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第1015章 等待

第1015章 等待

作者:乔木叶落去字数:1640更新:2024-03-29 08:18

朱慈烺在从京师出发之前,便将自己的行踪、航行计划,八百里加急通知了沿途各处官员,并要求他们为舰队提供补给。

福建巡抚张肯堂自然也收到了朱慈烺的通知。

张肯堂,字载宁,号鲲渊、鲵渊。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天启五年进士,授河南浚县知县。

崇祯七年擢御史。

崇祯十五年迁大理寺丞,不久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在原来的历史上,清兵入关后追随南明隆武帝,隆武被清兵俘虏后,张肯堂进入舟山,随宗室鲁王朱以海。

永历五年也就是1651年,清军破舟山,张肯堂自杀殉国。

所以,张肯堂这个人对于大明还是非常的忠心的。

张肯堂崇祯十五年从地方调入京师,也是一路见证了朱慈烺的变化和成长。

对于朱慈烺的所作所为,张肯堂还是非常认同和支持的。

此次,他巡抚福建,到了福建之后,也是大力推行朱慈烺所制定的新政和新策。

对于大明税务司福建税务总署、海关税务总署、大明海外贸易公司、大明皇家制造局等所有朱慈烺主持的事务都给予了绝对的支持。

包括宋献策以亲卫营参军身份来福建买办粮草的时候,张肯堂也是给予了绝对的支持。

张肯堂今天一大早便携带福建布政使司衙门一众大小官员来到港口迎接朱慈烺。

一群人早早的到来,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表情。

相互讨论着,熟悉的人之间相互打招呼。

气氛很融洽。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一直没有见到北海舰队南征编队的出现。

众人的心情开始逐渐急躁起来。

毕竟这个时候,通讯全靠吼,一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海后,便彻底失去了联系。

这个时候的大海对于人类来说还是充满了风险和恐怖的,一旦遇到风浪,便会迷失方向,甚至船毁人亡。

宋献策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没有航海经验,对于大海的认识更为浅显,众人之中也要数他最为着急担心。

宋献策在港口码头不停的来回踱步,时不时的还踮脚向大海远处望去。

但是始终都没有结果。

除了宋献策之后,第二着急的人要数郑芝龙了。

宋献策是因为对大海,对航行了解不多,所以才紧张。

而郑芝龙则是因为对大海和航行太了解,所以也很紧张。

纵横海洋多年,郑芝龙对于海洋的认识很深刻,自然也明白大海的险恶。

人类是不可能征服大海的。

人类对于大海的伤害,终究有一天,大海会加倍还回来。

同时,郑芝龙担心朱慈烺安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现在的郑家已经和朱慈烺的利益完全捆绑在一起。

为了跟紧朱慈烺,郑家可以说是自废武功。

不仅放弃了海外贸易生意,甚至和多年合作伙伴荷兰人反目为仇。

此时的郑家,除了跟随朱慈烺外,别无退路。

如果朱慈烺出了意外,那朱慈烺所做的一切极有可能土崩瓦解。

如果这样,郑家不仅会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会有灭顶之灾。

“大哥,不要担心,这个季节海上没有什么大风浪,何况太子殿下乘坐的是战舰,小海盗啥的也不敢冒犯!”

站在郑芝龙身后的郑芝虎看出了自己大哥的担心,所以出言宽慰。

郑芝龙点了点头,他知道郑芝虎说的不错。

郑芝龙没有说,其实他最担心的并不是风暴,而是盘踞大琉球的荷兰人。

在郑芝龙的印象中,荷兰人的战舰和火炮都是优于大明的。

现在荷兰和大明的关系很紧张,郑芝龙担心朱慈烺的战舰会遭受荷兰人的攻击。

“派出去探查殿下编队的人回来没有?”

郑芝龙声音低沉的问向自己另一边的郑芝豹。

郑芝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郑芝龙看到后,自然明白。

“但愿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帆风顺吧!”

郑芝龙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望去,心中默念。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到下午。

一群人一直在等,始终没有等到北海舰队南征编队的身影。

时间来到傍晚,太阳变得通红,像一颗大大的鸭蛋黄。

太阳接近海面,将海水染成一片红色。

很美的落日,但是一众人却完全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天色渐晚,海面上依旧没有出现战舰的身影。

此时此刻众人的心里都有些慌了。

按照计划,舰队应该一早就停靠港口,进行补给,但是现在已经整整延误一天了。

“郑总兵,你对这航海之事比较熟悉,你看这比预期延误一天,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吧!”

福建巡抚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