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五块八,排骨六块五……”
“老表,来十斤五花肉……”
郝强和母亲等人先去菜市场买肉,买肉要趁早,稍晚一些就只能挑选别人挑剩下的了。
一踏入菜市场,就能听到卖猪肉的摊主那响亮的叫卖声,刀具与砧板的碰撞声,以及与顾客之间的讨价还价声,热闹非凡。
在后世人看来,这个时代的猪肉价格看似不高,但大家工资都不高。
另外,春节期间,肉价还是比平时略有上涨。
后世哪一年来着,猪肉的价格一度飙升到三十多块钱一斤,好像比牛肉还贵。
当地人包米粽喜欢五花肉,这部位的肉需求量大,所以比较好卖,价格也比平时高一些。
郝强家包20个大粽,六斤肉足够了,但还要做扣肉,得多买一些五花肉。
他家和大伯家,还有爷爷奶奶一起过年聚餐,但有一些东西却是各买各的。
昨天晚上,他给爷爷奶奶各五千元,让他们随意花,让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往年过年,都没钱给小辈发红包,让人感觉抠抠搜搜的。
“老板,五花肉来二十斤,排骨五肋骨,猪蹄四个,肥肠两条……”郝强走在前面,逛了几个肉摊位,看到一个摊位上的肉挺不错的,直接下手。
镇上出售的猪肉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民自家饲养的猪只,猪贩到各个村庄进行收购,而非来自大型养猪场。
再过十多年,想要品尝到农民自家养的猪肉恐怕会变得愈发困难。
也不知道哪个狗屁砖家提出来的建议,农民不能养猪,还要证件。
这下好了,导致猪肉的来源大幅减少,价格控制不了,猪都飞上天了。
而且,随着猪肉来源的减少,其品质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下滑,猪肉味道越来越差,啥都是狠活。
在郝强看来,关于吃的东西,最好不要搞什么黑科技。
转基因油、植物基人造肉、氧化碳合成淀粉……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的质量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反而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过分地追求产量和效率。
郝强和家人选购完猪肉后,先把货放到车里,继续逛街买年货。
烟花鞭炮花了近千块钱,算是很奢侈了。
两三个小时后,终于采购结束,车厢内装得满满当当,各种年货琳琅满目。
手头宽裕的感觉真好,无需为花费过多而犹豫,这次购物总共花费不到两千元,其中烟花的成本就占据了一大半。
按照往年的情况,也就花三四百块钱准备年货,都算不错了。
回到家里时,已经十一点多钟,郝建军和大伯已经做好饭菜。
吃过午餐后,郝强继续投入码字工作中。
升级三级技术商店,要不了多少天了。
次日,除夕佳节如期而至。
家家户户忙于打扫卫生,贴上寓意吉祥的对联。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今天若需洗澡洗头,就今天洗了,大年初一不食荤腥,同时也不宜洗发,以免“洗掉好兆头”。
不过,一些年轻人觉得无所谓,偷偷地洗,偷偷地吃,不让长辈知道。
下午三点多钟,郝强家和大伯家两家人开始忙碌地准备年夜饭。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巧手翻飞地包制着大粽子。
郝强和他的堂哥则负责拔鸡鸭毛,清理内脏。
郝建军则着手制作油炸扣肉,这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炸过的扣肉要水泡软化皮质,再经过蒸煮,炖煮得恰到好处的扣肉,肥而不腻,与梅菜扣肉的风味截然不同。
如果做得不好,出油了,那就腻了不好吃。
下午六点多钟,
夕阳的余晖洒在乡村上,不时地可以听到喧闹的鞭炮声。
郝强家的厨房里,炉火旺盛,肉香四溢,年味特浓郁。
郝强和堂哥一起到村里的寺庙烧香拜佛,香案上摆放着一只煮好尚未切的公鸡,一块扣肉,一条五花肉,五个调羹装着酒,三个小杯盛着茶,还有一些色彩缤纷的廉价糖果。
烧香点香烛,一个香炉插多少支佛香和香烛都有讲究。
每次过年时,郝强就会忘记这些传统,只好问母亲,然后每次都被母亲唠叨批评。
在寺庙烧香拜佛时,郝强给吸烟的男村民发烟,相互庆祝新年。
斟酒三旬过后,他们开始烧香纸、放鞭炮,最后倒茶倒酒,整个礼数才算结束。
回到自家大堂,还得再做一次。
郝强拿筷子在一个苹果上插了三个洞,点燃三支华子,吸了一口,然后插在上面。
双手合十,表情虔诚,默念祈祷:“我的老祖宗啊,保佑家族兴旺,后代发达了,年年给你们烧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