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明史》评语
《清史》修的并不快,已经算是很慢了。
从努尔哈赤这位“太祖”算起,一直到康熙,拢共也就四代皇帝,这修起来自然是快的很。
雍正的帝位确实没有被认可,只被追谥为瀛国公,这不在什么务必求真的行列,而是历史惯例。
在《清史·本纪》中,同样也是列为《瀛国公纪·附恭顺侯(代表对大明恭顺)纪》。
前者说的是雍正,后者说的是则被砍脑袋的弘历。
鞑子小皇帝弘历的帝位与其说是被废了,倒不如说他的帝位在满清自家法统内就不合法,所以理所当然不被承认。但在史书中还是有详细撰述,并同样被追谥为恭顺侯,包括雍正在康藏里塘被铸碑列传,刻为昏德公的记录也在其中。
《明史》、《清史》两部史书同时成书,并被朝廷出版,刊印天下。
这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前无古人了!
历朝历代,史书修订不仅是胜利者的权利,同样也不是寻常百姓,及至普通士绅能随便乱看的,非得达官显宦、王公贵族才有资格查阅。
如今,大明新朝将《明史》、《清史》刊印下发,并且定价也不高,就是寻常书籍的价钱,甚至还更为便宜,就算普通老百姓(小康之家,有些余钱)也能看得起。
而萧仁方,连带国史院诸史官,在史书编撰完毕后,也都得到了对应嘉奖。萧仁方直接升授光禄大夫,虽然官职没变,但品阶却从正二品连跳两级,到了正一品。
南京天子脚下,近水楼台。
这几日南京士民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几乎都围绕在这新出版的两朝史书上。
《清史》并没有多少人关注,拢共就那么四位皇帝,还是鞑子皇帝,甚至有两个还是入关前和被追谥的,剩下两位要么英年早逝,没啥好说的,要么干脆都经历过,知道什么样。
反而《明史》在民间关注度空前的高,毕竟如今可是大明新朝,承袭的可是前明王朝,就算寻常百姓茶余饭后,也对此颇为好奇。
那些士子读书人更是都想看看,这部被满清鞑子编修(封闭)了快一百年的前朝史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而且大明新朝又会给出何等评价?
紫禁城三大殿的右边,是文楼和文华殿,这里明初是专门供给太子摄政观朝的场所。嘉靖年间以太子年幼,难以摄政为由,重新收回皇帝便殿,并用于举办经筵,还有殿试阅卷。
清朝沿袭明制,同样也喜欢在文华殿举办经筵,只不过清朝的经筵要用满语、汉文各讲一遍,而且只能跪着论述。
文华殿的后门就是文渊阁了,这里也是皇家图书馆,有大量珍贵藏书,还有皇帝珍藏的一些稀奇玩意儿。
明清两朝,文渊阁都是皇室专用,只有举办经筵的时候,对于有幸参加的文臣,皇帝一高兴赏赐之下,才能来此观阅藏书。
不过大明新朝,皇帝已经将这里全面开放,只要有官职在身(新科贡士也能获批进来看书),就能进来看书查资料。但必须进行登记,而且不能毁损,若是有所毁损,则要按市价高一倍,赔付金银。
作为起居注官的孟彦,今日一下班,却并未着急回家,而是绕道先去了趟文渊阁。
因为他听说,《明史》、《清史》两部成书,还有修订的初稿、定稿、手抄本,包括皇帝御批都在今日入库。
要是去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走了老远的路,才到文渊阁。
阁前有专门看管的侍卫与女官。
孟彦恭谦的递上自己的官牌印信:“我想来借阅今日入库的《明史》稿件,不知可还有了?”
女官确认了官牌无误,说道:“《明史》的稿件与成书都已经在今早入库,但稿件与手抄本、御批都不能借出,只能进入阁翻阅。成书可以借出,但每次只能外借三日,若有毁损,则按市价高一倍价格赔付。”
孟彦点头:“那我进去看吧!反正现在时辰还早,距离宵禁还有些时间。”
女官收起官牌,又拿起册子翻阅查找了片刻,随即将一块木牌交给了孟彦,上面没写别的,就是记录《明史》稿件与成书都放在哪一层。
“有劳。”
孟彦拱手接过,那些持械侍卫则一直盯着他进入阁内,才收回目光。
入了阁中,里面的光线却并不昏暗,明显当初设计上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拿着木牌,迅速找到收录了《明史》的那一层藏书架,沿路几乎没碰到什么人。
这也正常,虽然皇帝允许官员可以自由来这里看书,甚至一些不太重要、唯一性的书籍,还能借阅出去。但到底也不可能真的天天都有许多官员,跑过来文渊阁看书的,又不是整天闲的没事干。
孟彦先抽出那部《明史·诸帝本纪》,随手一翻阅:“倒还算中肯。”
从洪武到建文,再到永乐,基本就那么回事。既肯定了洪武、永乐的功绩,也点出了这两位的烂政。尤其是洪武、永乐发行的大明宝钞,的确是让明朝百姓、宗藩、官吏全都深受其害,这个锅是无论怎么甩也甩不掉的。
建文……建文没啥好说的,总共就当了三年皇帝,随后就被永乐篡夺了皇位。
是的,
read3();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