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24章 老朱的殿试

第124章 老朱的殿试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字数:1563更新:2024-05-21 23:16

阅卷方面,经过最初的混乱后,有太子朱标在统筹全局,事情很快就步入正轨。

综合知识考卷是有标准答案,打分同样制定了标准。

至于策论卷审稿,与以往并没有太大不同,不同的只是考题本身以及出题立意不同而已。

时间飞逝。

终于到了放榜的时候。

一大早,礼部衙门大堂外,就聚满了人。

临街商铺人声鼎沸,街道读书人络绎不绝,酒肆高谈阔论不绝于耳。

“放榜了!”

“放榜了!!”

这时一声放榜的喊声响起,现场就如同在沸油的锅里掉入清水一般,直接炸开。

街道上,酒肆内的读书人纷纷朝着礼部衙门大堂方向狂奔而去。

大榜前,早已经是聚满了人,将大榜围得水泄不通。

“让一让!”

“前面的人让一让!”

十几个士兵护卫着放榜的考官,硬生生挤出一条路来,走到大榜前,最后将加盖了礼部章的榜单粘贴在了大榜前。

大榜两侧,杏花开放。

杏花下。

则是人间众生相。

有人欢喜有人愁。

“果然落选,辛苦准备这么久,真是不甘心啊.......”

“中了,我竟然中了,哈哈!”

“我也上榜了!”

......

也有站在杏榜下,直接破口大骂的。

“不公平,今年科举考试根本就不公平!”

“就是,所考的内容与圣人言毫无关联,有违读书之道!”

“此届科举考试,有失公允,我要求重考!”

......

对于这些失败者的狂吠,没人理会。

这些所谓的读书人,喊累了,也就会散了。

站在人群中的李进,抬眼看去。

从榜单最后开始扫起,一个个往上看。

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他越看心越凉。

落榜了吗?

李进嘴角扬起一抹自嘲的笑容,看来还得继续回去教书了。

已经到了榜单前排了,还是没有自己的名字。

不过做事情,有始有终,是李进一直以来的习惯。

他还是决定看完整个榜单。

李进瞪大了眼睛。

看着处在榜首位置的李进二字。

即便沉稳如他,在看到这个结果时,脸上也是难掩激动之色。

李进不仅上榜,而且还中了榜首会元!

这几乎是读书人最高的荣誉。

他做了几次深呼吸,这才平复下来,对于杨宪就越发感激。

他自认为如果没有那几个月时间扬州教学生涯,他是绝对拿不到这个名次。

甚至如果自己还是保持以前那种读书人固有的思维,名落孙山也说不定。

会试上榜的考生,便是贡士。

对他们来说,之后还有最后一场考试,那就是殿试。

不过由于,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

因此只要会试上榜,功名便已经稳了。

到了这一步,考生们基本不会有心理负担,要庆祝的可以庆祝起来了。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在认真准备即将到来的殿试。不过经历过先前这种魔鬼会试,殿试要考什么,他们一下子也没有底,更无从准备。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出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

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

会试的题目由朱标出。

而殿试的题目则是由朱元璋亲自定,对于自己这个题目,朱元璋十分满意。

在朱元璋看来,他出的考题不仅完全满足科举改革的要求,而且还能顺理成章引出下一次科举考核朝廷所需要的人才,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此次恩科科考题目是由朱元璋、朱标父子自己出的,可事实上其实都是在受到杨宪影响后做出的。

也就是说其实杨宪本人,才是这场科举改革的真正引导者。

大明首次恩科,一共选出贡士三十六人。

这也是大明的第一批贡士,这些人也将是朝廷的未来栋梁。

常言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了让他们能够扛起江山社稷。

朱元璋心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决定让这批知青上山下乡,时间就定在三月上旬,也就是今年春耕的时候。

在这之前,还有一场殿试。

大殿前。

“皇上有旨,召新科贡士入朝殿试!”随着内侍官的喊声落下。

三十六名贡士昂首挺胸,迈过龙道,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