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军婚甜蜜蜜:七零军官宠她入骨 >第311章 伟大的项目

第311章 伟大的项目

作者:晋晏字数:1861更新:2024-05-25 09:57

以前看书的时候,只以为是当地人喜爱吃青稞,后来来到这儿之后才发现青稞的味道一般,甚至不如小麦。

才明白不是什么喜爱,只是因为因地制宜,青稞更适合这个地方的气候,土壤等等各项因素。

所以兰芝最终决定,把自己的地里面都种上青稞。

下半年她就要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学习之上,青稞种下之后,就很少需要人费心。

王秀琴听了兰芝的分析,也觉得很有道理。

荒地里收上来的粮食,上交了一部分给团里,还剩下了大部分,足够家里老的少的一年的口粮了,还有徐大海的每月发的粮食。

青稞也能当做主食,这么一合计,也决定跟着兰芝一起种青稞。

王秀琴:“妹子,你脑袋瓜子好使,俺觉得你也说的有道理,你种啥俺都跟着你种,就算收成不好,俺也不会怪你的,你别有压力。”

她看兰芝天天抱着书,就差除了吃饭睡觉都抱着书了。

自己没读过几本书,却也知道兰芝是个干大事儿的。

都说读书没用,可是那些当官的,招工的,第1个要求就是要认字,你不认字儿,啥都白搭。

她深深地明白读书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但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父母的偏心,她自己没有机会读书认字。然而,王秀琴心中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秀琴每天辛勤劳作,努力赚钱,省吃俭用,只为了能够积攒足够的学费让孩子接受教育。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能花很少的钱,来上学,还有兰芝这个榜样。

尽管生活艰辛,但母亲的眼神中总是充满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

她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告诉他们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相信,只要孩子们坚持读书,一定会有收获,不用重复上一辈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王秀琴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期望,她虽然自己不认字,但她深深地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从兰芝这里拿走的每一本书都是她对孩子未来的寄托,她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出息的人,过上好日子。

她会在孩子学习时默默陪伴,尽管她无法提供具体的学习指导,但她用自己的方式鼓励着孩子。她会为孩子准备热腾腾的饭菜,会在孩子疲惫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用自己的爱为孩子加油鼓劲。

她省吃俭用,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她会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地检查孩子的作业,虽然她看不懂那些文字,但她能感受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她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告诉他们坚持就是胜利。

母亲的坚持和信念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她的爱和付出,将成为孩子奋斗的动力,让他们在书海中破浪前行,去实现那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母亲的努力下,孩子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兰芝懂得这么多,跟学习离不开。

所以王秀琴,一定要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培养出来。

兰芝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努力,让王秀琴更加重了对两个孩子的教育。

随着学校的建成,孩子们陆陆续续的进入学校,因为是军人家属,本就是团里出资建设的小学,所以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

平时除了学校里的作业,王秀琴还会请兰芝帮着看看,给两个孩子加点作业。

毕竟在他们这个年纪入学的话,其实已经算晚了,孩子们上课都是混着来的,大孩子和小孩子混着学习才凑够一个班。

等着大孩子升上去了,小孩子在和新入学的孩子,一起学习,有时会一个年级读上两遍。

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数量稀少,很多人家都不愿把孩子送来上学,一个班级都难以凑齐。

所以教室里,经常能看到大孩子和小孩子们坐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老师们尽力应对这种情况,他们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们提供教育。

教室里的桌椅可能不够用,孩子们挤在一起,共同分享书本,大孩子们会自觉地照顾小孩子,他们在家里是大哥哥大姐姐,到了学校里,也是这样帮助其他人,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老师们也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尽管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他们在破旧的课本上认真书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老师们则以爱心和耐心,尽最大努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每个孩子都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努力克服困难,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虽然条件有限,但这种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上学的特殊场景,培养了孩子们的互助精神和团结意识,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教育的独特记忆。

很多人长大了再回忆起来,也是一段独特的童年时光,之后再也没有那样无忧无虑的时刻了。

没办法,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就是这么凑合着来。

沈烨霖在外出执行任务两个多月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出现在兰芝的家里。

放轻脚步进屋,给睡梦中的兰芝,一个轻轻的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