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块金饼,对田间耕作的农户来说,在太平盛世,足以让他们全家几代人余生都不愁吃穿。
但用这些金饼去供养一县百姓,哪怕是屠城后幸存的百姓,也不免出现粥少僧多的窘境。
况且,还有流民从邻郡而来。
按照阿大所述,他们回程的时候,兖州粮价又涨了一波。
陈留姜氏送她十车粮,是对茶叶的回礼,也是得知她新官上任不易后,碍于她娶了姜氏前家主的亲外甥女,才肯出粮来资助她。
故技,谢蕴是不好重施的。
她不顾及自己,也得为小萝莉考虑一下。
至于青羊刘氏那边——
建寺庙的事,有刘选从中斡旋,刘馗不一定会猜忌她。
她要是再上门‘借’粮,那就不好说了。
有些东西,刘氏可以赠与她,她却不能伸手去要。
毕竟刘氏已帮过她。
还是在代掌北海郡这种大事上。
若无建庙一事,她写信向刘馗借粮,顶多被刘馗视为无能之辈。
然而,她的寺庙建起来了,寺庙的规格还与刘选信上写的大有出入,一旦她向青羊刘氏讨粮,十有八九会让刘馗生疑——不就建几间瓦房,为何需要这么多粮?
她可以说自己是借粮赈济百姓。
但刘馗能官至大司农,心思定是缜密的。
再者,刘恒的死,未必没在刘馗心里留下芥蒂。
刘馗对待她这毛脚孙女婿的态度,绝不可能是百分百的信任。
与其为了百石粮被刘馗察觉营陵佛迹是她一手搞的鬼、进而认定她是想建寺向幽州的大贤师靠拢,倒不如自己勒紧裤腰带苦一苦。
而且,这一路走来,她亦非孤军奋战。
冷风窜颈,谢蕴端着锦盒,却没觉得刺骨,只发出一声喟叹:“天凉了,也该给北海郡诸公们拜年了。”
北海郡,不止岷县、平昌县、营陵三县。
郡内的世家豪强,也就不止营陵四姓和平昌彭方几家。
谢蕴写拜年帖前特意去了趟县衙,向毕宜询问北海郡的豪强分布情况。
为示诚意,每张拜年贴内容都由她亲自策划。
又因为她不擅毛笔字,只好抓了自家小萝莉的壮丁。
江箬瞧着谢某人趴在案几上撅着屁股起草所谓的拜年贴,一想起傍晚谢某人还拿着工兵铲蹲在马厩旁刨土、将一桶土分装进二十几张油纸里,便是她不认识北海郡的士族豪强,这一刻,也同情起他们的遇人不淑。
“谢蕴。”
亲妈唤自己,谢蕴停笔抬头:“嗯?”
江箬沉吟片刻,用于组织语言,最后还是问出口:“你们班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你是不是躲起来了?”
谢蕴: (。?vェv??)
这话说得——
她这么劳心劳力是为了谁?
还不是为了让江主任在不久的将来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医馆。
“只有这个地方由我说了算,您遇上疑难杂症,才不至于医疗事故缠身。”
谢蕴说着,直起腰板:“我妈是事业型女强人,整日困在后宅里,像什么话,必须让您的名字如华佗扁鹊那般,在大邺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被谢蕴这张嘴哄过的人,没有成百也有上千。
江箬自认不吃这套。
然而,望着谢蕴那张日益清瘦的面庞,终究是理智占了下风:“既然决定送土,不如再加一包五谷杂粮。”
谢蕴秒懂江主任的意思。
送一抔干土,是告诉北海郡豪强今年收成不好。
一包由劣质稻米、麦、大豆、小豆、黄黍组成的五谷杂粮,则是在明示北海郡不差钱的豪强们,平昌城百姓都快饿死了,看看他们吃的粮,大过年的,诸位不捐点东西,过意得去吗?
论阅读理解的出题能力,还得是江主任!
谢蕴给诸位叔叔伯伯们包好年礼,也没忘记于她有‘知遇之恩’的青州牧夫人。
时至今日,崔青州还没派人来收回那道任命,那位州牧府的女主人,可以说功不可没。
所以,她特地备下一份厚礼。
一条取自空间商场专柜、珐琅工艺的十二花神黄金项链。
刘媣看到胡桃木盒里的链子,差点没移开眼,她第一次见到可以在珠子上绘出如此精巧花色的手艺,然后,谢郎就告诉她,这条项链是自西域而来,不久前才落到‘他’的手上。
“此物,称得上价值连城。”
“还行吧。”
也就两万多人民币。
刘媣转头,发现她家谢郎又在擦眼睛:“谢郎可是不舍得?”
“……那倒没有。”谢蕴将棉柔巾塞回衣袖里,不再去瞧那条项链:“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搁在投资市场上,我这叫高投入高回报。”
刘媣没听懂,却不耽搁她夸赞少年此举的高明。
话音刚落,她头上便是一沉。
抬手,摸到一根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