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临死前,我把权臣骂个狗血喷头 >第381章 命运的蝴蝶效应!争国祚!

第381章 命运的蝴蝶效应!争国祚!

作者:潋冰字数:1710更新:2024-04-19 14:17

可此时,无人知晓此事,忠勇伯经营西北多年,既是反了!才真正展现出他对西北、乃至大同的掌控力有多强!

这又是谢安无法预料的,毕竟前世并未发生忠勇侯造反一事,被皇帝突然“清算”的忠勇侯,根本来不及发挥实力。

事实上——

这一世的忠勇伯本人,仍然并不想造反!

可鞑靼、瓦剌形势突变,衮多不得不提兼并鞑靼,但他根基经营未稳,只能通过对外扩张战来统合两族的兵力,同时彰显自己的能力和权威!

赵清流则因鞑靼军师被俘,并爆出了他,而下定决心逆了其父忠勇伯之意,与衮多一拍即合!联军而至!

是以,在熟悉忠勇伯的朝臣、皇帝看来,都不觉得他会反,皇帝只遣了钦差前往西北查牟利一案,眼下看到钦差的折子,还跟谢安说:“瞧,许滁探过了,赵卿并无异心。”

此时已入夜,明悠早回了后宫,皇帝则刚从景阳宫逗娃归来,看到这折子,心下舒畅,“辽东刚打完,大明五年内,都经不起再一次的大战了。”

尽管萧回反劫持了鞑靼小王子,可那些银钱、珠宝,仍不够重建锦州,国库又拨了不少钱过去。

再加上

之前大同府外有疑兵出没,皇帝派了赵见深率精锐前去镇守过,基本吃光了之前拨去大同府的粮草,所剩只够正常发放粮饷。

皇帝在景阳宫的好心情,全因这糟糕的没钱而垮掉,“还是得多赚点钱呐。”

“西北稳定后,陛下即可在通州、京畿一带逐渐展开新政,大明不是没钱,只是国库没钱。”谢安一心想改革腐败的大明官制、乡绅制。

大明的士族、皇族太有钱了,因为大明开国时有制——皇室成员及有秀才以上功名、且出仕为官者,名下良田无需上税。

这就导致这个阶层的人越来越富,毕竟一旦有天灾人祸发生,百姓交不上税时,就会变卖良田,这个阶层的人便会低价买入。

于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关键是国库征税的群体,本就是这些越来越穷的平民,于是平民穷、国库也穷!

“朕也想啊,但派谁去实践新政,朕心里没人,临安以为呢?”皇帝也知道若是能改革成功,不愁国库不丰。

问题是这个新政得罪的人太多了!派谁去?

一旦试点失败!本就对这改革不满的官员,马上就会将之拍死,再不许启用!

所以,新政试点一旦开启

,就必须成功!不可失败!

对此——

谢安自荐道,“臣愿前往。”

“不行!”皇帝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谢安是他的宝刀,不是孤臣,他打算培养给太子用的!

这个改革一旦失败,谢安又是急先锋,等于自断了锦绣前程!

皇帝说什么都不同意,“你可以举荐任何人!唯独你不可以去!”

“陛下、”

“休要多说!不行就不是不行!”

“那臣再看看有谁合适。”

“这就对了,你在朕跟前不好么?”

皇帝越用越觉得谢安好用,他现在批奏折飞快!人也不头疼了,精神也好了!

“臣只愿能帮到陛下,可为大明做事,何处臣都去得。”谢安自表道来。

但在他心里,其实已经有合适的急先锋人选,可改革是他所提,自荐是必然。

皇帝也确实因此更坚定了些,却问道:“你真觉得此改可行?你当知,那日在殿内的几位爱卿,和其他爱卿大不相同,他们是真心为国为社稷之辈。

可即便如此,新政推行后,他们也将被自己的家族裹挟,极有可能成为反对者,你就不怕?”

目前新政只有当日在殿的人知晓,尚未正式推出,皇帝也决定除非改

革成功,否则必不会对外提及新政乃出自谢安之手。

可谢安的卷子,初阅时,未必没人已背下,当时觉察不出端倪,若能默下来,在得知谢安因此卷高中,并被推至国师时,多加研究后,未必琢磨不出来。

然而,谢安既然敢提、敢写,就没在怕的,“《礼记》有言,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陛下临危登基,死守社稷!满朝文武为陛下,率我大明百姓共进退!

臣遗憾于没能生在那时,为国尽绵薄之力,今陛下愿改制,臣不才,愿为士死制!陛下,若此制引得朝纲动荡,臣愿赴死!”

一腔热血!满目坚毅!

既称颂了皇帝,也赞扬了满朝文武,最后才提及自己。

皇帝都听得热泪盈眶,已起身亲手扶起骤然跪地的谢安。

“好、好、好。”皇帝连连说好,“朕能有你、有众爱卿,是朕之福。”

“臣与诸位大人能承蒙陛下器重,亦是臣等之福。”谢安坦诚道。

也在一旁抹泪的刘喜,暗暗骂道:「这谢临安太会说话了!日后自己再拍马屁,都找不到说辞了!咋这么会说?还引经据典,把满朝的人都夸一遍,传出去又要惹一波好感。」

喜觉得自己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