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大汉第一太子 >第0313章 田里种出来的盐

第0313章 田里种出来的盐

作者:中丞佐吏字数:8511更新:2022-06-12 08:11

    “上林苑一事,不可拖延过久;至晚明岁开春,卿便当奏于朝议之上。”

    “若不如此,少府冶兵、铸钱等诸事,便皆无施展之所;另得上林苑之官田,可容失土之民农佃户,以与民更始、休养生息。”

    在方才那一番稍有些沉重的交流之后,  阳城延的面容也严肃了一些;

    听闻刘盈这番交代,阳城延也只是低下头,快速将这些事死死记在心里。

    “及酂渠,朝堂已拟于秋九月启工,以安国侯携内史为主,卿携少府辅佐于旁。”

    刘盈淡然一语,  却惹得阳城延稍皱起眉,略有些试探的问道:“陛下。”

    “酂渠,虽乃陛下献太师之礼,  然终亦乃水利之事;”

    “按往之例,水利修渠之事,国库亦当出力······”

    “不可!”

    不等阳城延说完,刘盈便猛的一抬手,面上更满是决绝之色。

    “此番修渠,全由内史、少府合力为之,相府万万不可插手!”

    满是严肃的道出此语,见阳城延被吓得面色一紧,刘盈便又稍一沉吟,旋即敷衍的解释道:“卿不必多虑。”

    “今太师重病卧榻,平阳侯又尚未履任,相府之事务,皆尚未厘清。”

    “若酂渠,使平阳侯携相府为之,  恐有所不妥。”

    “故卿不必疑虑,  只肖于安国侯通力合作,以成酂侯,便可。”

    说着,  刘盈不忘深吸一口气,旋即似是随意的回过身,继续往前走着,边走便道:“如今朝中公卿,唯卿于朕稍有旧。”

    “待酂渠成,卿便当着手长安四墙之筑建事。”

    “嗯······”

    “得凿酂渠、筑长安之功,又曾修郑国渠、筑长乐未央二宫······”

    “千户?”

    “嗯······”

    “千五百户,亦无不可······”

    似有所指的‘喃喃自语’着,刘盈不忘随手拿起一柄长剑,装作行家的样子,仔细打量起剑身的锻造工艺来。

    但即便没有回身看,刘盈也能猜到:阳城延的面上,究竟是怎样欣喜难耐的神情。

    “陛!”

    “陛······”

    磕磕绊绊半天,都没能把‘陛下’二字完整的道出口,阳城延终是强自按捺着胸中激动,满是郑重的对刘盈一拱手。

    “臣!必不负陛下之托!!!”

    只刹那间,什么‘国库也该出点钱’,  什么‘粮食应该涨点价’,  都通通被阳城延抛在了脑后。

    从这一刻起,少府卿阳城延,也彻底化作一名不知疲倦的热血战士。

    盖因为阳城延明白,在自己成功之后,等候着自己的,是华夏男性永远无法抵抗的东西;

    ——开一脉之先河,自为始祖!

    对于阳城延突然郑重起来的情绪,刘盈却是并不意外,只神情淡然的一笑,便将手中的剑放回原位。

    继续往前走着,刘盈不忘关心起少府的其他事务。

    “钱五铢,关乎天下钱货之命脉,故少府铸钱一事,卿当时往而视,万不可出遗漏;”

    “少府官营粮米,亦当恪守‘仅受五铢钱’之制,无论货买,皆当如是。”

    隐晦的道出此语,刘盈便稍侧过身,待阳城延面不改色的点下头,才终是安下心来。

    有些话,刘盈并不方便说的太过于直白。

    ——秦末战火,本就让天下的金融秩序

陷入混乱,甚至不复存在;

    而先皇刘邦无奈推行的三铢钱,更是彻底击溃了仅存的市场秩序,‘钱币’的金融地位,也被破坏殆尽。

    彼时,汉室中央穷的府库能饿死耗子,关东又接连不断的发生异姓诸侯叛乱,以破坏金融秩序来换得社会秩序,尚还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但在现如今,关东彻底平定之后,重建汉室市场金融秩序的重担,便落在了刘盈的肩上。

