在宫中御花园见,也不过是被当成一种欣赏的花束而已。”

“可是谁也没往那方面去想,棉花这东西,作为衣物的填充物,比芦苇花更能保暖。”

“而且,棉花种下,产量大,成本低,棉花可以做棉衣,棉被,棉花籽除却留种之外,还能榨油。”李复说道:“这样的好东西,竟然只能种植在宫中,当做观赏性的植物,就没有人能够想到,去好好研究研究这东西。”

“如何伺候棉花,宫中的花匠,应多有心得。”

李泰认真的点点头,且将此事记下了。

至于李复,就算是眼馋吐谷浑,高昌,龟兹的地,眼下也没办法。

东突厥还没死呢。

当务之急,李世民是想要解决北方的忧患,省的他们动不动就南下侵扰边境的百姓。

眼下李复的书房里,甭管是书架上,还是桌案上,全都是图纸。

各式各样的图纸。

甚至还包括他想要在原先裴家的庄子上,挨着书院给太上皇修行宫的图纸。

这些还只是在计划中。

眼前先将庄子上现有的工程做完才好。

次日上午,石头带回了宫中花匠移栽到硕大的花盆里的两株棉花,还有一封李世民给他的信。

棉花交给了宅子里的花匠,让他找地方移出来。

这会儿棉花早就成熟了,都要到了留籽的时候了。

一会儿等孩子们回来,就领着他们研究这两株棉花。

先看李二凤的信。

李复咂么着嘴。

谁是皇帝?

杜家把盐池铁矿交给了朝廷,这事儿跟他一个闲散郡王说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