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道理来源于两方面:
第一,37年以来,根据地几乎一直在打仗。但是每次敌人来,大家都能提前获得情报。这时候做好坚壁清野,然后老百姓带上几天的粮食躲到山上去。部队则转移到外线打击敌人。
很快,敌人的后方被部队破坏的受不了了,在内线也抢不到什么东西,就只得撤退了。
然后部队和老百姓再回到家园,庆祝反扫荡的又一次胜利。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惯这种作战方式。也想不到敌人会改变作战方式。
第二,总是在打仗,总是在牺牲。大家多少都有些麻木了。上级总是强调要提高警惕,但时间久了谁也绷不住。
对于战争的麻木,对于生死的麻木,让大家即使面对巨大的危险,也不愿意坦然应对,而是有了些宿命思想。
但无论如何,在备战思想指导下,根据地还是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部队也进行了精简整训,提高了战斗力。
为了应对鬼子的扫荡,冀中根据地在吕司令员的带领下,根据刘子龙的指示,将这将近七万人的兵力,调整为了七个师。
番号为冀中人民自卫军,第一到第七师,每个师不到一万人,其中第一师为主力,人数最多,装备也最好。
大家印象中的游击战都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似乎很潇洒,其实这是非常非常无奈的办法。
靠缴获解决自己的军需问题,某种程度上这只是美好的愿望。
比如八路军的敌后部队,抗战初期还能有一些缴获,但是越到后来缴获越困难。狡猾的鬼子兵甚至为了避免被八路军缴获,每次作战只带三十发子弹。
这种情况下,才催生了大量的红色军工。靠复制子弹维持部队消耗。
而这种子弹比起原装子弹,质量差很多。飞出去没多远就偏了。所以很多老八路,都把子弹提前挑好,打起仗来先打根据地自己组装的土造子弹,好的原装子弹留在突围等关键时刻使用。
手榴弹也是如此。就跟李云龙说的那样,边区造的手榴弹扔出去有时候只能炸两半,根本炸不死人。
其实这能炸还是好的,很多情况下两半都炸不出来。
当时给很多非战斗人员发一颗手榴弹,就是为了关键时刻留给自己的。结果被鬼子包围了,手榴弹也拉了,但是没响,反而成为了敌人的俘虏。
要说子弹手榴弹这些常用弹药还能凑合手工搓出来,那么枪支等武器基本就不用想了。
如果这么说,不管质量怎么样,至少有的用吧?用云龙兄的话讲:能拔毒就是好膏药。
其实还是太乐观了!子弹依然不够用。
老电影《董存瑞》中就有过三发子弹打阻击战的说法。董存瑞能发到十发子弹,这就证明了他们是八路军正规部队了。
三发子弹打阻击战,除了证明八路军的英勇善战外,其实也反面说明了敌人并不是那么强大。我们必须承认物质力量,不是一切都能靠精神力量解决的。
何况当时八路军的实际战斗技能,远不能达到朝鲜战场的高度。
好在如今冀中的部队,就不像当时八路军那么窘迫,因为他们有大后方的支持,有完成了初级工业化的大后方的支持。
首先从自己的小型兵工厂而言,虽然不能造武器,但是能够生产合格的tnt炸药,可以制造出原装子弹,性能合格的手榴弹、地雷、迫击炮弹等。
同时,他们的武器,也可以得到后方的补充。
毕竟紧邻晋西北,鬼子又兵力少,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要点城市,给冀中和其他根据地、后方留下来很多联系空间。
因此,他们的武器装备虽然不能跟正面战场的十九兵团、二十兵团相比,但是仍旧超出其他神龙国正规部队。
只是由于长期隐藏实力,脚盆鸡不够了解。
就拿实力最强的第一师来说。
步兵每个班,正副班长都配齐了冲锋枪,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连里有三门60毫米迫击炮,三门掷弹筒,三具战防枪。
每个营有一个机炮连,配有六挺重机枪和三门82无后坐力炮。
团里除了三个步兵营,还设有一个九二步兵炮连(6门)、一个82迫击炮连(8门)和一个37毫米平射炮连(9门)。这些都是平时靠骡马、关键时刻人扛起来可以跑的武器。
虽然没法和那些装备山炮、装备120毫米重迫击炮的团相比,但是这种配置更适合游击战的敌后战场,同时也能满足压制敌人、打击敌人土木结构工事的需求。
到了师一级,重武器的装备数量进一步升级。除了三个步兵团外,还直属有一个山炮营,拥有12门最新式的仿鬼子九四式山炮。
除了山炮营,还有一个37毫米战防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