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我觉得这项工作还是有点挑战性的
下午一点钟,航天六院,京城(第十一)研究所。
车子直接驶入了大门,然后停在了办公大楼前。
下车的时候,赵默见到了站在办公大楼前迎接他们的高所长和谭主任。
然后,打招呼的时候,两人对王总师非常的热情,高所长对他同样非常热情,谭主任就明显有点意见了。
当然,谭主任只是没笑而已,并没有甩脸色。
饶是如此,这其实就是有意见的明显表现。
“是个做踏实做技术的人~”
赵默没有在意,只是客气的微笑和他握了握手。
做技术的和做管理的,是两类人。
做技术的往往很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来只佩服技术比自己牛的;做管理的就不一样了,热情好客,一问三不知。那种有技术、有管理、情商高的人,毕竟太少了,无一不是人尖。
假如是他,在工作时被校长拉了去迎接一个外行的人,他只会态度更差。
谭凯华主任是六院内部一步步升上来的,长期在研发一线工作,尽管顶着“主任”的岗位,但本质上还是一线科研人员,他对于每一个研发项目负总责任。
进去参观的时候,王总师给赵默做了大概的介绍,称呼也亲切:“凯华一直都是我们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领军人才,有天赋,又肯吃苦。不管是抓研发还是分析问题,都是不达目标不罢休,挑灯夜战是经常的事,很多次四五天不睡觉的奋战,我们的火箭发动机能有如今的发展,凯华是有大功的……”
赵默听得是肃然起敬。
谭主任的年纪不过四十来岁,是属于年轻一辈的科学家,但和老一辈科学家一样,科研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依然默默奉献,外人几乎无人知晓。
在秦岭,在大山深处,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没有在科研上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奉献精神,是根本坚持不了的。
谈话的间隙,王总师还私下里提谭凯华刚才的冷淡向他说明,说对方几过家门而不入、唯一一次心血来潮回去看了爸妈结果没多久老父亲就去世了,对方却因为研发任务而无法守孝的事情,说对方就是这么一个执着的航天人!
赵默心中清楚,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这样踏实搞科研的科学家,我们的航天事业才能独立自主、才能有硕果累累,我们的科学技术才会在后来迎来大突破、大爆发,而不是真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什么。
张嘴说”我们的科学家在干嘛”很容易,嘴皮子一碰的事,但只有去干了,才能有成果啊!
“……液氧煤油的方案的方案在国际上很成熟,大毛的火箭发动机基本上是以液氧煤油为主~”
“这和大毛那边的燃料纯度有关系,他们的煤油纯度更高,含硫量更少,不像阿美莉卡那边的,含硫量太高了所以容易结焦……”
“……可惜rd-170、rd-171、rd-180这些发动机大毛不卖给我们,没办法,我们只能买大毛的rd-120发动机仿制,退而求其次了~”
“大推力发动机,有rd-120接近的性能的话,未来十年内其实也足够了……”
“阿美莉卡呢?”
“阿美莉卡f1发动机多年没生产了,已经手生了,他们现在用的是大毛的rd-180,未来十年内估计都是用这款发动机。”
“……”
“采用的都是分级燃烧方案……”
“全流量分级燃烧呢?”
“全流量分级燃烧方案目前国家上还没有哪家投入实用,60年代大毛搞过一次,2000年初的时候阿美莉卡搞过一次,都失败了~”
……
高所长带赵默和王总师参观之后,就和王总师离开了,让赵默加入谭凯华的团队中,一起做研究。
谭凯华全然当他不存在,自顾自的和团队的人搞研究,赵默就在一旁看着、学习着。
听着他们的谈话,对于那些疑惑处,赵默时不时的会插话问上几句。
对此,谭凯华并没有因为冷淡而拒绝回答,他依然很耐心的回答了他。对于谭凯华来说,虽然他讨厌赵默突然加入他们这个团队来学习,但他并不讨厌赵默这个人,加上这也是上面的要求,赵默也只是好学而已,所以能配合的就尽量配合。
当然,仅限于问题。
一旦赵默要上手实操去研究零部件、图纸这些时,谭凯华立即就会拒绝。
但令谭凯华意外的是,赵默并没有上手的打算,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听着、问着,仿佛是一个看客。
“倒是省了我口水~”
谭凯华暗暗想道,很是松了口气。
赵默能自觉,那是再好不过了,他不用做恶人,跟上面也好交差。
而对于赵默本人来说,他就是来当学生的,是来麻烦别人的,来之前就知道不会有好待遇,所以早就想好了,这次过来主打一个“老实”。
不得不说,现场的学习比起课本、讲座、ppt这些要好上几百倍,也实际多了。只是十来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