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入康
建武十年,春。
南京百姓家家户户,欢度新年。
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云南,却是正在整兵备战。
从南京朝廷下来的出兵圣旨,又有枢密院、内阁签发的调兵军令。运粮船队已经载运着大批粮草,自两湖地方出发,先行抵达川、滇。
而其余弹药辎重,川、滇地方倒是囤积了不少,足够支撑一场大战。
在川、滇有条不紊备战下,年节很快过去,石砫宣慰司出动的两千白杆兵,也陆续抵达成都府汇合。
领队将领还是现任宣慰使的孙子,马光裕亲至。
郑定瑞不敢怠慢,热情迎接:“石砫宣慰使马家,果真是我大明忠良。”
马光裕也很给面子,当即单膝跪地,拱手道:“石砫两千精锐白杆兵,愿为前锋,为朝廷活捉鞑子伪帝。”
郑定瑞笑的更开心,跟识时务的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简单:“好好好,有两千石砫白杆兵,此战必能一战功成,尽灭河对岸的鞑子,活捉鞑子伪帝。”
有人识相,自然也有人不识相。
皇帝的圣旨,除了要云南配合四川征讨康藏,还要两省土司也务必配合朝廷大军作战。
石砫宣慰司作为大明忠臣,自然以身作则,出兵两千。而其余川西土司诸部见势,明白朝廷意思的,纷纷也是有人出人,有粮卖粮。什么都没有的,也能充当民夫、向导。
而这些,都被朝廷记录在案,名义上是报功,实则是看有多少土司心不在明,亦或是实力薄弱,可以强行改土归流。
可以说,当皇帝的圣旨到达四川,这些土司的结局就已经注定。康藏鞑子一灭,大明在西南再无后顾之忧,接下来这些川西土司起码得有大半要被强制改土归流。
当然,若是识相的,还能保全富贵,甚至表现良好的,改土归流后,还能做个第一任的土镇长、土县丞什么的。
最高只能给到土县丞,因为汉人流官不熟悉土司内政,肯定不可能给这些归流土司太大权力。而且这些土官只能当一任,还有任期,任期一到,就得重新选拔。
两三任之内,土官都得是这些土部内部族人选举,过了两三任,开始安插汉官,而且土司的子孙儿女绝对不能再当土官,选上了也不行。
转眼开春雪化,备战了几个月的明军终于出兵。
明军兵分两路,大军总指挥是郑定瑞。一路从四川往西进兵大渡河,先行攻取打箭炉,一路从丽江进兵中甸,去打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城。两军兵力各一万人,合计也就出动了两万正兵,剩下的全是从土司地盘征召的民夫、辅兵。
石砫的两千白杆兵也被编为了辅兵,不是明军看不起白杆兵,而是单纯看不起冷兵器部队的战斗力。
白杆兵的时代早在明末便已经过去了,尤其现在明军还有了粗制线膛枪,南京军器局手工制作的线膛枪,产量紧张。除了要提供北疆战场的骑兵,就是往西线战区的部队输送。
郑定瑞手里没北疆的线膛枪龙骑兵那么富裕,但也有整整1000人的线膛枪步兵营。
明军进兵过程异常顺利,尤其丽江部队,沿路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中甸这边理论上属于康藏鞑子地盘,但这里已经位于边界地区,后世被划给了云南。所以鞑子对这里压根不感兴趣,甚至整个香格里拉都是藏人贵族、僧侣们在管辖。
丽江明军沿着金沙江杀过去,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中甸拿下,香格里拉城更加干脆,直接不战而降。因为何向明拿出了驻京七世**伊喜嘉措的佛法公文,大概意思就是七世**与大明皇帝共讨佛法,觉得皇帝陛下非常尊重藏地佛统。
何向明打下中甸,又沿着金沙江河谷,一路北上,途经得荣,得荣土司望风而降。并且愿意主动给明军充当带路党,去打他的主子巴塘土司。
明军没有怀疑,因为完全没必要,明军压根看不起藏兵的战斗力,真要被埋伏了,还省的找这些藏兵的主力。
这些藏兵的战斗力也确实堪称低下,低下的令人发指。往远了说,明末大名鼎鼎的固始汗,这家伙原本是西域南下的蒙古人,只带了几千蒙古兵。就把整个藏地、康藏、青海给打下来了,建立了庞大的和硕特汗国。
然后,完全不敢招惹中原王朝,谁当皇帝,他就对谁上表臣服。因为他知道藏地什么德行,真要中原王朝发兵入藏,他分分钟被灭。
后面也的确是这样,十年前,准噶尔发兵5000大军,千里奔袭,横跨了大半的高原无人区,一战灭了拉藏汗。后续清军入藏,也只出动7000人,虽然全军覆没了,但压根不是藏兵的功劳,而是准噶尔干的,还是困着清军到了弹尽粮绝。
丽江部队在南边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把鞑子菊花给捅了。
郑定瑞亲领的部队,也终于抵达大渡河,并在这里亲切召见了诸部土司,带去皇帝陛下和朝廷的问候。
值得一提的是,明军刚到这里第一天,就见到了大熊猫。只不过所有人都不认识,就连最有文化的参谋官沈明章,也只是说这畜生有点像是古书中记载的食铁兽。
“食铁兽?”郑定瑞颇为惊诧。
沈明章解释:“罗愿的
read3();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