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网游 > 大唐:家母武则天,我重新投胎来得及吗? >第241章 契丹叛乱

第241章 契丹叛乱

作者:骁骑尉字数:2705更新:2024-01-15 19:06

听闻契丹叛乱,攻城略地,杀害都督,又袭杀平民。

大唐百姓顿时群情激奋,怒不可遏。

百姓们原本还一直盯着朝堂之上风云变化,紧盯着所谓的皇位正统,李旦与李重润的皇位之争...

这下好了,民间的所有矛盾全都被转移到了契丹的边患之上。

外战往往是国内转移矛盾做好的办法,也是凝聚民心的最好工具。

此刻整个大唐全都看向了李旦,看看他这个监国如何处理这件事。

李旦也知道,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时机。

而且平息契丹之患,必须要快,越快越好,这样才能抚慰百姓的激愤。

只有在短时间内解决契丹之患,才能显示出李旦监国的卓越能力,才能在整个大唐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威信。

而且战事久拖易生变,难以控制。

而张仁愿、陈子昂、王孝杰的大军正在赶来洛阳的路上,到时候有了平息外族作乱的威望,又有了大军作保障,到时候便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为帝了。

只是还未等李旦作出部署,营州便又传来了十万火急的军情。

契丹共有八个部落,全被李尽忠调集在了一起。

而且李尽忠又用计招诱附近的奚族、室韦等部,很快集结起数万兵马,然后自立为“无上可汗”。

为了抢占先机,李尽忠自称可汗之后,便命令孙万荣为先锋,攻打营州辖下各县。

由于营州都督赵文翙已经丧师被杀,契丹可汗新立,士气正盛,营州辖下的各县纷纷被契丹攻占。

孙万荣又借着风头正劲的兵锋,顺势南下,直抵檀州,也就是现在北京密云。

区区数万契丹兵马竟然将整个辽燕之地搅得翻天地覆,百姓流离失所,实属不该。

这一下,百姓更加气愤,我堂堂大唐何时岂能让一外族欺辱。

洛阳街头,人群们都聚在一起,一窝一窝的议论此事。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还将矛头引向了对李旦的不满。

李旦当然已经猜到了这些人的别有用心,暗地里将梅花暗卫的统领凤凰召了过来。

梅花暗卫原本是武则天设下的特务组织。

武则天被囚之后,李旦从韦团儿那里得知这个组织的存在,便将这个组织收了己用。

李旦让梅花暗卫暗地里审查是何人在背地里挑唆民众,并暗地里处理掉。

李旦的容忍是有限度的,他尽量争取更多的人支持自己,但是不强求每个人都认可自己。

哪怕一些人对自己不满,只要不作出实质性的敌对行为,李旦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对敢于跟自己敌对的人,李旦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其实对于契丹,李旦一直未曾松懈。

李旦曾数次提醒黑齿常之,让他提防契丹,但是黑齿常之并没有按照李旦的提醒来做。

黑齿常之到了安北大都护府任都护之后,为了拆散李旦在北疆的实力,反而以防范契丹为由,将骆宾王与陈子昂都调到了与安东都护府的交界地的两端。

骆宾王与陈子昂一南一北,相去甚远,难以呼应。

陈子昂驻兵在安北的南部,靠近营州,倒是可以协助营州都督赵文翙防范契丹。

但是由于洛阳的十六卫禁军之中,势力纷繁复杂,武则天的爪牙甚多,李旦对洛阳的禁军并不放心。

所以将陈子昂调回了洛阳,现在已快行至洛阳。

关于契丹作乱的消息陆续传来,李旦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一番。

问题的主要原因出在了营州都督赵文翙身上,他早年出身行伍,随刘仁轨、薛仁贵打过不少仗,立过不少战功,算是一员勇将,但是他居功自傲,一直以来性情傲慢、暴虐蛮横。

由于常年与边疆各族征战,便一直将各族视为夷狄。

所以他当了都督之后,没有采取比较宽仁的戍边政策,而是多次侵侮契丹诸部,甚至是将境内的各族当做奴仆,对待他们十分严苛。

大唐派驻在营州的官员们也都跟着赵文翙有样学样,掠夺部落财产、压榨牧民,之前已经爆发了室韦之乱,就是这样引发的。

但室韦势力薄弱,叛乱很快即被赵文翙平息。而武则天又一心扑在了登基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赵文翙自以为有朝廷不管不问,又有大唐强大的实力做依靠,越发的肆无忌惮。

恰巧近来北疆遭遇雪灾,导致饥荒。

契丹首领李尽忠向赵文翙求粮,赵文翙非但不给粮食,还对李尽忠等人恶语相向,冷嘲热讽。

而且不顾朝廷的免赋诏令,照旧索要马匹牲畜。

李尽忠与大舅哥孙万荣不忿已久,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发动奇袭夺取营州,将赵文翙诛杀。

虽然有赵文翙的为官不仁,但是也有其他的原因。

那就是后突厥之患自从被李旦平息之后,后突厥便一直依附大唐,再加上毗伽可汗默棘连年幼,对突厥各部的掌控力也比以前弱了许多。

而武则天之所以将黑齿常之调到了安北,见到后突厥境内到处都是李旦的白袍亲王生祠,心知突厥已经臣服于李旦,这让黑齿常之与武则天都十分的担心,便处处提防、限制后突厥。

又加上这两年安北夏天旱灾,冬天雪灾...一直不断。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突厥的势力在不断地削弱,以前依附于突厥的部落转而改向其他部落。

草原上的势力就是这样,此消彼长。

突厥变弱了,其他的部落就会崛起。

契丹的实力便这样崛起了。

当然,即便不是契丹,也会有其他的部落兴起,这便是草原上弱肉强食、兴亡更替的规律。

李尽忠的实力强大了,又不堪忍受赵文翙的压迫,瞅着大唐内乱之际,又加上陈子昂的兵力回援洛阳,便趁势发动了作乱。

这个时候,作为安北主帅的黑齿常之本应该出兵,趁着契丹还未完全起势之际,将其镇压,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黑齿常之身为武则天信任的最主要将领之一,此时他的心中是十分矛盾的。

因为洛阳这些日子的反复政变,让黑齿常之有些不知所措,他一直在观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