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风眉头一皱,沉吟道:“若是如此,潼江河岸两侧的舟船不用想了,肯定全都被晋军摧毁了。”
“我们想要将重两千斤的红夷大炮运到河对岸,可是有点费劲,更别提在河中开炮了。”
“这若是一开炮,船都得被强大的后坐力掀翻了不可。”
俞风所言,是他们即将面临最现实的问题。
也是叶洵一直考虑的问题。
八里宽的江面,江水湍急,又没有船,这一仗还真是有些困难了。
叶洵想了想,看向乔松,“乔兄,给你一个任务,你岭南军先行出发,一路走一路砍竹子向潼江前进。”
“潼江我们是无论如何也要强渡的,但造船肯定来不及,我们能造的只有竹筏,所以必须用竹子。”
乔松应声道:“好,砍竹子的任务包在我身上,如果要强渡潼江,我们确实只能造竹筏。”
叶洵点点头,继续道:“剩下的事,等我们赶到潼江江畔再议,别说八里,就是八百里江面,我们也要攻入晋国,砍了晋皇的脑袋。”
夜,皓月当空。
云卢城。
王宫,客房。
叶洵坐在桌案前喝着茶,看着前线奏报。
打仗的日子每日都非常忙碌。
即便叶洵已经将大部分权力下放。
但需要他亲自决定的事,依然不少。
大夏联军先锋军已经出发。
叶洵一行人准备在云卢城休整最后一晚,便兵发潼江与羽化尘决一死战。
叶洵估摸着,潼江一战,将会是岭南之战最为关键的一战,打完这一仗,岭南大局基本上就定了。
其实,现在差不多大局就已经定了。
叶洵和大夏联军在岭南已是声名鹊起,百姓们都期盼着加入大夏,成为大夏子民。
主要是大夏的国策真的好。
每到一地,大夏联军绝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而且还要开仓放粮,分房分钱分地。
岭南百姓需要什么,叶洵就给什么。
他在岭南的民心,一日高过一日。
叶洵正看着奏报。
御乘风从外面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一个身材瘦弱的十五六岁男孩,虽然年龄不大,但那一双澄澈的眼睛,却好似饱经风霜。
“什么情况?”
叶洵打量着男孩,又抬头看向御乘风。
御乘风自顾自坐到桌案前,“姐夫,我给你找了一个人才过来,这娃娃可了不得......”
他说着,就将当时在锁龙关内,遇见男娃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男娃就是当时御乘风在锁龙关,救下的那个孩子。
当时战斗激烈,御乘风也顾不得他一个。
后来战斗结束后,他再寻找时,已找不到这个孩子。
御乘风感觉这孩子不错,是个好孩子,便在临走时,交代驻城官吏帮忙寻找。
前几日这孩子被找到,而且还是个遗孤,便被送到了云卢城,交到御乘风手中。
御乘风虽然平日里有些不靠谱,但他还是比较惜才的。
他知道叶洵同样惜才,比他还要再上。
所以他就将这孩子带了过来。
听着御乘风的话。
叶洵点点头,目光落到男孩身上,“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倒是没有任何怯懦,眼眸坚定,“我叫巴富。”
经受了晋国这么长时间的压迫。
在他奋起反抗的那一刻,可能就已不知道什么叫怯懦。
叶洵再次点头,“你可知道本宫是谁?”
“知道。”
男孩脱口而出,面带坚毅,“您是大夏洵太子,是我岭南的恩人,是您带领大夏联军前来岭南,解救被晋军压迫的无辜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