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瑾被李忠义抱着,正好看到济州城。
城墙上,那一排排穿着黑甲的士兵,像是乌云,笼罩着整个空间。
城墙下,灾民们意识到了危险,却还心存侥幸,只以为是在吓唬他们。
大部分人继续朝前涌动,想要挤到前面,成为第一个进入济州城的人。
也有小部分人见势头不对,转身朝后退去。
推推搡搡中,灾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
崔万志望着底下的人潮,高声大喊:“所有人,听着,快快退去,不然,以谋反定罪。”
他用尽全力喊话,但是,灾民们吵吵闹闹中,没有人听到。
崔万志又急又怒,嘴角都起泡了。
站在一旁的姚都尉倒是镇定自若。
他沉声道:“崔县令,不能再等了,如果让这些灾民进入济州,惹出祸事,我们都担待不起。”
崔万志转头,脸色苍白:“可,底下这些人,也都是人命啊!”
姚都尉冷声:“这么多灾民,你救不了。”
崔万志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建州大灾,灾民数十万。
他们分成几股,奉诏前往澜城乞食。
眼下到济州的,最低也有一万多人。
这么多人,就算一日只施一顿稀粥,需要的粮食也很是可观。
他确实救不来。
崔万志脸色灰败,背着手离开了城墙。
姚都尉目送他离开后,立刻转身,命令士兵再次喊话。
“所有人,听着,快快退去,不然,以谋反定罪,杀无赦。”
几十个士兵齐声呐喊,镇住了底下所有的灾民。
他们乱成一团,却还心存希冀。
赵大军高声大喊:“官爷,行行好,就让我们进去罢,我们保证不逗留,借道就离开。”
一旁的灾民纷纷附和,都开口求饶。
只是,回答他们的是一片箭雨。
此时,顾瑾他们一家人紧赶慢赶,在箭雨来临前,终于逃到了半山坡。
顾瑾吓得心脏都停了半拍。
古代的弓箭的射程一般达到一百米左右。
攻城时,一百米以内的敌人,利箭可以轻而易举射穿士兵的盔甲。
宋代的弓种,弓的有效射程就在一百二十米以内。
刚刚他们一家如果留在城墙下,现在肯定已经被射成了刺猬。
三月底,风还是冷的,李大海却满头大汗。
他浑身哆嗦着,想说话但喉咙哽住了,只有嘴皮在蠕动。
幸好。
幸好有小瑾儿。
如果不是她,后果不堪设想。
李忠义和李仁勇吓得一身僵硬,像是被冰冻住了似的。
李母,李桃花就更不用说了,她们坐倒在地,脸色煞白。
顾瑾最先反应过来,她从李忠义怀中跳下,在李仁勇的手中,将顾秀抱下捂住她的眼。
她声音带着颤抖:“秀秀乖,不要看。”
城墙下的灾民发出撕心裂肺的痛哭声,凄厉的嚎叫响彻整个田野。
到处都是四散逃离的人群。
他们推推搡搡,人挤人朝后逃离。
女人,孩子,老人,身体瘦弱的都被推到在地,无数双大脚从他们的身上踏过。
即将死去的人们倒在地上,双眼无神的看着天空。
逃荒半月有余,他们没有死在劫匪手中,没有死在野兽口中,但却死在了官兵的箭下,死在同伴的脚下。
天上厚重的云渐渐聚拢,雨滴从天空坠落。
地上的鲜血随着雨水渗入大地,一眼望去,尸横遍野。
顾瑾抹去脸上的泪水,将惊魂未定的众人拍醒。
李大海回过神,立刻从背篓里将一件蓑衣拿出来递给李桃花。
“快穿上。”
李桃花不肯:“我身体好,蓑衣给娘。”
李母担心女儿,哪里肯穿。
两人互相推拒,还是李大海拍板让李桃花穿着。
“外公,走吧。”顾瑾催促。
春雨寒气刺骨,必须赶紧找到躲雨的地方。
顾瑾想是这么想,但从半山坡下来后,是一片小山林。
根本找不到躲雨的地方。
李大海已经回过神,雨越下越大,他心里越来越急。
老伴年纪大了,还有两个几岁的孩子,万一病了,可怎么是好!
顾瑾被雨水砸得眼睛都睁不开。
她看着左右的树木,忽然想起大舅舅背的背篓里似乎有一块油布。
顾瑾急忙走到李忠义身旁,大喊:“大舅,你背篓里有大油布吗?”
李忠义:“有,怎么了?”
顾瑾:“拿出来,我有用。”
李忠义问都没有问,立刻将背篓放下。
小瑾儿聪明。
她可以找到很多吃的,刚刚还救了一大家子。
爹说了,就算小瑾儿年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