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透视鉴宝,我能一刀暴富 >第537章 连捡两漏

第537章 连捡两漏

作者:淡然一笑很倾城字数:1756更新:2024-05-30 20:39

不过这些都是开胃小菜。

大多数人来,都是奔着后面上千万的古董去的。

所以一开始,台下叫价的热度并不是很高。

直到一个名为‘白釉葵口盘’的拍品被带上台,一百三十万的起拍价,好歹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此拍品为海外回流的白釉葵口盘,藏品保存完好无磕碰,据多位鉴定师分析,此盘可能出自唐代邢窑,器型线条流畅、釉色牙白,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起拍价为一百三十万,每次举牌加价为伍万元!”

随着拍卖师黄诗韵的话音落下,下方的席间,立刻有人举牌加价。

没一会,葵口盘的价格就来到了两百万大关。

“怎么,叶小友对这件葵口盘有兴趣?”

见一旁叶知秋目不转睛的望着拍卖台,刘文山不由猜测道。

“唐代邢窑十分有名,放眼整个国内陶瓷历史发展,邢窑也能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不过出自邢窑的白釉瓷器,大多都表面光洁,像这种盘内带画及纹理的工艺,十分稀少,的确有些特殊。”

叶知秋目不斜视,道出了内心的疑惑。

“普通的邢窑白釉瓷器,价格不过几十万上下,能达到百万以上的十不存一,连佳士得鉴定专家都拿不准的瓷器,说不定真的有什么说道,叶小友不想下手吗?”

听到刘老爷子的建议,叶知秋心思也有些活泛。

双眼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华,在透视之眼的加持下。

距离十几米远,摆在拍卖台上的疑似唐代邢窑的葵口盘,立刻在视野中迅速放大。

表面的白釉如烟尘剥离,内部的胎质纤毫毕现。

仅仅几秒钟,他便窥见了葵口盘的全貌。

发现了好几处的关键信息。

首先是葵口盘的底部,隐藏着一处肉眼难以看见的“盈”字款识,那是唐代皇家御用瓷器的标志。

足以见得,佳士得专家鉴定的疑似唐代邢窑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

纵观这只葵口盘,整体较为轻薄,表面的釉色为邢窑白瓷特有的牙白色。

盘内还带着不太明显的唐代刻画工艺、与纹理,其中莲花瓣纹饰,十分符合该时期的风格与工艺特点。

再加之保存完好这一优势,与唐代邢窑自带的历史价值。

只要找到合适的渠道,这一葵口盘卖出五百万的价格并不难。

想着几百万也算捡漏,叶知秋便打算出手。

他那红色的‘63’号码牌一出,立刻让停滞了几秒钟的叫价,再次刷新。

“这位先生出二百一十五万,还有没有其他人竞价?”望着不远处的红色号码牌,与举牌的年轻人。

黄诗韵的美眸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二百二十万!”

后面的席位上,一位身穿黑裙的中年女人,再次举牌。

叶知秋没有丝毫犹豫,同样加价五万。

来回几次,最终叶知秋以两百三十五万的价格,得到了这只葵口盘。

虽然算不上捡大漏,但也开了个张,不算白来!

后续拍品如流水般推上来。

底价已经达到五百万之巨。

“本次的拍品为明代磁州窑铁锈花梅瓶,通体施以黒釉,瓶身高45厘米,其铁锈花装饰技法独特,在磁州窑产品中较为稀少,本品表面略有磨损,但釉质保存基本完好,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起拍价为六百万,每次举牌加价为二十万元!”

黄诗韵十分专业的,用较为简短的话语,就介绍完梅瓶的特点。

由于磁州窑,是国内古代北方重要的民窑之一,其制品本身就带有不低历史文化价值。

所以在拍卖师介绍完后。

有不少人都开始举牌加价。

相比起先前的葵口盘,这次的梅瓶竞价者更多。

还没等叶知秋仔细观察,价格就来到了七百万大关。

“明代磁州窑时期,的确少有铁锈花梅瓶的存在,这个价格也比较合理。”

看着大荧幕中梅瓶的细节展示,刘文山眼中也带着些许喜爱,不由出声赞叹。

可叶知秋却总觉得这梅瓶透露着些许古怪。

从表面的磨损来看,这只梅瓶的保存条件完全没有上一个葵口盘的待遇。

甚至能看出明显的使用痕迹。

因此,瓶身的工艺图案才会显得有些模糊。

同时从瓶口沿处的磨损,与瓶身的整体包浆来看,也无法将其断定为明代。

叶知秋都有些意外,佳士得的鉴定师,是如何得知这是明代时期的梅瓶。

虽然瓶身上的铁锈花斑点与线条分布自然,与表面几笔简单勾勒出的菊花巧妙融合。

但这种抽象却生动的风格却不太符合,明代的文化体现。

想着,叶知秋再次运用起透视之眼。

那件被标注为磁州窑铁锈花梅瓶的瓷器,立刻在眼前不断放大。

表面浓重的黑釉,瞬间如雾气般散开。

露出内部紧实,略带杂质的粗糙胎质。

在看到铁锈花梅瓶的庐山真面目后。

叶知秋整个人都明显一愣。

因为他发现,这件梅瓶的器型,并不符合明代磁州窑常见的丰满造型。而且梅瓶肩部过渡圆润自然,底部收窄,这些特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