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明珠和齐王这一出倒是让官媒所有了乐趣,陆续送走两人,凌不语又翻看一遍名录,最终将目光落到一个名字上:“若是此人,赵夫人应允的机率有多高?”
魏妩凑过去,瞟到那个名字,低语道:“七成以上。”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懊恼,可惜此人的身份背景,恐怕陛下不允。
“此人是家中嫡子,但不是长子,如今入了翰林院,翰林院的年轻后生可是不少贵籍看中的乘龙快婿,此人又有个实力雄厚的姨父。”魏妩对这人背景其实了解。
“此前赵家看中的不是王爷就是丞相之子,国公世子,目光放得太高,这才没有看中此人,眼下情况转变,要是官媒所重推此人,成的机率极高,眼下就怕是陛下不喜。”
凌不语说道:“我入宫拜见陛下试试他的想法,若陛下首肯,我们也能早日抛了赵安兰这枚烫手山芋,赵夫人这脾性,我也懒得招架。”
凌不语上辈子是搞学术为主,里面的人际关系虽然也弯弯绕绕,但还是不喜欢赵夫人这种浮于表面的老女人,阴晴不定,都是利己主义,表现的形式不同,讨人喜欢的程度不一。
赵夫人是太瞧得起自己,已经是一叶障目的程度,丝毫没有自知之明。
赵家一大家子都是这样的人,满腹心机偏又沉不住气,还总是自视甚高。
赵安兰随了自己的家人,虽然有些小聪明,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却不清醒,尤其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人有野心不是坏事,但拎不清只会败事。
凌不语想想赵夫人今天的发疯,实在是烦躁!
名单上的名字映入眼帘,凌不语的手指轻轻划过,说道:“罢了,我现在就进宫!”
知道凌不语来找自己,端木崇看着站在对面的宁国公,见他眼底满是诧异,淡然道:“凌不语虽是状元却被人参了一本,说他是反贼之后不能入朝堂,朕安排他进了官媒所。”
“他如今的俸禄对应着翰林院的编修,但无品无级,不过此人极有头脑,我们商议之事,不如听听他怎么说。”
宁还山立马拱手道:“臣愿闻状元郎其详。”
“你莫要小瞧他,最近工部的水闸改建之事便是他起头,就连工程图也由他交予工部。”
宁还山如今是左相,这些事宜都在他的案头摆着,他是武将,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就算不通工部事宜也知道这件事情于百姓有利,一时间对这位状元郎充满了好奇。
凌不语进来进便感觉到一束凌厉的目光,他不卑不亢地目不斜视,先拜见皇帝要紧。
这才转身迎向宁还山:“小民见过左相大人。”
宁还山皱了皱眉,这左相的位置来得突然,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真正适应,被人叫着左相总是不如被人称将军来得顺耳。
“凌不语,你来得正好,”端木崇淡淡地说道:“御史大夫聂正举荐一人为右相,只是这人早些年被太上皇贬至岭南,朕着要去查探一番,如今已有回报。”
方公公将那信捧至凌不语面前。
凌不语一边暗叹龙卫之效率,一边打开信封,而方公公又眼疾手快地往他手里塞东西。
定睛一看,竟是米粒,他虽不解,还是沉下心来先看信。
待看完后,再看手底的米粒,脱口而出:“陛下,这是丝苗米?”
“你居然知晓?”端木崇有些讶异:“此米正是景泰在岭南推广种植之米,如今可种植双季,产量已经超过碧梗米,岭南靠着种植此米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荒蛮之地。”
凌不语听出一丝弦外之音,景泰在那边大有所作,恰好证明此人可用,皇帝动心了!
此前聂正虽然举荐景泰,但端木崇岂能轻易就用?
“不仅如此,陛下与我一番探查,才发现这些年景泰上书的折子都被内阁压着。”宁还山的声音洪亮,这是带兵多年的习惯:“从未传至御前。”
凌不语直言不讳道:“此前内阁会提前筛选外放官员的奏折,由内阁再将重要的议题转至御前,不少折子其实到不了陛下面前,只是不知景大人的折子是否重要?”
宁还山多看了凌不语一眼,这家伙好像……有点意思?
端木崇何尝不知道凌不语的意思,不少折子其实毫无意义价值,有些官员仅仅是问个好也得写封拆子,废话一大堆。
这种折子要是送到御前,他能忍?
内阁本就是辅佐之用,自然会提前筛选。
景泰若是为了无用之事上书倒也罢了,到不了御前也在情理之中,但若是惠国惠民之事也被阻拦,那便是李拜与内阁之私心,景泰被打压得不轻!
景泰被贬这么多年,写过的折子不下百封,竟无一封到达御前,就连大面积种植丝苗米的事也是这次龙卫暗探才知晓,简直匪夷所思!
端木崇一想到此就气恼不已,转头问李公公:“人到了吗?”
方公公赶忙说道:“陛下稍安,应是马上就到了。”
不消时,内阁一众大学士前来,哗啦啦地跪在御书房,凌不语和宁还山都不得不避到最边上,省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