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房子的正面,孟玉英喊道:“大家辛苦了,可以吃饭了。”
孟大擦着汗来到孟玉英面前:“四妹,家里的猪、羊、鸡长大了,地里的土豆、红薯、黄豆这些也都熟了,你看什么时候要?”
牲畜是孟玉英让养的,农作物也是孟玉英让种的,所以孟大才会问她。
孟玉英应道:“大哥,我知道了,下午的时候我去看看。”
“好。”孟大不再多言。
孟玉英把大家喊过去吃饭,大家刚坐下吃起来,孙小玲就已经来了。
“你吃饭了吗?”孟玉英走出来。
孙小玲点点头:“吃过了,婶儿,我直接去做糍粑吧。”
“你等一下。”孟玉英去屋里拿了两个馒头出来,“给,吃饱了才好干活儿。”
孙小玲后退,摆手:“不用不用,婶儿,你们自己吃就是。”
孟玉英把孙小玲的手拿过来,把馒头放她手里:“给你就拿着,吃吧,别客气。”
孙小玲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婶儿,谢谢你。”
“没事儿。”孟玉英又去拿了一副碗筷,夹了些肉在碗里,端去给了孙小玲,“再吃点儿肉。”
刚才算是一个小小的试探,毕竟她不了解孙小玲,而做吃食需要可靠的人,不然出问题就麻烦了。
孙小玲眼泪流了下来:“谢谢婶儿。”
孟玉英带着孙小玲来屋里坐:“慢慢吃,不着急,吃完了再干活儿。”
“嗯。”孙小玲暗暗决定,干活儿的时候一定尽心尽力,不辜负孟玉英的一片心意。
吃了饭,孙小玲帮着洗碗扫地,把活儿干了之后,来到厨房,开始淘米蒸糍粑。
“这里有五斤糯米,你先打来我看看。”说了之后,孟玉英又说了一下要求。
孙小玲是个干农活非常有经验的人,听了之后,提了一个建议:“婶儿,我觉得可以这样做,就是把糯米全部定型成一块,然后再切成小方块,你觉得怎么样?”
孟玉英想过这个问题,但没有实施过:“糍粑凉了之后非常硬,会不会不好切?”
孙小玲肯定道:“不会,用重一些的刀,很容易的。”
孟玉英想想,做事不用那么死板,可以多尝试:“那你试试吧,要是能提高效率,可以改进。”
孙小玲高兴地应道:“好的。”
孟玉英交代:“我马上要回一趟娘家,可能要晚一些回来,你先把糯米蒸起来,就按照你说的办法来做,明白吗?”
孙小玲点头:“好。”
跟孙老太说了一声,孟玉英就回娘家去了。
……
茶花村。
孟玉英来到桂花村,正好看到孟老太跟一些老人家往村尾走:“娘,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孟老太看到女儿,立马扬起笑脸:“我们去山里摘茶籽,到时候拿去油坊榨油。”
“茶籽榨茶油?”孟玉英知道茶油,这可是好油,吃了对身体很好的。
孟老太点点头:“对,就是茶油,去年我榨了一百斤茶油,吃了大半年。”说了后问道,“你来干什么呢?”
孟玉英说道:“大哥说牲畜养大了,土豆红薯这些可以挖了,让我来看看。”
孟老太把孟玉英拉去一边:“牲畜晚一天杀没关系,土豆晚一天挖也没关系,但是今天我不跟她们一起去摘茶籽的话,以后就没有了。”
也是这个道理,孟玉英便改口:“娘,那我跟你一起去吧?”
孟老太忙道:“行,你去屋里背一个背篓,跟我一起去摘。”
孟玉英马上去屋里,挑了一个最大的背篓,外带拿了两个麻袋,她力气大,多拿点儿。
整个村里想去的都去,摘多摘少各凭本事,多一个孟玉英也没啥,没人说什么,大伙儿一起往山里走去了。
村子都是依山而建的,茶花村后面更是一山连着一山,连绵不断。
没走多久就走进了山里,然后大家就开始分散开了,各自找地方开始摘。
早知道要进山,就该把斑斑叫来了,孟玉英如是想。
孟玉英牵着孟老太下一个坡:“娘,我们去深一些的山里摘,这外面的茶籽小不说,大家还争争抢抢的。”
孟老太不赞成:“深一些的地方容易遇到野兽,不安全。”
孟玉英语气豪迈:“遇到野兽,正好杀了吃肉,我怕的是遇不到。”
孟老太笑道:“孟大胆,还是跟小时候一样,胆子大得不行。”
孟玉英笑了起来,一边走,一边说:“孟大胆是谁给我取的名字?”
孟老太看到一棵茶树,连忙把背篓放下来摘:“孟小蝶给你取的,你忘记她了吗?你小时候的玩伴。”
孟玉英回忆了一下,记忆一下子清晰起来,原主有两个玩伴,一个孟小蝶,一个孟翠,“我好久没有看到孟小蝶了。”
孟老太把摘下的茶籽扔到背篓里,叹道:“中秋的时候她回了娘家,我看她瘦瘦的,气色也不太好,好像病了一样,对了,她还特意向我问起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