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原也有些埋怨自己的额娘,但宜太贵人自请去皇家寺庙修行,他自然不愿意。
宜太贵人一意孤行,她招了胤禛和太妃太嫔们的怨,她不想再连累儿子。
康熙是她深爱几十年的丈夫,只是宜太贵人曾经觉得自己是很清醒的,知道这个皇帝丈夫并不属于她一个人,她就是吃醋也恰到好处,康熙从前也最喜欢她这一点。
她瞧不起乌雅氏,也厌恶乌雅氏,可她也在不知不觉中,也迷失了自己。
宜太贵人发现她和乌雅氏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她疼老九,但老九走错了路,下场不好。
她也疼老五,但她对老五也不好,总拖累这个孩子。
宜太贵人去皇家寺庙修行的消息,很快也传入了宫中。
此时宫中,胤禛和耿静晗都在守孝。
父母去世,儿子和未出嫁的女儿守孝三年。
如果是祖父母,孙子和未出嫁的孙女守孝一年。
但皇帝可以不用守满三年,康熙去世的时候,停灵乾清宫二十天,胤禛守了二十天,一开始两天都滴水未进,在耿静晗的劝说下才开始进食。
如今胤禛要为康熙守满三年孝(即二十七个月),有朝臣上奏规劝胤禛守孝三个月即可。
明朝的新帝也是守孝三个月的。
胤禛一意孤行,坚持为康熙守孝满三年。
这事耿静晗也不好劝,毕竟这是胤禛对康熙的孝心。
她不由想到了乾隆,雍正死的时候,乾隆以天代月守了二十七天,还美其名曰心孝。
但乾隆上位后,一系列政策完全跟雍正是相反的,在雍正大丧期间把雍正关起来的那些人全都给平反翻案了。
在这样的宽和之下,乾隆自然得到了好名声,且频频提起康熙,毫不掩饰的崇拜康熙,对雍正却很少提,就是提起来也是很平淡。
乾隆踩着雍正的成果,否定了雍正的一切,放了许多官员,还免除欠款,从轻处理,化严为宽,赢得了万民称颂。
得罪人的胤禛被称为暴君,甚至在康乾盛世里都被忽略了。
可乾隆在位这么多年,诛连九族,杀的人何其多。
甚至雍正的文字狱比乾隆是小乌见大乌了。
文字狱并不是始于清朝,在西汉的时候就开始了。
只是到了明朝清朝最为严重。
从顺治到乾隆时期,共兴文字狱一百六十多次,其中乾隆兴文字狱一百三十多次,期间遭迫害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而胤禛最主要还是针对八爷党成员。
乾隆刚继位时还曾下令“今后凡告发旁人诗文书札等悖逆讥刺的,如审无实迹,一律照诬告反坐”。
但乾隆十六年,乾隆出尔反尔,一改之前崇尚言论自由的作风,大兴文字狱。
说来,康熙宽仁,晚年留下了烂摊子,雍正必须严酷,力挽狂澜。
雍正勤政十三年,扭转了清朝国势下滑的颓势,使清朝得以延缓了衰落危机。
乾隆上位,化严为宽,走的是康熙晚年的路子,耗费了大清国力,国库收入不足,人口过度膨胀,官员贪腐严重,河患频繁出现。
还有农民起义,西北叛乱和秘密结社。
可以说乾隆给嘉庆留下了一个乱摊子,不是杀一个和坤能解决的。
嘉庆也不是雍正,扭转不了局势,又给道光留下了一个更烂的摊子。
之后几任皇帝更不行,也再无能为力,大清迅速走向灭亡。
耿静晗梳理了一下脑里的想法,不由更心疼胤禛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至少在她看来,雍正这个皇帝是个好皇帝,是个明君。
当然在官员的眼里,雍正就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暴君。
历史上对雍正的评价也很低,甚至都没资格和千古一帝康熙乾隆相比。
但在后世,越了解雍正,就喜欢。
反而不认同乾隆是千古一帝。
康熙只能勉强算上。
雍正二年二月,大行皇帝梓宫奉安享。
诚亲王允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兄弟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胤禛同意了。
三月,弘星和嘎鲁玳赶回京祭拜康熙。
耿静晗想着怀孕的宁楚格,心里一阵担心,“你自己回来,留宁楚格一个人在那边,你不担心吗?”
“皇额涅放心,儿子己经安排好才回来的。”
康熙去世,弘星就算收到消息的时候己经很迟了,但也必须赶回来,不然就是不孝了。
宁楚格怀孕了,不好在飘洋过海在路上舟车劳顿,只能留在星耀国。
这对弘星和宁楚格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弘星给了宁楚格很大的权力,也留了不少人手给宁楚格,如果这样孩子还是保不住,那弘星也没办法了。
宁楚格新婚后敬茶的时候,耿静晗也送了一块玉佩给宁楚格,只要宁楚格带着,就会保她和孩子平安。
但万一宁楚格不带玉佩在身上,遇到危险,那就不好说了。
康熙去世,团团圆圆也要守孝,所以这一两年都不能成亲的。
嘎鲁玳也是,康熙在的时候,最不放心的就是嘎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