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商税不重要,真要把商税收起来,国库每年的收入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宋朝时候的国库收入,税收加上专卖收入,巅峰达到一亿八千两,同比商税的收入远超了农税收益。”
“要知道宋朝的农税可不低,可以想象得到商税收益有多少。”
朱轩说着话音一转:“而且、如果洪武爷不改改商税,以后他的子孙后代想改也改不了,会被士大夫用祖制套牢。”
“也只有洪武爷这样杀伐果断的帝王,才能改革,才能震得住那些士大夫、世家大族。”
“毕竟士大夫的家族不仅经商,普通商人都要向他们输送钱财,怎么可能让皇帝更改商税。”
“士大夫对着皇帝来一句,祖制不可改,太祖说过不与民争利。”
“到时候、皇帝想赈灾没钱,想发军饷没钱,遇到旱涝严重的年份,将会是易子而食,尸殍遍野,四处都是义军起义,当初蒙元是什么样的情景就是什么样的。”
朱轩其实特别钦佩朱元璋的,开局一只碗,得位最正,当皇帝以后体恤百姓,但朱元璋的短板也是因为他的出身。
朱元璋聪慧过人,但小的时候没读过书,也没做过生意,即使他后来用功读书识字,终究缺乏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他对经济金融,财政等相关事物很欠缺,因此他的很多政策是损坏国本消耗国运的。
朱元璋此时也察觉到自己定下的决策,将来会埋下多大的隐患,等到子孙后代的时候,不仅无法限制士大夫,反而把自己的子孙后代给禁锢了。
一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没钱赈灾,没钱发军饷,天下大乱的场景,朱元璋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大孙、增加商税哪有那么容易,若是由三十税一改为十税一,商人必定会加价把税钱转嫁到百姓头上。”朱元璋无奈道。
无论如何,他心里百姓都是第一位,不能让百姓受苦。
大明百姓休养生息没多少年,他不想看到百姓又出现动荡。
“谁说的?”朱轩笑着说道:“当今的商人,他们所交的商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商人,他们真正的大头,是打点各方官员,各地氏族士大夫。”
“只要洪武爷能给他们一个公平舒适的经商环境,我相信他们非常乐意缴纳十税一的,比起他们打点出去的钱,能省下一倍不止,何须把商税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普通商人虽然贪婪,但也知道老百姓的购买能力如何,所卖给老百姓的商品,物价只会根据老百姓的购买能力而出现波动。”
“比如同样的陶罐,在应天城售价十文钱,但到了一些小县城,或许只需要五文钱。”
“因为应天城富裕,各种成本相对也高,物价也就相应的高一些,而小县城贫穷,物价高了百姓买不起,商人卖不出货物就赚不到钱,他们家底薄可经不起折腾。”
“真正贪婪的是士大夫,是世家,他们才不管百姓的死活呢。”
朱元璋若有所悟的点点头,笑着说道:“大孙说的没错,大部分商品对于老百姓来说,都不是必需品,价格贵了就可以不买。”
“反之、盐、粮、铁、布、炭……这些才是老百姓的必须品,就拿盐来说,陛下改革盐务以后,不用担心商人涨价。”
“至于粮食、布匹和炭……”
朱元璋又皱起了眉头,如今盐铁这些是专卖,可粮食和布匹以及木炭,这几样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朝廷没办法搞成专卖,价格说了也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