    货币价值堪比后世天地银行的三铢钱、较秦时高出3000%的通货膨胀,以及物资的极度匮乏,都让刘盈这个金融白痴苦不堪言;

    不过好在如今的汉室,尚处于落后的封建文明初期,金融秩序在社会体系中的作用本就没那么关键,且被秦末战火摧毁的足够彻底。

    简单来说,就是刘盈并不需要达成什么具体的金融目标,也不需要改善什么具体的状况,只需要在一张白纸上作画。

    比如钱币,在后世的金融体系中,某个货币体系彻底丧失信用,几乎是不可逆的过程;

    但在汉室,刘盈却可以凭着一句‘尽废三铢钱,行以五铢钱’,就将钱币的信用重新撑起来。

    对于后世人而言,这或许很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后世的货币体系,是通过黄金、白银等重金属储备,来支撑起货币的价值;

    换而言之,后世的一张五元纸币,虽然本质上只是一张纸,但这张纸的价值在于:随时能从发行钱币的银行,换取同等价值的贵重金属,如黄金。

    这,就是后世金融体系的核心:以金本位构建的货币体系。

    而货币体系的信用坍塌,往往是由于钱币发行者手中,不再拥有足够的贵重金属储备,即:贵重金属储备,不足以兑换已发行的纸币。

    再加上人性,使得信用的重新建立本就困难重重,就导致货币信用的丧失,在后世往往会成为不可逆的过程。

    但对于‘落后’的汉室来说,货币信用的重新建立,却并没有这么复杂。

    ——三铢钱含铜量低,百姓不认,朝堂信誉丧失;那五铢钱含铜量达标,百姓认可五铢钱的价值,朝堂的货币信誉就能重新捡起来。

    盖因为不同于‘以贵重金属支撑其面值’的纸币,汉室如今的钱币本身,就是贵重金属!

    拿到一枚五铢钱之后,百姓根本不用像后世人那样,考虑‘这枚五铢钱能换回多少贵重金属’,只需要看看这枚五铢钱本身,有多少重量的铜即可。

    这样一来,钱币体系,就算是重新建立起来了;

    但紧接着,便是让刘盈感到不胜其烦,甚至不敢有大动作,只能小心翼翼试探的通货膨胀。

    虽然对金融几乎没有认知,但作为后世人的刘盈也知道:除去人为因素,通货膨胀往往都是源于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又是源自货币发行量加大,以及物资总量降低。

    简单来说,就是钱变多了,货变少了,钱自然就不值钱了,货自然就更值钱了。

    而如今汉室所面临的恶性通货膨胀,显然不是因为‘滥发纸币’,而是多年战火造成的成产力下降,物资紧缺,供需关系呈‘供不应求’所导致。

    ——毕竟刘盈就算想‘滥发钱币’,也拿不出那么多几乎没成本的铜······

    所以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刘盈第一步,就消灭了在通货膨胀中推波助澜的粮商群体。

    至于原因,也很好理解:在如今这个刚走出战火,绝大多数百姓还以‘吃饱肚子’为首要目标,乃至是唯一目标的时代,唯一能扮
演价值参考物的物资,就是粮食。

    粮食的价格,将直接决定其他物资的价格。

    所以消灭粮商群体,以国家力量下场掌控粮食市场,便是刘盈稳定粮价的第一步;

    紧接着,便是提高生产力,是供应关系回到正常水准,从而通过压低粮价,将市场通货膨胀恢复正常。

    这也很容易理解:无论什么时候,农民总会愿意拿出多余的二十斤粮食,去换一身衣服;

    亦或者,换来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如盐、醋,或农具等。

    而这,也正是刘盈特意交代阳城延,通过人为推动粮价下跌速度,以加快物价回落速度的原因。

    因为从供需关系上来看,在天下彻底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朝堂又在积极推动水利工程的当下,粮价,已经不再具备‘物以稀为贵’的条件;

    就好比后世的一栋栋高楼,明明足够全天下的所有人都住进去,甚至都还能剩一些。

    而在后世,由于银行和‘建造成本’的存在,房价即便没有‘物以稀为贵’的条件,也只能尽量稳定在高点,以免金融秩序被破坏。

    但对于汉室来说,却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百姓种地,根本就没有什么成本,或者说,百姓根本就不在乎成本!

