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第79章 禅让

第79章 禅让

作者: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字数:1776更新:2024-06-14 20:22

春节的喜气尚未退去,南京城里重新披上节日的盛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秦淮河两岸流光溢彩。

洪武皇帝杀伐决断,制造了一场场大案。

开国已经快三十年了,朝野内外都过腻了这种高压的生活。

太子宽厚仁慈,这个时候禅位给太子,合了无数人的心意。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十二日,龙盘虎踞的钟山顶上暖风习习,新筑就的祭天坛用白玉铺就,翡翠镶边,显出无比的高贵庄严。

钟山脚下,旌旗遍布,五万京营精锐全副武装,森然而立。

墨青色的石阶直达山顶,每两步肃立着一名威武雄壮的皇宫侍卫,手执金戈,甲胄鲜亮。

朱元璋头戴皇冠,身披龙袍,从乾清宫中走了出来,负手站立于玉阶之上。

阶下立着太子、太孙、诸王、世子,个个冠冕堂皇,富贵逼人。

朱元璋看着济济一堂的子孙,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凤阳东乡朱重八,白手起家,创下了这么大的家业,繁衍了这么多子孙,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他乘上象辂,出了正阳门。

朝中功勋显贵、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正在路边等候,加入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着钟山而去。

队伍到了钟山脚下,朱元璋从象辂上下来,虽然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但依然藏不住满身的王霸之气。

文武大臣、三军将士齐声高呼:

\"大明威武!陛下威武!\"

在朱标和朱允熥的陪侍下,朱元璋目不斜视,拾级而上。

正午时分,祖孙三人准时登上高坛。

朱元璋声如洪钟,祭告天地:

\"朕本淮右布衣,应天意,顺人心,灭暴元,平群雄,而有天下。太子朱标,本性仁孝,天下仰望。朕效法尧舜,禅位太子,翼天地神灵护佑,保我大明,国运昌隆,传之万世!\"

朱允熥不由自主浑身一颤,两年多了,终于等来这一天了。

有了这一场禅让,将来他的皇位就传自于朱标,而不是传自于朱元璋。

从今以后,他的地位就坚如磐石了,再也没有人敢于挑战了。

祭告毕,朱元璋将表文投入炉鼎,转眼之间化作灰烬。一阵轻风吹来,飘飘摇摇飞向天空。

天上云卷云舒,晴空万里,山下礼花齐鸣,烟火腾空而起,煞是好看。

朱元璋倚在白玉栏杆之上,极目四望,脸上洋溢着无比欣慰的笑意。

\"标儿,爹老了,从今往后,这万里江山就交给你了!你要将咱的功业发扬光大!允熥,爷爷看好你!你将来一定要比咱强!一定要比你爹强!\"

朱标当了二十八年太子,说不想当皇帝,那是假的。

他虽然没有野心,但雄心总是有的。

他也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将来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允熥抿着嘴笑,他真想对着全世界大声地呼喊:

\"我来了!\"

\"世界将因我而改变!\"

\"星辰大海,广阔的道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朱元璋说道:\"明天就要禅位了,礼部拟了四个年号,第一个是建文,第二个是咸圣,第三个是泰康,第四个是天定。标儿,你说选哪一个?\"

朱允熥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勾了勾。

朱标沉思良久,说道:\"父皇以武取天下,今天下已定,当以文治之。儿臣想用建文做年号。\"

朱元璋笑道:\"这个年号和你很相配,就用这个吧。\"

朱允熥心里一万匹卧草马跑过,这是历史的宿命吗?为什么还是兜兜转转用这个短命的年号?

他连忙说道:\"建文这个年号的确很好,但是缺少堂堂天朝上国的霸气?以永乐为年号如何?\"

朱元璋拍着掌大笑:\"永乐好!就用永乐作年号!\"

当天夜里,朱元璋召见文武重臣,商议起草禅位诏书。

应诏来的武勋有冯胜、汤和、郭英、李景隆。

应诏来的文臣有刘三吾、杨士奇、骞义、夏原吉。

朱元璋说道:\"三天后就要禅位了,礼部所拟的四个年号,均不合朕意,朕拟了一个年号,就用永乐。\"

众人都齐声说好。

朱元璋道:\"年号有了,但禅位诏书都还没有起草好,你们商议一下。\"

刘三吾道:\"陛下禅位太子是史无前例的事,这份诏书臣等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起草,请陛下指示一二。\"

朱元璋道:\"卿说的是。三代有尧舜禹的禅让,但不是父传子;唐高祖禅位,实际上是被李世民逼的;宋徽宗禅位,实在是内外交困迫不得已。朕父子禅位,古往今来第一回,绝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杨士奇道:\"诏书须讲明三点:

其一,陛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鼎定天下之奇功;

其二,太子之至忠、至孝、至仁、至义;

其三,陛下禅位太子是上合天意,下应人心,为家国社稷谋昌盛之举,全出于爱民之意,爱子之心。

总之,要让千秋万代的人知道,陛下与太子,是古往今来君臣父子的楷模。\"

朱元璋抚须无笑,\"杨士奇讲的太好了,讲出了朕的心意,就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