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尔沁部落乃至整个蒙古的女人都是带着这样沉重的使命出嫁的。”
“因此,尽管此前有很多人向布和求亲,
但布和最终还是把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
这一决定看似令人费解,
毕竟布和之前已经将布木布泰的妹妹嫁给了皇太极,
怎么现在又要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这是要让自己的妹妹和女儿共侍一夫?
事实上,这就是科尔沁部与后金关系转变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之前的联姻是出于友好与结盟的考虑,那么此次婚事则更多地带有讨好的意味。
布和看到后金正在迅速强大起来,
并预见到这个政权在未来将更加强大。
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地讨好后金,以期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后金不仅变得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而且最终还建立了统治中原长达近三百年的清朝。”
“布和之所以急切地将孝庄嫁给皇太极,背后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
布和的妹妹虽然已经和皇太极结婚超过十年,
两人感情也算融洽,但她却未能为皇太极诞下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
这一事实令布和深感焦虑。
他深知皇太极野心勃勃,
并且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中是最优秀的,
将来很可能继承大汗之位。
而皇太极的儿子,自然也会成为下一任大汗的继承人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政权中,
布和自然渴望看到博尔济吉特氏的血脉成为它的领导者。
但现在自己的妹妹却始终和皇太极没有儿子,怎么办呢?
那就把自己的女儿也送过去吧!”
“从布和的决定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后金,是非常有信心的。
如果不抱信心,应该是两头下注,分散风险。
而布和却毅然决然地将全部筹码押在了后金身上。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明智的。
科尔沁部与后金,乃至其后的清朝,都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彼此相互依存,共同繁荣。”
“但是这一切,还和当时的布木布泰没有太大的关系。
毕竟,那时候的她才年仅十二岁。
她只知道自己,就这样被父亲安排好了婚姻,被迫和故乡、亲人分离。
她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还要和自己的姑姑侍奉同一个丈夫,这种感受恐怕好不到哪里去。
并且此时的后金已经崛起,
皇太极也没有再出城三百多里来迎接她了。
反而是布木布泰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沈阳接受自己作为姑父妾室的命运。”
“不过博尔济吉特氏毕竟也是爱新觉罗氏的老朋友了,
皇太极还是对布木布泰表示了应有的尊重。
他为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并册封她为侧福晋。
布木布泰也一直小心谨慎地和姑姑一起侍奉着这个丈夫,
并见证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
后金的疆域越来越辽阔。”
“然而,布木布泰也遭遇了与姑姑相同的困境,那就是生不出儿子。
在数年的时间里,
她也只为皇太极生下了三个女儿,
这无疑影响了她在后宫中的地位。”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
也就是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的第二年,
努尔哈赤逝世,皇太极继任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