    百姓在乎的,是种地所得的粮食,能不能吃饱独子,碰到好的年景,能不能被妻儿添两件衣服;

    百姓也不欠银行‘粮贷’,不需要交月供,也没有谁会把粮食当做投资方式,亦或是‘保值的金融产品’;

    在刘盈血洗关中粮商群体之后,也不存在‘炒粮客’这样的群体。

    这样一来,尽快使粮价回归正常水准,从而带动整個市场恢复正常,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事了。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种出来的粮食以两千钱每石卖、一千五百钱每石买,和二百钱每石卖、一百五十钱每石买,根本就没有区别,都是亏百分之二十五。

    再加上少府代民储粮,使得绝大多数百姓的生活需求,通过储粮就可以得到满足,卖出粮食能换回的钱虽然变少了,但物价同时也降低了,就不会有影响。

    ——这就好比工资三百房价三千,和工资三千房价三万。

    想到这里,刘盈便想到了一年前,曾交到阳城延的一件大事。

    “吴国之事,如何?”

    略显突兀的一问,却是让阳城延顿时有些警惕了起来,目光满含警告的看了看周围。

    待周边的少府官员、禁军武士都退远了些,阳城延才将神仙压低,面带欣喜道:“承蒙陛下洪福,诸事皆顺!”

    “自陛下亲令吴王‘许少府驰骋’,吴王于臣无所不应;”

    “至今岁夏,杨监令回报:已于广陵西百里之东海沿岸,开盐田三万亩!”

    “若无变数,待岁末之时时,此盐田三万亩,当可得粗盐不下十万石!!!”

    说着,阳城延的面容,也是愈发激动了起来。

    ——盐田三万亩,便得粗盐十万石!

    单就这产量,都快比上关中渭北的粮食产量了!

    最让阳城延喜出望外的是:这盐田‘种’出来的,可是盐!

    粮食是按石卖,但这盐,可是按斤,甚至按两!!!

    现如今,一石粮食在关中,只能值三百五十钱;

    但一斤盐,却能卖将近五百钱!

    还供不应求!!!

    虽然少府在吴国‘种’出来的盐,都是比较粗糙的粗盐,但那也是盐!

    就算按每斤二百
钱,甚至一百钱出售,这也是十万石,足足上千万斤的盐!!!

    而对于百姓来说,二百钱一斤的盐,别说是口感差一些的粗盐了,就算是再掺一半的土,也有的是人买来吃!

    想到这里,阳城延望向刘盈的目光,也是不由愈发热烈了起来。

    “陛下以为,若臣传令杨监令,明岁再开盐田十万亩······”

    略带试探的道出一语,阳城延甚至激动地搓起了手,急不可耐的等候起了刘盈的答复。

    ——在见识到‘种盐’的效率之后,此时的阳城延,已经在崇敬五年之后,少府新建几座库房,专门用来存钱的美好未来了。

    刘盈倒是淡定了许多,只微微一笑,便缓缓侧过头。

    “杨监令于吴国,事盐已久。”

    “待岁首之时,便令其重归长安吧。”

    “朕另有重用。”

    如果阳城延不说,刘盈都险些忘记了:自己手下,还有一个根正苗红的‘墨家余孽’!

    “及加开盐田之事,卿自斟酌便是。”

    “只一事,务当切记。”

    “——盐田之利,绝不可假他人之手!”

    “无论吴王、楚王,疑惑关东郡国,乃至相府国库,皆不得插手!”

    “吴国所出之盐,务当尽入少府内帑,不得有粒盐外流!!!”

    满是强势的一句嘱托,却是惹得阳城延顿时有些为难起来。

    见此,刘盈也不再绕弯,只稍一颔首。

    “后日朝议,卿当奏太后:请立盐铁司,归属少府;置都尉一人,秩比二千石,丞二人,千石。”

    “及盐铁都尉之选······”

    “嗯,卿便举郦侯为之。”

    满是淡然的丢下这句话,刘盈便转过身,朝着远处的御辇走去。

    而在刘盈身后,回味着刘盈方才的话语,阳城延的面容之上,却是缓缓涌上了一抹骇然之色。

    “盐铁······”

    “都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