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网游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9章 无意中改变历史

第59章 无意中改变历史

作者:见月明字数:1647更新:2024-05-18 15:16

接下来几天,陈景恪又完善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不过他依然没有着急去找朱元璋,而是先在朱标面前,时不时的提一嘴算学的重要性。

最近朱标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宝钞革新’上,天天和钱粮打交道,比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算学的重要性。

尤其是数字出错的时候,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来校对。

这让他对算学的重要性,认识的尤为清楚。

对于陈景恪的话,也就愈发的认同。

朱雄英天天和陈景恪在一起,耳濡目染之下,更是将算学视作治国不可或缺的东西。

如此过去半个多月,他终于决定开始行动。

这天趁祖孙三人都在场,他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奏。”

朱标和朱雄英精神一振,以为他又要讲史什么的。

以往他每次这么做,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解决许多缺陷和隐患。

不知道这次又要讲什么。

唯有朱元璋,表情很是淡定:“哦,不知是何事?”

陈景恪心中一动,老朱的反应不对,竟然没有一点期待,反而有一种尽在掌握的样子。

想到这里,他心中就已然明白,自己的打算早就被朱元璋获知了。

对此他并没有惊慌,自己身边肯定有老朱的眼线,数量还不少。

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不过无所谓,我不做亏心事,也不做损害皇权和大明的事情。

老朱派人监视,反而是一种好事,能减少他的怀疑,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只是,他既然已经知道了,之前准备的说辞就要变一变了。

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

就是不知道他知道了多少,编算学书他肯定是知道了,算学被儒生打压他应该也知道了。

不过自己准备和儒生对着干这事儿,他肯定不知道。

嗯,有了,就这么办。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臣跟随太子殿下学习处理政务,亲眼目睹了算学的重要性……”

朱标也点头道:“算学确实很重要,钱粮计算都离不开他们。”

“只是我大明懂算学的人太少,很多职位都只能让不懂算学的读书人担任,带来极大不便。”

“若有足够懂算学的官吏,户部、兵部的工作效率能提高数倍。”

和陈景恪接触久了,他们也开始时不时的冒出几句新词。

比如工作效率、时代、华夏文明之类的。

朱雄英也忙不迭的附和道:“是啊是啊,上次户部那边的账簿数字不对。”

“倒查才发现,是一个不懂算学的小吏算错了数字。”

“就因为一個失误,就白白浪费了三四天时间。如果那小吏懂算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见儿子和孙子都如此说,朱元璋也多了几分重视。

陈景恪心中给两人竖起了大拇指,你俩就是年度最佳捧哏。

“臣之前和户部诸位算学先生讨论算学,后国子监、工部等衙门的算学先生亦加入进来……””

“我就想着,既然算学如此重要,不如编写一部算学书籍,以便于培养出更多懂算学之人。”

“只是此事繁琐又事关重大,臣一人无法完成,想邀请国子监诸位算学先生一起参与。”

来了来了,开始告状了。

朱元璋嘴角浮出一丝笑容,迅即又掩去:

“难得你有此心,这事咱同意了,有何困难你尽管提。”

陈景恪气愤的道:“只是程博士告诉我,算学在国子监备受儒生打压,他有心为国效力却心有忌惮。”

朱元璋装作惊讶的道:“哦,竟有此事?”

陈景恪肯定的道:“千真万确,臣不敢欺骗陛下。”

朱元璋一拍桌子道:“可恶,这群儒生不好好读书,打压其他学派成何体统。”

“咱这就下口谕斥责他们,让他们不得再打压算学,更不得干涉算学编纂之事。”

上眼药成功。

陈景恪心下非常高兴:“谢陛下。”

然后他又试着说道:“陛下,不知科举是否靠算科?”

朱元璋似乎才想起这一茬,怒道:“你不说咱还没想到,礼部呈上来的考试科目,确实没有算学。”

“任昂这个礼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竟然将这么大的事情都忘记了。”

朱标目光怪异的看了自家老爹一眼,只考经书不是您老人家自己说的吗?

不过他自然不能揭自家亲爹的短,而是附和道:

“大明离不开计官,算学理应纳入科举。”

“且历朝历代科举皆有算学,必有其深意在,我们不能轻易废之。”

朱雄英也积极发言道:“国子监的算学班,是唯一培养算学生的地方,必须要加以重视。”

朱元璋慈祥的看着他:“咱乖孙都能替皇爷爷分忧了,真好。”

“既然咱乖孙都开口了,那就特许算学每年可多招收百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