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精彩的大戏很多,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张翼德喝断当阳桥,赵子龙单骑救主。其中,舌战群儒,也绝对是名场面。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世人只知其为织席贩屦之辈。如此,何能与曹操抗衡,还想来说我东吴?”
演义之中,说这句话的是陆郎陆公绩。舌战群儒到底有没有,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陆郎之言,是很能代表一部分人的。
诸葛亮的回答很精彩,天子与之叙宗谱,称之为皇叔,岂曰无可稽考?但不要忘了,这个皇叔,亦不过是个虚衔而已。
今世,叶欢依旧给刘备正名,但与原本时空相比,他却从未与天子见面。大汉宗亲?听上去高大上,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大汉四百年,有多少宗亲?刘备家道中落,看不起他的,比比皆是!不是谁都有曹操那份眼光,能言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豹心里,便有些看不起刘皇叔,他觉得叶欢不念故人之情,出兵广陵,亦有证明自己之意。却不代表,他对刘备信服。
全力攻击广陵?关羽那里,面对的是陈到。自己当面,则是陷阵悍将胡风,论名气谈
统率,后者都还不能与前者相比。
被徐州军的攻势压制,步步收缩,越是收缩,曹豹将军心中就越警惕。有名将守则在手,他非常清楚,定边军有多强!
“全力进攻是吧,行,听你的,不过嘛,我得先看看你二弟,打得有多坚决。”很快,曹豹心中就有了主意。
此时,尚且不存在炮灰这个词,但曹将军也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裳。关羽不是能打吗?可与高顺相提并论,你先收拾陈到。
再说,还有吕奉先的飞獠雄骑了,总攻的话,他也该全力出手了吧?怎么看,这个手下败将和我配合,才更安全。
带着这个想法,曹将军开始进军了,大军云集一处,步步为营压进。前进之时,斥候放出三十里,稍有风吹草动立刻戒备。
曹豹将军心中如此做想,那么,吕布将军呢?设若前者对刘备并不信任的话,吕布对曹操,似乎也不是那么忠诚。
联手对抗叶欢的定边军,那是共识,被他缓过气来,谁也不是对手。但正如陈登判断的那样,三军很难形成一个整体。
于是乎,当刘备军令下达之后,真正开始发动猛攻的,是关羽!他也
的确不负叶欢的赞美,面对定边军,打得有声有色。
陈到率领白耳军,与之正面对抗,虽是不落下风,却也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关羽有将才,更有太史慈配合,如虎添翼。
原本时空之中,说实话,太史子义除了勇武之外,似乎并称不上名将。但今生有所不同,尤其是之前的徐州之战。
臧空和张海龙,九曲六曲两大王牌,面对袁术绝对优势的十余万大军,打出了精彩的配合,硬是拖住了袁术军的主力。
说那一战,是骑军机动,以弱抗强的巅峰之战,怕是曹纯夏侯渊加上吕布,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太史慈在其中获益良多。
与臧张二将的交流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听兄长之言,沉下心去学。广陵之战,太史慈所部的穿插增援,颇为精彩。
“臧将军,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以至于陈到心中,都不禁有所怨言,当然,那多是玩笑,其时,定边与徐州,乃是友军。
在关羽太史慈联手卖力狂攻之下,陈到依旧能把阵脚守得稳正,不断消耗对方。得益于白耳的战力坚强,亦有广陵地形之利。
敌军步骑配合,相得益彰
,白耳丹阳二军的骑兵营,直到现在,都从未出现在战场上。陈到宁愿放弃城池,也不会此时用之。
对此,关羽和太史慈也十分清醒,一天广陵骑兵不现,就代表陈到还有余力。他们想要进取,第一步,必要逼出敌军骑军。
至于曹豹将军的西路,未能取得太大的突破,在关羽眼中,倒也正常。他的对手是胡风,后者亲领大军,与之对峙。
双方在邓城一带连战数场,这一回,丹阳军拿出了真正的实力。胡风号令麾下各军连番上阵,和曹豹硬碰硬,打消耗。
陷阵悍将要比陈到难啃,在刘备关羽吕布眼中,亦是常态。善攻者,必善守,只不过胡风最为擅长的,是寓攻与守。
是吗?当然是,就因为清楚防守的关键,才能更快的找到敌军的薄弱点。胡风率军每每发动攻击,都会让对手很不舒服。
曹豹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战局说激烈吧,也不是那么激烈,敌军说强吧,倒也算正常发挥,但就是让你不顺手。
且隐隐之间,他还察觉到了另一点,胡风似乎不想与自己决一死战。邓城之战,他表现的越为决绝,曹豹越觉得自己
没看错。
“他是在顾忌吕布,还是对我心存忌惮?丹阳军的表现,时而坚定,时而飘忽,也不想是诱敌之计啊,莫非……”
一个念头油然而生,胡风应该是从他的进军之中,看出了什么?据说南山武院有一门课程,叫做战役心理学!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揣测敌军主将的心里,以便更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