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韩总教官和其身后持械的小鬼差,不少同窗鬼魂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对我来说,虽然我也觉得双英战霸王这种打法可能会造成危险,可毕竟精彩啊。韩信此时的出现,就像当年在教室中大家下着军棋,我刚炸了你的司令,你刚吃了我的军长一般,正待最惊心动魄焦灼的时候,老师居然来了,还喝令禁止玩军棋。
此时此刻,双英战霸王的场面就是那盘精彩又未见胜负的军棋,而韩信则是那个讨厌的老师。
可作为对战的当事人,人家正待焦灼之时,谁也不可能因为一声阻止的大喝而停下手中的动作。何况,三人正专心对战之时,谁会注意到到底是哪个不长眼的会出言喝止呢?
韩信见校场中得三人没有任何停下的意思,似乎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不小的挑战,直接大手一挥,身后所有的小鬼差直接冲了上去,狠狠地将水火棍戳向了战作一团的三人。
这招确实好用。说句难听的话,如果两条犬撕咬在一起,打得难解难分,最好的方式就是乱棍招呼上去。
也许韩信就是出于如此的考虑。
三个猛男纷纷用手臂格挡水火棍的袭击,或者一把握住棍头,正要反击的时刻,韩信又大喝一声,“住手。这是军令。尔等胆敢违抗军令吗?”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自古以来服从命令是天职。不守军令,必然要接受惩罚。轻则军杖,重则斩首。
原本谁管你是谁,韩信又如何?可怎奈现在韩信毕竟是候补军差学堂的总教官啊。
韩信似乎担心此一声大喝未必能阻止这三个人的反击,继续说道:“我暂且不论私下擂台比武之事。可韩某出言阻止就是军令,若尔等不遵守军令,后果自知。你们以前也是带兵之人,自应知晓不尊号令的后果。”
这句话其实两层含义,第一层,私自比武的事情可以不追究;第二层,让你们住手不住手就是违抗军令。
只要不是脑袋一时发热的,就该知道如何选择了。
如果就是不住手又会如何?其实任何一个合格的带兵之人,都至少不会在众人在场之时,明确做出违抗军令的事。军令不但是自己被约束的纪律,也是自己能够带兵打仗的基础。若当着别人的面表现出军令可有可无的样子,那又如何能以此要求自己的部下或其他人听从自己的号令呢?
三人果然老老实实站定,停止了对战。
他们应该也是纯属对于军令的重视,而不是害怕违反军令的后果。
真要违反所谓住守的军令又会如何呢?刑罚必然要和过错对等。无论这是什么样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人在扮演学生的角色,在我看来最严重的程度也就是开除了。
开除向来都只是面子问题。
对于候补军差学堂这样的机构来说,阴曹地府军事天才那么多,难道都已经一举囊括了吗?必然不会。那么未作为入选人员的历代军事家会如何看待这个未将自己入选的候补军差学堂呢?
我虽然未曾就这个问题调查访问,但我知道,大多数成名已久的人才都或多或少有恃才傲物的特点。你既然不选择我,我只会觉得你不识货,不去也罢。这应该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可如果说已经入选了,又被开除了,无论什么理由,总会让人感觉是被淘汰或者落选的结果。总不可能逢人便说,我只是违反学校规定被开除了,并不是因为我能力不及。
毕竟,人也活一口气。
此时的常遇春和刘裕反倒非常淡然,似乎激情过后,他们也并不懊悔,因为可能他们也知道,无论是常遇春还是刘裕胜出,遇到项羽总还多半是手下败将的。毕竟,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常遇春和刘裕在打斗中,已经算是擂台上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了,可项羽似乎始终都有所保留,并未使出全力。
霸王的名号真不是盖的。
而此时的西楚霸王项羽确已没有了刚才对战时候的从容,反倒是一脸的怒容。
对于霸王如此对自己武力值自信的人来说,对战被不被打断都不会影响他自认为自己必然夺得胜利,可能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项羽是怎么失败的,是因为韩信的实力。项羽是怎么死的,是因为韩信的阴谋诡计。
当年,项羽的败军被围困在垓下,韩信不但十面埋伏,防止其突围,还四面楚歌大打攻心战,让楚军的士气在大败之后急转直下。
曾经有一个传说,当时被围困的项羽原本还有突围回到江东东山再起的念头,可突然看到路边的石碑上,一群蚂蚁居然奇迹般在石碑上摆出了“项羽自刎于此”几个字样。此时的项羽心灰意冷,认为失败的结局是上天注定的,瞬间丧失了东山再起的决心。
蚂蚁尚且能摆出“项羽自刎于此”的字样,难道不是上天的启示吗?人可以逆天而行吗?项羽的弱电也是就是在于他是一个直肠子,他有信仰。他信仰老天,信仰上苍,认为人就是有宿命的。
往往,最终取得胜利的人都是没有信仰的人。韩信若有信仰,还会在楚汉军都遇到不受重用的情况下,轻易当逃兵吗?
最终韩信胜了,项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