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除夕,奉旨到各省的考察官们,就要各自启程了。
或许是怕再生什么事端,太子令陶善文大年初二就启程。
陶善文在京城孤身一人,也没什么亲戚,早走早走吧,他觉得也没什么。
初一晚上,陶善文再次打点了一下行装,准备收拾收拾睡觉,突然有人敲门。
这个时候来的,不是太子,就会是礼亲王,或者是华亲王,或者是来杀自己的。
陶善文最近的精神高度紧张,睁眼闭眼,想的全是这些人。他摸起桌上的匕首,藏在身后,慢慢地把门给打开。
见是礼亲王,后面跟着一个少年,他这才放下心来。
“见过礼亲王。”
萧牧搓着冻红的手,径自走进来,坐在火炉边烤手。
陶善文赶紧倒上一碗热茶奉上。
“茶不好,三爷喝了,勉强暖暖身子吧。”
说着也给唐熙倒了一碗。
“侍卫也暖暖身子。”
萧牧也不嫌弃,喝了一口,看着陶善文。
“这个时候来,没打扰你吧?”
“不打扰。三爷来有何吩咐?”
“我也不废话了。今儿我来呢,是想趁着你没走,有几句话赶紧嘱咐嘱咐你。”
说着,他已将那碗热茶喝完,巫蛊之毒仍旧让他体寒难忍。
陶善文又倒了一碗,放在萧牧手中。
“三爷有什么话,尽管嘱咐便是,卑职一定尽力去办。”
“好。头一件事啊,你此去江北,千里之遥,一定会遭到刺杀,遭到算计的。”
“刺杀?”
“你以为华亲王他们会就这样放过你?那些山贼,土匪,河贼,见你是个达官贵人,能不劫财?不劫人?所以啊,我专门派了个人,来给你做侍卫,他的功夫,比起大内十万禁军将领来,也不逊色的。唐熙,过来见过陶大人。”
唐熙朝陶善文作了一揖。
陶善文看他,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却傲气十足,若非萧牧让他向自己问礼,只怕他看都不会看自己一眼。
“岂敢岂敢,唐侍卫。”
萧牧:“他不太好说话,说出话来也不太中听,脾气古怪着呢,他现在还小,在本王身边,还不怎么,总有一天他要自立门户的,不磨磨脾性,迟早是要吃亏的。让他跟着你,历练历练。”
这番话,其实就是说给唐熙听的。
唐熙算是从小就在自己身边,自己为了栽培他,花了不少心力,就盼着他将来能在朝堂上有一番作为,自己也能有个臂膀。
“唐侍卫一表人才,将来必成大器啊。”
“有什么事你提点他便是了,他虽然脾气臭,但有一件好处,交给他的事,没有办不好的。”
“是。三爷还能想着卑职,卑职心里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萧牧叹道:“你能把事情办好,就算你的报答了。这正是我要嘱咐你的第二件事。
江北的官员,大都是华亲王提拔的,江北官官相护,铁桶一般,你此去,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掣肘。江北的布政使,蔡慈,现在暂行巡抚之权,他就是第一个难啃的骨头。你在江北的差事若要好办,头一件事,就是要斗他下马。”
“可......”
陶善文面泛难色,小心翼翼说道。
“正如王爷所言,江北铁桶一般,卑职形单影只,单刀赴会,如何能与他们抗衡呢?”
萧牧笑道:“你自己都说是‘单刀赴会’了,其实你心里并不怕与蔡慈他们斗,而是怕本王在京里不能给你照应,是否?”
陶善文低下头。
“果然万事都逃不过三爷。”
“你所忧虑的也是人之常情。实话实说,光汴京就这么一摊子事呢,更何况本王还在内阁,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江北。但本王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有什么事,你可以找他商议。”
“谁?”
“淮河总督,窦廷熹。”
“窦大人?”
“就是他。”
萧牧点头道。
“他是本王的老将了。当时本王将他调离江北,就是为了堵住蔡慈他们最后的出路。只有倒了蔡慈,你在江北办事,才会畅通无阻。”
“烦请王爷指教。”
“最近发生了太多事,有的你们知道,有的你们就不知道。比如江北正为了下个月的军饷愁得焦头烂额。朝廷没钱,地方上也没钱了,这两个地方可都眼巴巴地等着卖官得来的钱呢。只是江北之事急,朝廷之事尚缓。
眼下半个月已经过去了,蔡慈还是没有凑齐粮草,反而压榨百姓,民怨沸腾,留给蔡慈的,就只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蔡慈只剩下最后一条出路,就是找离他最近的窦廷熹借粮。
而半个月前,本王刚进内阁的时候,就已经给淮东,河东下了内阁的条子,让他们将粮食全都供应给东北和西南的海防,是没有余粮借给蔡慈的。这不就是断了蔡慈的后路?”
陶善文听言,心里只有震惊和倾佩。
不敢相信萧牧身在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