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79章 喷子

第79章 喷子

作者:水下五米字数:1771更新:2024-03-23 21:16

某一个夜里。

京城某所大学文学院教职工宿舍,烟蒂落了一地,烟灰满屋飞扬。

迟春早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稿子,烦恼地摸着脖子。稿子只写了一个题目,《论寻秦记所传递的不健康思想对青年成长的危害》,下面却还一个字未写。

他脖子靠左侧的地方有一道伤疤,是一次笔会时被人打的。

他今年四十一岁,现在是文学院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代文学,自从七七年恢复工作后,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学评论文章,,很受读者喜欢,如今是好几家报纸刊物的驻站作者。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他只要一写评论就开骂。哪怕你的小说写得再好,鸡蛋中也得给你挑出骨头来。就算鸡蛋里没骨头,长成小鸡,它不也有骨头了。

没错,他就是所谓的文学评论家和书评人。

迟春早是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当年也是个英姿勃发的文学青年。他这人性格阴郁,有时候显得偏激。在特殊年代整过人,也被人整过。反正你整我我整你,都是一码事,谁都别客气。不过,在激烈的斗争中,迟春早落败了,被发配崇明岛改造了多年,人到中年才落实政策,回到京城依旧做他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依旧研究当代文学。

迟春早受这个磨难,事业上起步比同龄人迟,要想赶上去,就得剑走偏锋。

这时代的文学研究其实是有套路的,拿到某部作品,先分析创作背景,写作家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个人遭遇中,写下了这部作品,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然后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以及又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分析完这一切,在结尾处最后对作品进行赞扬,高度的赞扬。

一部论文就这么写成了,可以发到各大学术期刊和报纸上。

大家都是混文学圈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好话人人都爱听,反正你歌功颂德就对了,这就是所谓的歌德派。

迟春早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无奈他名气小,影响力不大,着名作家文学大佬们一辈子被人夸赞,也不缺他这么个吹鼓手,倒不在意。所以,刚开始干评论这行的时候,迟副教授做得却是不顺利,很烦恼。

于是,他就反其道而行之,专一骂人。从成名已久的作家到刚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锐,无一不遭他毒舌。他在文章里写,周克勤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人物笔墨分配不佳,那么多女儿,却着重只写一个,分明就是欺骗读者,关键是文章土气。凭什么现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该是贫困落后,难道你就不能展现一点现代化的东西;他在论文里骂张洁《沉重的翅膀》专一描写悲伤,主题立意是上去了,却失去了中国人美学中的悲而不伤的韵味,美学价值不高;骂沈从文《从文自传》在描写他在地方军阀部队里当兵的时候,对湘西风物津津乐道,好像他这个军阀还当得风花雪月了,完全忘记了当时还在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反正,现在文学界什么人红,什么小说社会影响大,他就写文章骂谁。

迟春早性格本就有点问题,让他夸奖人,或许说不出个门道。但要让他骂娘,写起文章来,真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关键是写完后心里爽啊!

后世网络上,他这样的人又有一个称呼——喷子。

八十年代,正是五零后作家崛起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后来文学界的中坚力量。比如西北的贾平凹、张贤亮、路遥、陈忠实,西南地区的周克勤,北京的刘心武、王蒙……等等。特殊年代,青年作家们好多都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要么当知青下乡插队,要么去当兵,要么郁闷地呆在城里混日子……学历不高,天生对老师就有一种敬畏感。被文学评论家一通拍砖,大多只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会去想人家就是靠骂人来赚绩效的。

文学界有个鄙视链,写小说的鄙视写散文的,写散文的鄙视写诗的,写诗的鄙视写小说的,完美闭环。但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鄙视写通俗文学的。

至于评论,鄙视一切。恕我直言,你们都是弟弟,没有人比我更懂文学。

因为在所有人心目中,写评论的就是老师。出于中国人尊师重道的传统,都需要虚心接受。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

迟春早天天在报刊杂志上指桑骂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别人见了他且敬且惧,态度都恭顺得很,直到参加笔会的时候被人挠伤脖子。

抓伤他的是个中原汉子,人费时十年,呕心沥血弄了部长篇小说,写的是民国时期中原大饥荒时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这部小说写得不错,卖得也好,而且符合文学界宏大叙事的审美,在国内还拿过一个奖,小红了一把。

当时迟春早正处于评职称的关键阶段,急需出成果,就把魔爪伸了过来,对其发起进攻,最后凭着这篇骂人文章终于如愿以偿。

两人在笔会见面,迟春早本想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