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二张中文专辑
“小远,这首曲子叫什么?”
“忧伤。”
陆远选入新专辑的这首曲目,是一位毛熊歌手的作品,原名《melancholy》,意为‘忧郁的’、‘使人悲伤的’。
既然是中文专辑,陆远肯定不会沿用英文歌名,用‘忧伤’这个词来命名,也算贴切。
后世,这一首只有哼唱的纯音乐,在知名音乐播放器网抑云中,留下了高达36万+的评论。
这首歌的旋律,其实很简单,十几秒重复一遍,温柔而又平静的哼唱,才是其中的点睛之笔。
不同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反馈。
这是一首既治愈,又致郁的歌。
陆远放出这首曲子,倒不是为了特立独行,《melancholy》是专辑里额外附送的单曲。
它是第十一首歌。
“倒也贴切。”
半晌,袁韬缓缓点头,作为专辑中额外的赠品,它的品质足够优秀。
随后,他又重新戴上了耳机。
“ohfather
哦,父亲
ineverwantedanythingfromyoubuttime
我多希望时光驻留在您身上
isittoolatenow
是否这一切已经太迟
causethemountain"stoomuchforustoclimb
只因你我相距万里……”
这是一首英文歌,一首关于父亲的英文歌,也是这张专辑中唯一的英文歌曲。
原唱是枫叶国歌手bodhijones,一个比较‘冷门’的独立音乐人。
不过,在一众写父亲的英文歌中,《ohfather》已然算是其中的佳作。
简单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宛如一泓清泉,悄然流入内心,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有的只有真挚的情感。
其实,陆远一开始准备的是筷子兄弟的《父亲》,用它搭配许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
后来,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父亲》这首歌有点撞旋律,关键是被撞的那两首日文歌已经发出来了。
为了避免麻烦,陆远便选了《ohfather》。
在一张国语专辑中塞入一首英文歌,是有那么一点点突兀。
但换个角度,这首纯英文歌,也是一个引子,为陆远发行纯英文专辑做了铺垫。
因此,关于父亲的歌,最后就成了一中一英。
与之相对应的,两首关于写母亲的歌,倒没有英文歌,全是中文歌。
一首是改编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赵昭),另外一首歌是赵磊的《我记得》。
《ohfather》、《父亲写的散文诗》、《当你老了》、《我记得》这四首歌,或许在传唱度上,不如上一张专辑里的那些歌。
但是,这几首歌却更契合整张专辑的主题。
这张专辑,既是献给亡故的父亲、母亲,同时,也是献给陆远自己的。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这是整张专辑的核心主题,也是这张专辑的副标题。
告别过去,面向未来!
陆远,重生!
所以,这张专辑对于陆远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他放弃了一部分的传唱度。
当然。
只是放弃了一部分。
这张专辑里还有一首写给父亲、母亲的歌——《时间都去哪了》。
王征亮的代表作,14年春晚登台献唱,感动了无数人。
事实上,这首歌是11年发行的,最初并没有那么火,真正让这首歌火爆全国的推手是冯大刚。
13年,《时间都去哪了》被选为电影《私人订制》的插曲。
而冯大刚,恰好是14年春晚的总导演。
然后,小亮哥就这么被推上了春晚舞台,只是献唱一曲,一夜之间,火爆全国。
这,就是春晚的影响力。
一开始,这首歌不火,不是因为品质不行,而是因为缺少宣称平台。
酒香也怕巷子深。
以上五首歌是关于父亲、母亲的,除了那首纯音乐,剩下的五首歌都是关于自己的。
第一首被选入新专辑的是毛毛的《像我这样的人》。
这首歌祭奠的是未成名前的自己,同时,也是祭奠那段刚刚开始就结束的初恋。
第二首入选的是汪半壁的《存在》。
没错。
陆远终于对汪半壁下手了。
《存在》这首歌收录于汪半壁11年发行的专辑《生无所求》中。
汪半壁这个称呼,虽然有着调侃的意味,但细细究来,这句话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在内地摇滚乐坛中,汪锋的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摇滚音乐人,他的歌,词曲几乎都由他一人包办。
《飞得更高》、《怒放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