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绾笑了,“陛下英明!”
“少拍马屁,这件事朕就不信你们这些老狐狸想不到!”
众人无语,这事也得您作主才能显得郑重,不然传扬出去,必然惹人非议。
将封赏内容放下,便又拿起了东北新郡的诸多事宜。
垦荒、戍边、清理东胡残余部落,事情林林总总,罗列的很是详细。
“东胡旧部,不能与东北诸郡杂处。他们互相有血仇,日后冲突不少。”
就像是六国旧人和秦人相处,拳打脚踢那是小事。
若因此引得东北诸郡的反感,就有些得不偿失。
“陛下,臣以为当令东胡诸部,南下为隶臣。”
“臣有异议,异族不可为隶臣,只可为奴仆!”
朝堂之上,又吵了起来。
“此事稍后再议,先将郡名,郡守等三吏确定。”
“臣以为长春郡为好!”
“臣等附议。”
这下倒是整齐,因为长春城是陛下起的名字。
“长春郡?便依诸卿所言!”
关于新郡的吏员人选。
接下来恐怕争吵会更加激烈。
那么大的地盘,三公九卿,乃至宗室族人谁不想插一脚。
“报!东北急报!”
一声急报,让众人顿时一滞。
结果来了。
“陛下,莫要心急,莫要心急!”
王绾再三叮嘱,害怕还会像上次一样。
这次来的是一大包的东西。
宦官在始皇帝授意下,打开。
放在最上面的是一柄匕首。
它有着弯弓形状,手柄尾部是一只马头,两眼处镶嵌着异色的珠宝。
刀鞘由黄金打造,上面也镶嵌着宝石。
同时还有一张古旧的羊皮地图。
两个物品的中间夹着一张书信。
上面的字迹有些潦草,就像是人抖着手写出来的一样。
只有四个篆字。
“东胡王降。”
朝堂上很热闹。
太医院的人组团来问诊。
大部分的老臣都有些呼吸不畅。
秦始皇在王绾的身边,轻声的宽慰。
“老臣没事,老臣没事,陛下……”
说着,小老头哭的像个孩子。
“习惯了就好了,日后这些事情还有很多。”
李斯面露嘲讽,算是终于看到这老头吃瘪一回。
这一句倒是激起了王绾的好胜心。
“好你个李斯!存心气老夫!”
一旁的太医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想这下完了。
然后再掐脉搏,顿时面露喜色。
“脉相渐稳,右丞相已无碍。”
秦始皇瞪了李斯一眼,心中却是觉得好笑。
刚刚还劝自己稳住来着,这下自己倒是没有稳住。
秦始皇在上次之后便将自己情难自抑的事情告诉了王守阳。
这小子倒好,让自己多看看老子庄子的书。
他倒是听进去了建议,读几日,便觉得心境开阔不少。
不开阔不行,这两位动辄大道,言必万里。
让人心生辽阔天地,任其遨游之感。
怪不得老子要东游出关。
可能是觉得周朝将亡,天下动乱,自己无法安心参悟大道。
奉常和典客的人因为受降礼仪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
一个负责祭祀,一个负责外事接待,两个部门对这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
东胡王也是王啊!
这件事情要是办好了,之后的三公之位选定,可是实打实的功绩。
“两位卿!别吵了,外事接洽由典客负责,受降礼仪便由奉常负责。”
说完始皇帝看向一旁坐着闭目养神的老人。
“内史,寻一处地方,朕打算为东胡王建造宫室。
算了,宫室他们可能住不惯,那便择一处宽阔地,搭几个大帐篷,装饰要按照东胡之人的喜好来,省得住久了有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