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第4章 王朝的秘诀

第4章 王朝的秘诀

作者: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字数:1756更新:2024-06-14 20:22

朱元璋常自比于刘邦,不仅因为他们同样出身草莽,而且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得国路径。

前者是借着陈胜吴广的东风,依靠六国贵族起兵灭秦;

后者的崛起则占据着天时地利之便。

当时的元朝,内有宗室、权臣、藩镇的乱斗,外有刘福通这样的地方豪强发动农民起义,给元朝以沉重的打击。

而朱元璋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说人话就是——

苟起来,猥琐发育。

也就是说,即便两位农民出身的皇帝,实际上依靠的也不是农民,而是这些贵族、豪强势力。

所以封建时代统治的诀窍在内而不在外。

怕权臣,那就避免权力集中,只要权力交叉分散,互相制衡,权臣就不好出现了。

所以朱元璋废丞相,拆分五军都督府。

怕藩镇、军阀,那就分散地方权力,错开领兵与练兵权力,同时严格以文制武,让领兵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难以产生嫡系武装。

所以朱元璋诛杀淮西勋贵。

怕豪强,就让基层进一步碎片化,地主士绅有充分的经济权力,舆论权力,但无法形成有规模的组织力,形成不了武装力量。

所以朱元璋基层实行里甲制,让底层老百姓互相监督,无法形成合力,同时实行齐民编户,民户世世代代种地,军户世世代代从军,所有的人都被死死的绑住。

明末农民大起义,闹腾了二十多年,最后不管大顺、大西,还是其他武装,一直到明清易代之际,所有的领导层成员几乎都是当初被迫起义的底层群众。

农民军中,能出现牛金星这样的举人,己经堪比大熊猫了。

而且,牛金星还是崇祯十三年后才进入农民军队伍的。

在镇压农民军的军队中,最早接近军阀的只有左良玉。

而左良玉也是在崇祯十五年左右才能算逐步军阀化的。

像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这种级别的大佬,别说造反或者当军阀了,甚至连抗命的念头也没有,服从皇权的念头刻进了骨子。

一直到明朝灭亡,朱由检都大权在握,文武大臣想杀就杀。

这在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中,是绝无仅有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明朝的统治模式足够稳定的。

然而,这种稳定却是以牺牲王朝活力为代价实现的——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北元太菜了,在被蓝玉暴击仓皇退回草原后,迅速退化到部落制时代。

充其量就是个极其零碎的土匪窝,时不时劫掠明朝边疆,苟延残喘而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轻的外部压力,使得明朝安于稳定的对内统治,完全失去了改革的动力。

直到后金突然崛起,明朝己是积重难返,即使想要改革,也已经来不及了………

朱允熥站立在船头,任海风吹拂。

他的心情无比激动,一个伟大的时代已悄然拉开帷幕。

此次随他出海的,还有十一万老百姓,他们大多是无地的农民。

其中,将有七万农民被送到大琉球岛垦荒种地,另外三万农民送往吕宋岛,剩下一万送到马剌加定居,逐步提高马剌加的汉人人口比例,最后将马剌加改造为海外行省。

朱允熥率领船队出了长江口,顺流南下,然后一路向西,沿途看到成群结队的渔船出海打渔,同时看到大大小小的商船满载着形形色色的货物,来往穿梭。

整个海上一片繁荣忙碌的景象。

这使他无比欣的慰。

一个封闭保守的王朝,已经张开了他巨大的翅膀,满怀热忱地拥抱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朱允熥站在船舷边,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

他深知这次远航的意义重大,不仅是为了解决国内人多地少的问题,更是为了探索未知的领域,开辟新的商机。

在前往大琉球岛的途中,船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狂风呼啸,海浪汹涌,船只剧烈摇晃。从未见识过这种场面的农民吓得高声尖叫。

朱允熥临危不乱,指挥船员们奋力抵抗,最终成功地驶过了风暴。

历经艰险,船队终于抵达了大琉球岛北部。

常昇、孙恪、曹震得到消息,急忙前来迎接。

朱允熥率先登岛,朱高煦、朱高燧、朱济熿、朱有爋紧跟着上了岸。

\"殿下!殿下!\"将士们争先恐后喊。

朱允熥抓住常昇的手,激动地说道:\"舅舅受苦了!\"

常昇苦涩地一笑,\"臣受这点苦算什么,只要殿下好好的,臣就心满意足了。\"

孙恪、曹震等十几人过来行礼。

朱允熥深鞠一躬,说道:\"诸公辛苦了,允熥这里谢过了!\"

众人受宠若惊,纷纷还礼。

方鸣指挥大小船只靠岸,农民们扛大量的粮食物物资,扶老携幼上岸,还随船运来了大量的鸡鸭鹅猪牛羊。

常昇激动地问:\"殿下这是往岛上移民吗?\"

\"是。\"

\"移多少?\"

\"七万!\"

孙恪、常昇等十几人,不约而同发出惊呼。

\"殿下这真是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