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提箱,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叠厚厚的布料,布料上摆放着信件。
取出布料,箱子里装满了瓶瓶罐罐,看的众人眼花缭乱,一个个呼吸都急促起来。
不过相比糖果、罐头、奶粉这些吃的,一众妇女最喜欢的还是那一叠厚厚的布料。
这些布料是李文根据老家现在所能用的颜色专门挑的,是大红色花布。
大红花布在天朝深得女人的喜爱,逢年过节、儿子结婚、女儿出嫁,最稀罕这种花布。
李文寄回来的大花布足有三丈长,在以尺寸为计算单位的三星村老家,三丈布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众人怎能不震惊。
这么好的花布在公社的供销社根本就买不到,要想买最少也得去县里百货公司。
而且这么多的花布最少也得四五十块钱,还得要布票,关键百货公司这种大红花布也不是经常有货。
“大嫂,你家这是发了啊!这么多大花布,大部分还都是丝绒的,以后小娟出嫁不愁没有陪嫁了。”二婶崔燕子一脸羡慕的摸着手中的面料说道。
李娟也是大姑娘了,也听得懂出嫁的意思,一瞬间被二婶羞红了脸。
“咯咯!”
“她二婶,小娟过完年才12岁,离出嫁还远着呢!这么多布料我们怎么用的完,待会儿我给你分上两丈。”王春梅大气道。
“这可使不得,扯上两三尺就可以你,两丈太多了。”崔燕子听要分给自己两丈,洗的鼻涕都冒泡了,不过她没敢要。
“她婶,你也别推辞这可不是给你的,是给阿萍的。阿萍这孩子开年马上就要出嫁了,这些布料就当是阿文随的礼了。
阿萍这孩子从小话就少,只知道干活,这几年虽然好了,但难免有人说闲话。
这两丈布开年咱们给阿萍缝上两床新被子,也让阿萍她婆家知道咱们娘家人的态度。”王春梅拍了拍妯娌的手说道。
“那就谢谢她大娘了,阿萍还不谢谢你大娘,你这嫁妆可比你两个姐姐好太多了。”崔燕子高兴的点了点头,朝炕上坐着的二女儿喊道。
“谢谢大娘!”李萍红着脸谢了一声。
李萍就是二婶家那个自闭的女儿,在家里存在感很低,平时只知道干活。
李文穿越重生后家里条件好了不少,李文也经常关心这个妹妹,让小姑娘的自闭症好了不少。
现在李萍也已经19岁了,开年就是20了。这个年龄在农村都快成老姑娘了,已经不能再拖了,所以年前家里给定了一门亲事。
李萍胆小、话也比较少,李文离开前,安排这个妹子进了镇上国营饭店做了一名临时工平时洗碗帮厨,也算是对她的一个锻炼。
现在李萍话依然不多,但是也能和人说一两句了,不再是当初一天也说不了一句话的自闭姑娘了。
虽然李萍性格有瑕疵,但是有一份镇上饭馆的工作,在当地婚恋市场还是很吃香的。
年前,李萍在李文以前认识的朋友小马哥的介绍下,成功相亲了镇上水管站的一名年轻职工,也算圆满了。
“好了,你们这些老娘们就知道布料、衣服。赶紧的,我准备读阿文写的信了。”李德佑已经拆开李文的信粗略的读了一遍。
见一众妇女还在看布,李德佑不由得吐槽道。
“你一个大老爷们懂啥,那些吃的一吃就没了,这布料可是长久用的,还涨面子。”王春梅回怼道。
不过说归说,王春梅因为识字少怼完立马安静下来,听李德佑朗读儿子的信。
当李德佑读到儿子事业有成,出门都坐上了四个轮子,众人激动的差点喊了出来。
“老话说的没错,这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咱家阿文在哪都是优秀的孩子。”老太太笑着说了一句。
“是啊!咱家阿文就是有本事。这些年咱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都是阿文带来的。
这几年,村里现在也通上了电,还铺了石子路。很多家都有了自行车,全县也没有几个村子有这么富裕。”王春梅哈哈一笑说道。
王春梅一脸自豪的样子,仿佛其他人不知道李文是她儿子一样。
其实,王春梅自豪也是应该的。自从李文给村里弄到了赚外汇的渠道,加上李文教的技术和创新理念,三星村大队可以说过上了村村羡慕的生活。
因为赚了外汇,上面单位对三星村大队也很重视。
不但给家家户户通了电接了灯,还专门给三星大队铺了石子路。而且,每次广交会结束后上面都会奖励给三星村各种稀罕的票据。
除了李文家本来就有好几辆自行车,村里最少也有二十几户都骑上了自行车。
短短几年时间,三星村人口和村子面积扩大了两三倍,村里到处都是新盖的房子,满大街到处跑的都是小孩子。
李文家现在大哥李武三个孩子,二哥李全四个孩子,这还不算外孙。在过上几年,李涛、李勇、李民长大结婚后,那场面只会更壮观。
“是啊!阿文确实给家里贡献不少,要不是他写作,咱家至今还在吃糠咽菜。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