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
也正因为如此,大禹对于蛮夷一直保持极大的战略优势。
也是燕云巡抚汪文山,能自己做主强压四族攻占四大县城后续导致的负面。
毕竟四大部落只是攻陷几个县城。
再加上四大部落草原游牧蛮夷的身份。
这种因为蛮夷导致的边关动乱,放在大禹朝堂之上,能被多提两句已经是荣幸。
长久以往塑造深入人心,中原人就是比蛮夷强的战略优势。
可不是动摇几个县城能消磨的。
前世物理世界那般,游牧入关,侵吞,占领几个县城,就会急报到京城。
在这个世界根本不显示。
因为游牧再强,在历代中原王朝,甚至大禹六百年历史上。
也没有能力攻下任意一座州城。
当今大禹虽衰败,但任意一座州城在一州之力的供养下。
护城青气少说十丈有余。
十丈有余在儒家修士的操纵下,一个术法下去,对方若是无术法能量抵抗削弱,数万大军灰飞烟灭。
等闲游牧蛮夷,怎么能让人高看一眼?
咳咳。
话说回来。
儒家入门两关,第一关张明有些许把握和自信。
第二关如何做?
儒圣之物,具备点化之资的物品,哪里是现在的张明能触碰的?
甚至整个燕云之地,因为地处大禹边境,在朝堂,在文脉,在儒家中位置不高。
整个燕云之地书院都没有儒圣点化之物。
想要点化,只能进中原,进其他书院,或者找朝廷等。
所以,儒家修行一道,暂时对张明是堵死的。
完全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话说如此,但张明也不是没有努力。
至少数个月之前,郭思前往州城时,张明还特意嘱咐郭思购买,携带回来一些儒家书籍。
不求真能从中参悟出来一些什么。
但至少也要抱一丝希望吧?
毕竟如果儒家修士,每一个修士都需要儒圣之物点化身躯意志的话。
那问题就来了。
世界上第一个儒家修行者,第一个儒圣,第一个儒圣之物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
所以,儒家必然还有其他入门的方法。
只是这些方法太难,或者太过繁琐,太过粗糙,性价比不高等原因。
后来的儒家修行者只能放弃,改为儒圣之物点化。
话说回来。
张明想到这时,想到前段时间,自己摸索儒家之道。
专门写了前前世多首名诗,唐宋几大家等,全部抄了个遍。
甚至因为‘浩然正气’一词,还特意将正气歌等有关的诗词,全部抄写数遍。
可结果全部没用。
小说中随便抄一首诗词,震惊文坛,儒圣下场,儒家文道境界飞升之事。
在此界完全都是笑话。
这让当时的张明好不失望一场。
本意味着自己找到一条‘作弊之路’。
没想到一个屁都没出来。
如此下来。
张明只能将儒家修行一事压下。
只是在闲暇之余,多看看此界儒家典籍,积蓄文气。
也许有用......吧?
......
收回思绪,将儒家修行之事暂且放在脑后。
张明视线落在孙老道身上。
回忆对方所说信息,张明开口道。
“符修原来是这样吗?”
“符修,符修,修的符咒,其次才是己身?”
孙老道抚须点头。
“正是如此。”
“所以符修不需要会太多符咒之法,只需要会几个符咒的制法,然后好生练习,制符之后,放入丹田之中温养成符宝,然后就是一个合格的符修。”
孙老道所说的符修,和张明所知,来自前前世知晓的符修差距极大。
前前世所谓符修,更应该叫符道技艺修行者。
修行百技,符咒之法只是其一。
符修,符咒之道只是他们的对敌/谋生一种手段。
对于他们来说,符咒本质上就是一个外物,可以利用,使用,交易的外物。
可此界道门符修不同。
符咒不再是外物,而是一件真正属于自身,和自身未来息息相关的存在!
符修入门,修炼一门名为符法诀的功法。
待入门成功,可选择接下来主修的符咒之法。
待修行练习选定的符咒之法,达到熟练可用之时。
便就是寻找制符的材料,工具。
工具和材料,以及制符师的等级技艺越高。
符修的未来潜力,战力等就越发恐怖。
听到这里时。
张明有种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