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09年的完美收官(九)
米莱突然插进来的一句话让王宇中断了思考。
看到白洁茹和米莱的表情,王宇就知道她们差不多都是这个想法。
这也不怪她俩,纯粹从现阶段的商业投资角度而言,这个法子似乎是最优选择。
但是王宇脑子里翻起了一些关于合肥的“传说”。
在王宇重生前的2020年,合肥gdp突破万亿,是2000年的三十倍。
20年时间gdp增长了30倍,这样的增速放眼国内,恐怕除了鹏城之外再无敌手。
从默默无闻、几乎没有存在感到今天一跃成为国际家电之都、ic之都、创新之都,再到2020年首次入围新一线城市榜单,合肥堪称城市华丽逆袭的典范。
凭的是什么?
是中科大?
是二十年一贯坚持的营商环境和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
要知道到当时合肥一年财政收入只有一百亿元,他们却不信这个邪。
即便现在没有,以合肥的认真态度,也会尽可能的帮着补上。
直到因为家电下乡政策翘起他的记忆,让他回忆起10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行业大补贴。
事实证明,用城市地铁换京东方一博,合肥领导的力排众议的担当没有白费。
这还不算唯一的传奇故事,类似这样的行为还有很多。
如今,合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除京东方、维信诺等一批龙头企业外,一批配套企业也纷纷入驻,打通了从原材料到核心器件,再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自合肥引入新能源汽车业务以来,江淮、大众、国轩、蔚来已经抱团式扎根合肥,徽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了全国12%……
此举很快引来各方的质疑,当时,合肥政府尽管面临很大的压力,仍力排众议,敲定了京东方六代线项目。
一家家深陷困境、举步维艰的独角兽企业,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实现“史诗般的崛起”,创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辉煌业绩。
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合肥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土壤,汽车配套产业也是健全和成体系的。
之前是考虑到某斯拉的原因,王宇形成了执念,想要把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在魔都,暗搓搓的煽动一下蝴蝶的翅膀。
据不完全统计,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合肥投资了50多个相关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0亿,聚集产业链企业120余家。
这些还不是合肥的神奇之处,这里最令市场津津乐道的是,合肥专盯那些“走投无路”的大型困境企业大胆下注“招安”,敢于接纳“落难王子”。
为了京东方,合肥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2011年,下注长鑫半导体,合肥开始书写“中国芯”的故事。
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合肥政府官员曾透露,“为了项目能上马,当时hf市承诺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80%来投资。”
关键是合肥投的方向也十分明确: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新兴产业。
资金落地后,蔚来境况逐渐好转。
但液晶显示器作为全球尖端产业,一条生产线动辄一两百亿元的投资规模,鲜有企业能够承担,更不用说地方政府了。
在随后的10年里,京东方在合肥还开了8.5代线和10.5代线,带动了70多家配套企业到合肥来发展,解决的上下游就业岗位数不胜数。
因此,当2020年4月合肥决定向蔚来“慷慨解囊”时,外界视之为“一场豪赌”。
2008年,在国际金融海啸最绝望之时,那时的京东方也挣扎在死亡边缘,为了活下去,卖过保健营养茶、开过bj烤鸭店、研发过“绿波”营养液……
据《光变》一书披露,当时,上至政府、下至金融机构都不看好中国的显示屏产业,普遍认为只有从国外引进生产线才能生产。
拿到合肥政府的70亿元投资之前,蔚来可谓命悬一线,2019年亏掉112.9亿元后,蔚来最困难的时候,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到2020年下半年,蔚来股价飙升20倍,销量也屡攀历史新高,其市值已接近9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五高车企。
这一步不能慢了,不光不能慢,还要加快!
1999年12月,科大学生出资300万元创立的“硅谷天音”弹尽粮绝之际,徽省信托、美菱集团和合肥永信三家国企分别拿出1020万元各占17%的股权,与硅谷天音的老股东一起成立讯飞有限,最终解了燃眉之急。
合肥领导的敢担责,在当时对京东方的投资就可见一斑。
以上种种,造就了万亿合肥,造就了发展速度不亚于鹏城的合肥。
王宇知道,现阶段的合肥政府应该很困难,停了地铁去挺京东方项目,自己不管是把哪个项目投资到合肥,短时间里不可能再获得很大的资金支持。
而且还有更为关键的一点:上次谈到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