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第50章 功高难赏

第50章 功高难赏

作者: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字数:1811更新:2024-06-14 20:22

自元顺帝北逃后,蒙古分裂成两大部:

鞑靼部,占据着蒙古东部,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一系的,属于是蒙古帝国的正统了。

瓦剌部,占据着蒙古西北部,数百年来长期和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联姻,类似于蒙古的外戚集团。

元朝灭亡,鞑靼人被朱元璋打得丢盔卸甲。蒙古可汗虽然还顶着黄金家族的光环,但是己经开始镇不住场子了。

瓦剌部那颗压抑了二百余年的心不由分说地躁动起来,凭什么蒙古大汗只能是你们家的,我也能行!

特别是脱古思帖木儿被蓝玉一锅端了以后,黄金家族最后的底裤也被扒了下来,不论是漠南的还是漠北的,东蒙的还是西蒙的,大大小小部族都各自拥立可汗,根本不听弑主自立的也速迭木儿的招呼。

蓝玉无比神勇,两路大军一举攻破和林、忽兰忽失温。

这个寒冷的冬季,对于蒙古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劫难。忽兰忽失温被毁,和林被占,粮食草料被抢被烧,大批大批的牛羊马匹被打死,蒙古人不仅被驱赶到了更北更苦寒的北方,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一切。

打败蒙古人只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长期占领是第二步,建立长期有效的稳固统治是第三步。

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第一步已经实现。

这一步,汉朝和唐朝都曾经做到过,但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实施第二步。

打完匈奴打突厥,打完突厥打契丹,打完契丹打女真,打完女真打鞑靼,打完鞑靼打瓦剌……

你方唱罢我登场。

究其原因,这是中原华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结构性矛盾。

秦皇汉武来了不好使,唐宗宋祖来了不好使,成吉思汗来了也不好使。

打了成百上千年,便宜建州女真。大明亡于一个人口不足二十万的蛮族。

这是一段漫长而沉痛的历史,不忍细读。

朱允熥说得慷慨激昂,但在朱标、朱棣兄弟俩听来,却无异于痴人说梦。

朱标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里有疑惑,但更多的是感到丢人。

朱棣则是一副使劲憋笑却又憋不住的表情。

老爹鄙夷的目光注视之下,朱允熥心里邪火腾腾直冒。

\"爹,儿臣说错了吗?\"

朱标点了点儿子的脑袋,痛心疾首地说道:

\"要你多读一点书,你像是要了你的命似的。你但凡长一点点脑子,也说不出这么无知的话。\"

\"还大放厥词在和林、忽兰忽失温、广武、开平屯五到十万兵,你是怎么想出这种馊主意的?\"

\"你知道往漠北运一石粮食,要消耗多少粮食吗?你知道漠北有多么严寒吗?为什么汉武帝、唐太宗不在漠北囤兵?是他们傻,还是你傻?\"

朱标满以为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训能让儿子迷途知返的。

没料到朱允熥想也没想就答道:\"他们傻!\"

朱标闻言,暴喝一声:\"滚!\"

滚就滚!

朱允熥一跺脚,拂袖而去。

朱标气得脸色通红,指着儿子的背影说道:\"老四,你瞅这个逆子!你瞅这个逆子!气死我也!\"

朱棣忍不住捧腹大笑。

朱标满脸愠怒,\"老四,你笑什么?很好笑吗?\"

朱棣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好不容易才强忍住,说道:

\"你刚才骂允熥的样子,和当年爹骂你一个模样。我总算明白了,父子就是天然的冤家。儿子长大了,就总是要挑战老子的权威。\"

\"高炽够听话吧?其实全是装的。我亲耳听见他和高煦背后管我叫老糊涂。老大,你说我老吗?糊涂吗?你当年不是也把爹气得抄起鞋板子撵着打吗?你还跳到池里去了呢!\"

朱标脸红了红,\"那是年少无知,如今想起来只有后悔了。\"

朱棣笑道:\"不无知能叫年少吗?\"

朱标:\"你怎么反替他说话了。\"

朱棣把那天朱允熥在燕王府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

\"允熥说,把开平建成一座粮城,然后一二里之内建一座堡塞,派五六十兵驻守,一直平推到应昌,乃至于斡难河,我初听也觉得荒唐透顶,后来想想也不无道理。\"

\"中原虽强盛,却不能担保永远强盛。不然也不会有五胡乱中华,不会有赵宋南渡,胡虏入主中原。\"

\"鞑子来去如风,纵然将他打得狗血淋头,咱们如果不在蒙古草原长期驻扎军队,过不了三二十年年,鞑子就又活过来了,就又祸害我们的子孙了。\"

朱标细细听来,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心里开始后悔不该声色俱厉骂儿子,但嘴上却丝毫不能服软,说道:

\"怎么你也被他蛊惑了?自古华夏入夷狄,则为夷狄矣。匃奴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以及鞑靼人,有许多人就是胡化的汉人。\"

\"这些胡化的汉人打起中原汉人,比纯正的胡人还要凶残。胡人的冶炼术、煅造术、制盐术、制革术、耕作术,无不是这些胡化的汉人带过去的。\"

\"派几十万大军驻守漠北,第一代人肯定不会背叛中原,可是第二代第三代,肯定慢慢胡化了,背叛中原不过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