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我在古代开直播:老祖宗听我说 >第832章

第832章

作者:神迹字数:1164更新:2024-03-10 07:11

唯一让忽必烈破防,准确而言,破了大防的,还是神迹最后似是不经意的那句“蒙古,乃至元朝的继承情况都是一片混乱,乃马真后和贵由汗也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不过一部分,而已?

前面神迹是提到过继承制度的不完善,但是忽必烈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不能说他没有接着神迹的话思考过,但思考后的结果是他暂时没有觉得会造成多大的问题。况且,这其中还有着蒙古的传统根基问题。

但就是神迹此时这么一句话,让他不能再不重视这件事情了。

乃马真后和贵由汗,乃至其后的蒙哥汗,在窝阔台汗死后的这一段历史中,蒙古内部的争斗和各方的纠葛,规模之庞大、情势之混乱,别人或许只知一二,但忽必烈却是一清二楚。

这样的争斗产生的原因在于多方面,产生的后果也涉及了多方面。虽然最终情势似乎是稳定了下来,但造成的影响却始终存在。

就连忽必烈自己的登基上位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

而他创立大元,又在许多方面进行汉化学习,想的自然是将大元的统治长久延续下去,让大元、让蒙古能够真正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而在这之中,皇位、汗位的传承显然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只有皇位传承得当,出上数代英主,忽必烈的这一想法才能得到实现。

可是现在,若说乃马真后、贵由汗的事情也“不过是”其中一部分,那大元的继承情况又会是什么模样?

虽说他们蒙古未必要学汉人那样搞什么嫡长子继承制,但是也不能彻底乱作一团啊。

【说到窝阔台驾崩,这里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点值得一提。】

各个时空的人都精神一振,大蒙古国、特别是窝阔台驾崩之前的人则都是一惊:难道大汗的死还有什么别的问题?

【这个点便是关于大蒙古国乃至元朝的皇帝下葬方式。】

清朝,康熙年间。

在场之人纷纷点头,康熙同样点头,确实如此。

关于大蒙古国乃至元朝的皇帝或者一些贵族的下葬,他们大清的君臣也都知晓一二,那着实是与中原天差地别,与满族同样不同。

不过,蒙古对于这个入葬传统确实是一直践行,而大清入关到现在,则更多地偏向了中原汉人的土葬方式——虽然这在康熙等人看来,也并非什么坏事。

【大蒙古国,以及元朝的皇帝,在驾崩后的下葬流程与中原传统相差极大。】

【首先,关于遗体的放置,与中原的棺木制作不同,蒙古是寻来两片足够巨大、能够放得下人的木头,将其中按照差不多人体的大小凿空,然后把遗体放入其中,再把两段木头严丝合缝地合拢,涂上油漆,随后用黄金制成圈套,套住两头和中间。】

【当然,也可以将一棵足够粗的粗木直接掏空,再将遗体放入其中。】

【接着,便是正式入葬。】

【蒙古、元朝的大汗皇帝,不论在哪里驾崩,都要被葬入大漠草原之中,而至于如何前往,自然是由军队护送。】

【而这个护送到达的地点,也并非提前准确圈定,事实上,在入葬前,也只是画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但这个范围相当广泛,同时因为地点是在草原大漠,因此也没有什么可以用作参考的标志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