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第218章 新的一年

第218章 新的一年

作者:杨小笙字数:1841更新:2024-06-13 09:03

凭着斩杀王子服的战功,魏延被提拔为军中司马。

原本可以封得更高一些,但何进却认为他性情孤傲,若仕途太顺难免滋生其轻慢之心,所以刻意压制,以打磨其心性。

“为父之言,你可记在心中。”何进淡淡道。

到了现在,基本该说的也都说完了,其实就是给了何咸一个大概的方向,让他自己去琢磨。

至于自己身边的赵云、典韦等人以及关、张、马超、孙策等还未独领一军的将领,何进便暂时不准备提了。

反正还有足够时间传递火炬,一下子说的太多了,何咸也消化不了。

且对于关、张等人之后的运用,本身也还存在着一些变数。

而关于郭嘉等一众谋臣也是一个道理,不到最后交权的时候,他都只会自己留着用。

“是,孩儿铭记父亲教诲。”何咸恭敬地说道。

本以为今天的对话就到此为止了,对他而言已是收获满满,其中最值得高兴的,自然是父亲话里话外都将自己当作世子来对待。

却没想何进忽然冷不丁的一句话,又马上让何咸如坠冰窟“杨德祖(杨修)颇有才华,却不懂收敛,并非王佐之才,且其家世显赫,远高于汝,不可将其引为心腹。”

是了,如今锦衣卫遍布洛阳及周边,隐隐有覆盖全国之势,朝堂诸公皆在其监视之下,更何况是在这丞相府、锦衣卫的总部门外?

实际上就在何咸受到杨修指点,重新去准备礼物之时,便早有锦衣卫将二人在门口交谈之事报给了何进。

虽然不知全部内容,但何进有历史为鉴,这样的信息已足够让他有所判断了…

“杨修啊,杨修,我这傻大儿还比不上曹植、曹丕二人的聪慧、隐忍,你可不要重蹈历史之覆辙…”望着何咸离去的背影,何进喃喃说道。

“锋芒毕露并非好事,深藏不露才是真英雄,杨修轻浮卖弄,虽有才华,不可引为心腹。”何咸满脑子都是父亲对于自己的警示,甚至回去路上整个人也是晕乎乎的。

今日魏公府之行,父亲一番推心置腹地谈话,让他的心情也是几起几落,到最后鼓励自己结交人才,明明就是拿自己当世子培养的意思,却又忽然点出杨修之事。

何咸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任何一些小心思都难逃父亲法眼,与父亲相比,他无论是智谋、手段都还差得太远。

这想必是父亲给我的考验吧?何咸如此想到,并反复将何进的话在心中默念,深怕有一丝遗忘。

今日府中对话,他能感受到父亲对他的提点与关爱,也能体会到其中期许。

所以何咸决定,依照父亲话中所指引,先做好光禄勋“宿卫”宫廷的工作,再慢慢熟悉了解父亲点到名的这些大将、能人,相信最终能让父亲看到并认可自己的才能。

果然,在得到了何进指点后,何咸一改往日作风,朝中之事用心,家中也不忘时常至何进、蔡文姬夫妇膝前尽孝。

并且有了何进的默许,一些不涉及机密的决策,他也开始参与其中。

自此,大公子“贤名”在何派诸将官的圈子中传开,不再只是大家眼中的“小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杨修也几次主动向何咸透露何进的一些决策用意,试图指点何咸。

可后者却真的记住了何进的教诲,虽对杨修以礼相待,却再无那般想要亲近、拉拢之意了。

“琰儿,为夫这般安排,你不会怪为夫吧?”

其实到目前为止,何进也只是拿何咸当作世子培养,而非已经确立其世子之位,两者的区别是巨大的。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何派集团急需这样一个角色来安定大家之心。

但现在掌权的依据是何进,至于最后世子的最终归属,便取决于何进到底还能维持多久的健康了。

可即便如此,纵有千般理由让他暂时选择了何咸,其心中却仍觉得对不住蔡文姬。

“夫君言重了,太平郎(何进与她所生之子乳名)终究太过年幼,而大公子乃夫君长子,岁不过而立,正可为夫君分忧国事。夫君以他继承家业,最为合适。”却没想到蔡文姬到底是大家之女,竟如此宽容贤惠。

“委屈你们母子了。”何进惭愧说道,并承诺即便何咸继承家业,在自己有生之年也会替小儿子安排好一切。

“夫君此话见外了,能嫁给夫君,乃琰儿之福分,只要夫君康健,太平郎平安长大,琰便心满意足了,又哪里还敢奢求更多呢?”

“琰儿…”见蔡文姬如此体贴,何进忍不住心中激荡,不由自主地握住了蔡文姬的双手,顺势将其搂入怀中。

“夫君…”蔡文姬满目羞涩,低声道“还望夫君怜惜…”

自从何进击灭袁术之后,中原沸腾之局面一下子平静了下来,而各州百姓也得到了宝贵的休养时间。

在袁术身死后的三个月内,曹操、张辽等将先后逼降了张合、鞠义两部人马,并将冀州全境光复。

得益于何进在幕后斡旋,朝廷政策向冀州倾斜,州内民生得以迅速恢复。

而何进只诛首恶(袁术),善待降将的理念也被曹操完全执行,使得冀州各郡降将、官员忐忑之心逐渐得以平复,重新脚踏实地替朝廷卖命。

至此,何派集团声势更盛。

朝堂之上,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