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过于大明!(

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过于大明!(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字数:1771更新:2024-05-21 23:16

对于这场变法改革,杨宪是有着十成十的信心。

这份信心不是来自其他地方,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大明百姓。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道:“太子殿下可否有听到呼喊声。”

朱标:“?”

朱标左右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哪里有什么声音。

下一刻,似有风声起。

“听,是整个大明百姓支持变革的呼喊。”杨宪做出聆听状,开口道。“这声音在大明每个角落响起,汇聚在一起响彻整个天下!”

这天下有多少读书人?

又有多少儒生?

几千,几万,还是十几万?

而眼下整个大明的百姓,却足足有两万万人!

是这些儒生的声音大?

还是两万万百姓的声音更大!

这两万万百姓当中,有贩夫走卒。

有佃户贫农。

有大户家仆。

亦有酒楼伙计。

他们家乡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口音也天南地北,大相径庭。

有软糯的吴侬细语,有粗犷豪迈的北方口音,有憨憨中透着机智的巴蜀方言

他们用不同的口音同时呼喊,相同的“变法”两个字却份外的清晰!

因为在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人心中最为朴素的心愿。

这个心愿是所有百姓共通的,它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

两万万百姓的声音,高呼着改革变法,恸彻天地。

经过这段时间,杨宪的宣传与引导,进步的火苗,已经彻底点燃,在大明这片土地上开始燃烧。

等到这个时候,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儒生、乡绅、士大夫们会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在天下万民前,是何等的渺小。

如今杨宪他们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等风来。

等那股火势在风(时间)的助力下,形成燎原之势。

朱标完全沉浸在杨宪所描述的世界当中,这一刻,杨宪在他眼中是那么的耀眼,好似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光芒。

如同太阳一般。

就在这时,朱标隐约间听到有人在呼喊。

下一刻,有内侍官从外头快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最新的情报。

“殿下,全国各地有关变法的最新消息。”

“快!”朱标一抬手,从内侍官手中,将情报拿了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这第一份消息,就是余杭那边有关钱延平被百姓唾弃一事。

奏报内容详细写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老儒钱延平自身种种恶劣行迹。

朱标看了之后,忍不住拍手称好。

他接着往下看,下一条消息与余杭内容相似,同样是当地发生的倒儒事件,只是这一次将地点,换成了四川绵阳。

一条接着一条消息。

朱标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这一刻他仿佛真像杨宪所说,听到了全国各地的百姓们的高声呼喊。

朱标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对于这次变法,杨宪会如此的自信。

这一场战斗,他们与整个大明的百姓们站在一起,又怎么可能会输。

至于各地的官员,心中同样清楚,自己是在给谁当差。

京城,当街打砸店铺,殴打女店员重伤的读书人被重判,朝廷这边便已经给了明确的信号了。

其中一些人,趁着这一波风头,也在老百姓之中捞了不少的官声。

虽说是杨宪的介入,让这个时代生产力大大增加,为这次变法创造了合适的土壤。

可历朝历代,也唯有明朝,而且只有开国的洪武年与改革最为契合。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莫过于明!

这句话简单来说,一是要草根出身,不能凭借政治地位和士族门阀然后夺取皇位;二是要满足为民除害,为百姓谋福,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当皇帝。

满足这两点的,也就是满足得国最正者的条件的,只有朱元璋,只有大明!

其实出身低微倒是没有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卖惨,但是我们可以把第一条看做是是否得到过前朝恩惠。为什么士族门阀得位不正?因为他们都曾经做过前朝的官,前朝是有恩于他们的,他们就是叛乱,是忘恩负义。

在这个层面,其余任何朝代的帝王在朱元璋面前,都矮了一头。曹魏不行,从他祖宗开始开始就受汉朝之恩。司马家也不行,完全是借着曹魏发的家。

剩下的南北朝哪一个没有享过前朝的恩赐,然后是杨坚是北周大司马,李渊是太原太守,赵匡胤是后周检校太尉。

只有朱元璋,他不仅没有受过元朝的恩惠,而且元朝的暴政让他家破人散,元朝夺去了他的家庭,他的亲人。元朝压榨百姓,民分四等,民族矛盾尖锐。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族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死人的唯一代价是赔偿一头驴;赋役沉重无比。

从这里来看他是真正的揭竿而起,是真正的民不畏死。从先天上他就与所有的官僚士大夫们不一样,士大夫是为了权利而争斗,为了霸权而反对。

其次,而朱元璋则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从蒙元手中重夺汉家江山。在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一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