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网游 > 军需官也能打鬼子 >第452章 司令官阁下有远见

第452章 司令官阁下有远见

作者:疯子小凯字数:1913更新:2024-05-28 08:37

第二十四联队联队长川胜郁郎大佐带着部队边打边撤,虽然他想尽量的拖延支那军队的追击速度,但现实却是非常的残酷,第二十四联队的撤退速度,远远高于正在泥沼中挣扎的重武器部队的前进速度。

师团参谋长野崎贞澄少将听着后方越来越近的枪声和爆炸声,心中也知道是时候做出最后的决断。

“命令所有重武器部队,损毁火炮和出现故障及无法快速前进的坦克及车辆,所有人以最快速度往新墙河方向撤退。”师团参谋长野崎贞澄少将犹豫了几分钟后,还是下达了最终放弃重武器的命令。

对于师团参谋长野崎贞澄少将的命令,第六师团的部队执行的还是比较到位的,大量的火炮和车辆被遗弃在了泥泞的道路上,原本疲惫不堪的官兵们则是用两条腿快速的向着新墙河方向撤了过去。

但配属过来的其它重武器部队则是对于第六师团参谋长野崎贞澄少将的命令有些不以为然,这些重武器可是他们的生命,自从他们参加了大日本帝国陆军后,就被教育要爱护好这些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宝贵财产,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好这些重武器。

现在让他们亲手摧毁破坏掉这些重装备,在这些官兵的心中那是非常抗拒的,他们宁肯自己去死,也不愿意亲手破坏掉这些重装备。

不过,师团参谋长野崎贞澄少将在下达完这个命令后,也是急忙带着身边的官兵往新墙河方向撤了下去,毕竟,他还是很爱惜自己生命的,再说,参谋长野崎贞澄少将也没想到有一些部队会不执行他下达的命令。

第九战区负责两翼包抄攻击的部队在把部队分散进行后,日军的空中轰炸效果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虽然有一些部队的前进速度被日军的轰炸所延缓,但还有一部分部队的前进速度依旧保持着。

现在两翼的包抄的前锋部队距离新墙河日军的防御阵地也就只剩下两个小时的路程了,只要突破日军在新墙河南岸的防御阵地,把浮桥给控制住的话,那没有撤过河的日军就将完全的被第九战区的部队包围消灭掉。

日军的撤退之路,除了要面对泥泞的道路外,原先一直待在日军后方的游击部队也是四处出击,不断的骚扰袭击撤退中的日军部队,这些游击部队也是在日军撤退的道路上不断的打着黑枪或者是来上一阵火力突袭。

等日军派出部队来迎战的时候,这些游击部队便掉头就跑,绝对不和日军有任何的正面接触,等日军的追击部队撤回去后,这些游击部队就又换个地方继续进行袭扰,把原本就疲惫不堪的日军官兵们给折腾的心情更加的紧张。

日军为了快速的撤退,对于这些袭扰自己的支那游击部队只能是不断的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驱赶,日军也不敢追击的太远,毕竟追远了很有可能会中支那军队的埋伏,而且,现在主要的目标是赶紧撤到新墙河的北岸,哪有什么时间去围剿这些和苍蝇一般的支那游击部队啊。

别看这些游击部队每次的袭扰规模都不大,单次看上去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伤亡,但架不住游击部队的数量太多了,就在游击部队这么零敲碎打的袭扰之下,日军光是在游击部队的袭扰下就伤亡了一千多人,本来就不快的撤退速度,更是无法提起速度来。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内,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也是来到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的身边小声的说道:“司令官阁下,第六师团的师团长稲叶四郎中将已经安全撤到了新墙河南岸,随时可以通过浮桥回到北岸的攻击出发阵地,并且,师团长稲叶四郎中将已经下达了丢弃重武器的命令。”

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听到第六师团的师团长稲叶四郎中将已经基本到达安全地带后,那有些紧张的心情终于是放松了下来,此次会战已经是一败涂地了,战前制定的作战目标一个也没有完成,而且现在看起来,部队的伤亡肯定也不会小,如果这次会战还搭上一个师团长的生命,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最重要的是,自己已经确定好了战后如何善后的方针和计划,如果一个师团长被支那军队打死的话,那自己战后的宣传战计划就将彻底泡汤。

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觉得,自己总不能说这次会战达到了打击支那政府抵抗力量的目标,但自己这边损失了那么多的士兵还损失了一个师团长吧,那这样的话,到底是自己打击支那政府的抵抗力量,还是支那政府消灭了自己的武装实力啊,这要说自己是胜利的一方,估计都没人能相信。

“呦西,第六师团的师团长稲叶四郎中将撤到了安全地带,这下我们这次的撤退就算是成功了一多半了,剩下的就看能撤出多少官兵了,至于重武器的话,该舍弃就得舍弃,这次的舍弃是为了以后更大的胜利而做的准备。”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简单的鼓吹了一下。

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在内心翻了一个白眼,这尼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也太能忽悠了,还这次的失败是为之后的胜利打基础,自己怎么就看不出来一点所谓的基础呢,打下了什么基础啊,熟悉了一下撤退路线这个基础?

“司令官阁下真是有远见,另外,空军汇报,两翼包抄的支那军队估计在两个小时内就能抵达我们在新墙河那边的防御阵地。”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拍了一下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