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穿越古代,我带全家发家致富 >第70章 蝗灾

第70章 蝗灾

作者:吃土的西红柿字数:1916更新:2024-05-26 16:17

老盛家也收割的差不多了,盛老爷子听了老三的说法后,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艰难的做出的这个决定。

“你是魔障了吧,老三说什么就是什么啊,地里的庄稼再过一个多月就收了,就不能再等等吗?”崔氏坚决不同意提前收庄稼。“你这么听老三的,也没见他多待见你,老张家全家都住进他家新宅子了,也没见他让你去住。”

“老爷们的事,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盛老爷子抽了口闷烟说道,“你以为我想这么糟蹋庄稼啊,你也不看看现在外面的世道有多乱。”

“我是再不懂也知道咱家去年种的粮食快吃完了,就等着今年秋收了,现在地里的庄稼还未长成,我看你收了之后咱们今年吃什么!”崔氏道。

家里毕竟是老爷子当家,他不想跟头发长见识短的崔氏掰扯了,直接带着老二和老四家的人全部下地了。两家虽然纳闷,但是老爷子的话不能不听。

村里跟崔氏一个想法的也有不少,眼看着庄稼要成熟了,却长久不下雨,一个个的去有水的地方担水浇田,力争将这个月熬过去,只要熬过去了,他们一年的口粮就有着落了。

现在地都干的裂开了,河里沟里的水很少了,只有零星的水洼处能储存点,期盼着下个月底庄稼就能成熟的庄户人,一个个蹲在水洼跟前,一瓢一瓢往桶里舀水,哪跟之前似的,一桶下去,水就打上来了。粮食在成熟前是极其吃水的,庄户人家还是抱着希望,只要能再下一场雨,地里的庄稼就成了。

小岚家把豆腐作坊里的东西全部运回新家了,原先的宅子也锁上大门了,张庆丰和付氏也都搬回来了。现在天香楼只是隔三差五的要点豆腐,酒楼的买卖也不好干了,听徐掌柜的意思,赵东家最近可能就要将酒楼先关了,等世道好了再说。

小岚家无比庆幸,因为要做豆腐而屯的大批量豆子,就是荒年,一家子也不至于饿肚子。

晚上小岚家开了个家庭会议,主要是针对安保问题和防疫的事情。张庆丰和张老爷子住在前院负责前院的警戒,张庆年一家子住在后院,负责后院的安全。小岚家的防瘟疫的草药包是每天都需要熏一遍屋子的,家里人一有不适就需要立马说。

等河里沟里的水都干了的时候,村里人想去邻村的桂花里去挑水,结果那边的人看的紧,都打起来了,村里人都绝望了。

这个时候老盛家已经将庄稼收回来了,得知村里的这个情形时,崔氏终于闭嘴不再抱怨了。

小岚家不缺屋子,她姥爷一家子搬家,将家底也都搬来了,最让她眼前一亮的是他家的武器-弓箭,他们之前走南闯北的,再加上西山村是山地,男人们各个都是好猎手。这可是即战力啊,她家安全等级又提升了一大截。

年前养的兔子抱了好几窝了,天气这么旱,也找不到太多的青草来喂养它们。张氏和小岚正在商量怎么弄的时候,小岚先是听见狂风呼号的声响,她正纳闷没感到起风啊,然后抬起头来朝声音的方向看了看,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宛如乌云罩顶一般的蝗虫呼啸过来了。

小岚看着乌压压的一片,失声大叫,“是蝗虫。”

这是小岚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蝗虫,用铺天盖地来形容都一点不过分。小岚的大叫声将张氏惊醒了,她瞬间慌了神,恐惧害怕瞬间涌上心头。

小婷和小文听见小岚的大叫声赶忙从屋里出来了,看见远处黑压压的一片感到头皮发麻。

“二姐......”

“小文、大姐,别怕,你们先回去找几件破衣服出来将头包住,一会蝗虫来了,咱们就去庄院的地里捕捉,能捕多少就捕多少,你们先回去把家里的麻袋拿出来,”小岚又转头对张氏说道,“娘快去通知我姥爷他们出来捕蝗虫。”

张氏习惯听从小岚的号令了,这时候终于定下心来了,什么都没想,就去前院和后院通知她娘家人去了。

蝗虫在古代被称为“蝗神”,每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百姓宁可吃自己的孩子,也不敢拿蝗虫充饥,只能祈求蝗虫快快离去。蝗虫是神虫的思想已经在百姓的意识里存在了几千年,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地里青里泛黄的庄稼此时被蝗虫啃食着,村里的老人对这些蝗虫跪下叩拜,只希望蝗神能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张山峰年轻时候领着两个儿子走南闯北,什么危险的事情没干过,什么奇葩的传闻没听过。当他们得知小岚让他们捕捉蝗虫的时候,拿起竹筐就去庄子地里了。

小岚曾在史书上看过,有旱必有蝗,蝗虫喜热,再加上太和镇一个多月没下雨了,更容易发生蝗灾。

小岚一家子和老张家都在庄园的地里忙活,他们也不去外面的田地里捕,她害怕这种行为太惊世骇俗了,怕被村里人当成异类。蝗虫不能长时间放麻袋里,那样麻袋很容易被咬破,好在她姥爷家果园多,用来放果木的竹筐也多,一家人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才将第一批蝗虫捕完。第一批过境后,没过多久,下一批蝗虫也接踵而至了,地面是全都是蝗虫,密密麻麻的,一脚踩地上多能压死好几只。

足足经历了三波蝗虫过境,小岚家和张山峰家足足忙活了将近三个时辰。最后实在是没地方盛了,家里的腌咸菜的缸都用来装蝗虫了,等抓完蝗虫,一家人累的坐在地上只喘粗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