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替身男友扶正记 >第223章 规则与爱

第223章 规则与爱

作者:枣舒字数:6672更新:2024-01-10 19:06

李想听到张玲的回答自是高兴的。

他迫切的开始通过小豆子手中的电话与张玲一起商量一起绘什么画?

说过水墨,对绘画基础要求很高!

一家三口没有一个人有过相关经验。

为了绘画作品的最终品质。

只能选择放弃。

提起油画,确实可以尝试。

而小豆子则表示不喜欢油画创作时的油墨味。

说闻多了会令小家伙犯恶心。

为了创造一个舒心的绘画环境。

也只能放弃这个选择。

想过刺绣画。

一家三口只有小豆子有过这方面的经验。

李想则表示他的手过于笨拙。

拿针简单缝补开线的衣服都困难。

所以因为他们大人参与度太低又只能放弃。

正当一家三口苦恼如何选择的时候?

路边的一则醒目广告语引起了张玲的兴趣。

“巧夺天工之作,碎布上的浮雕艺术!”

单从广告语上就挺吸引张玲的。

随即又看到了电子屏动态广告在宣传赵梓立布艺浮雕立体画。

据说,赵老师拜师于齐白石再传弟子书画家张炎增老师。

后又向汪向龙老师学习,并在琉璃厂长丰堂从事古籍书画修复装裱研究多年,专攻布艺浮雕画。

她是以剪带线,以布填色,以布的花纹和条理,将工笔画国画和油画,以层层叠堆的形式形成立体效果。

画作有布帖、粗犷纯朴、厚实如浮雕感觉。

从而具有造型简练概括、厚实如浮雕的独特风格。

画作颜色鲜艳、做工考究、工艺独特,观之有立体能动之效果。

所以张玲认为布艺浮雕立体画就是最佳选择。

画作整个制作过程需要先选料,绘画出草图,然后进行裁剪,图案堆砌,最后进行粘贴。

这种画作的制作材料是以凤尾纱和丝绸为原料。

原料的采购就交给李想来做了。

利用各色花布本身所具有的色相,纯度,明度及纹理图案作为创作元素。

张玲感觉她有这方面的掌控天赋。

画作色彩基础是民间刺绣,但比刺绣色彩更加强烈鲜明。

小豆子恰好就有这方面的天赋。

这幅画作的绘制过程让一家三口有足够高的合作参与度。

她的脑海中已然开始想象着一家三口的创作细节。

一些碎布头,一把剪刀,几卷丝线……

在她们的手中,经一番剪剪贴贴,就变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美轮美奂的布艺浮雕立体画。

一剪一裁一贴,看似弹指漫舞,却是心灵画语的交融。

此刻!

他们一家三口都怀着一个目的。

那就是创作出一副足以惊艳所有人的画作。

据广告介绍说,这种创作形式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到唐朝以后得以发展,不断地被人们所赏识,人们做出荷包、头饰等用以装饰节日气氛。

直到清朝不断发展成熟。

相传乾隆的母亲曾带领宫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

供奉的佛像画和后宫嫔妃们头上佩戴的发饰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

在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收藏陈列着诸多古代时留下的丝织作品。

广告正好在展示赵老师的画作照片。

张玲连忙拿出手机把《和和美美》、《荷花一品》等画作又翻拍成照片发给了小豆子。

父女二人在看到张玲发来的照片。

即使清晰度有所欠缺,但还是被画作吸引到了。

父女俩确定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绘画形式。

小豆子有些性子急。

之前,还嚷嚷着肚子饿,赶快回家吃饭。

现在就想尽快创作出满意的画作。

按照张玲的建议小豆子立刻就央求李想去采办所需要的作画材料。

李想见张玲在电话里推辞等回家吃完晚饭再去。

兴头上的小豆子立刻就不开心了。

他觉得这正好是提升小豆子心目中地位的好机会。

于是选择顺从了小豆子的意思。

张玲听到后在抱怨李想这样会把小豆子宠坏的。

而李想则辩解的说:

“所谓把孩子宠坏就是没有任何的规则的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我顺从小豆子的行为则不同。这可是让孩子尽快完成作业为前提的。”

要知道没有规则的爱。

反而会让孩子有不安全感。

因为孩子永远不知道边界在哪里?

自然会不断的用自己的行为去试探边界。

用网络流行语说就是在“悬崖边上疯狂试探”。

身为父母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孩子的“问题行为”。

“对对对,爸爸说的对呀!妈妈,人家只是想尽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你就让我们去嘛!”

小豆子虽然没有完全听懂爸爸的表达的意思。

但是她还是机敏的觉得,只要顺着爸爸说的最后一句话,扩展解释就一定不会错。

“完成作业?”张玲说。

李想听出了张玲的迟疑。

他觉得说服张玲有戏!

于是毫不犹豫的问:

“玲儿,你忘记了?”

张玲问:

“我忘记了什么了?”

李想接着说:

“忘记刚才我们一家人在讨论,一起绘制布艺浮雕立体画的。并充分听取小豆子的意见之后达成了共识。规则已成,那么接下来就应该严格执行了。这并没有错吧。”

张玲终于反应了过来面容不悦的说:

“你这是以新建立的规则去破坏我以前的规则。谁给你的勇气敢说没错?”

在李想的认知里新成立的绘画规则是高级的。

然后,为了运行高级规则,其他低一等的规则必须让路。

所以才想着要推翻与小豆子定下的相对低级的吃饭规则。

这显然是在向小豆子灌输特权思想。

这一点张玲实在无法容忍。

她不想让小豆子养成凡事高人一等的特权思维。

张玲一时间没有理由辩驳的说:

“小豆子,就算你爸爸说的对。但你不按时吃饭是不是破坏了既定的吃饭规则?更何况孩子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她又岂会不知道李想话的意思?

张玲也曾为小豆子定下了明确的吃饭规则:

在家中吃饭时间都是规定好。

但凡因为小豆子错过了,就不给小豆子吃的,只有到下一顿才有饭吃。

她的设想若孩子第一次不听,真的饿肚子了,就会知道遵守规则的意义了。

可以让孩子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

并让孩子知道不按时吃饭是很不舒服的。

那么孩子以后就会乖乖吃饭了。

张玲敏锐的指出李想帮着小豆子破坏了规则。

而小豆子单纯的以为妈妈是担忧把她饿着了。

所以一脸不情愿的低下头嘟囔着说:

“人家现在真的不是很饿!妈妈……”

李想见状,为了让小豆子高兴起来,便极力向张玲辩解说:

“没事,这耽误不了多久!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在回家的路上。买个东西最多花上半个小时而已。小豆子要是饿了挨不住。我可以让她吃块小点心垫垫。”

小豆子听到后兴奋的抬头大喊:

“好耶!爸爸,我太爱你了!”

在小孩子的眼中仿佛只要花钱购买的食物都很好吃。

小豆子自然也不例外。

有机会可以在外面尝尝鲜肯定很高兴了。

李想深知乐极生悲的道理。

连忙做了一个让小豆子安静的手势。

因为他清楚自己为小豆子开脱的理由有点牵强。

举个例子:

规定小豆子看iPad或者电视的时间。

小豆子想一直看动画片,家长觉得对眼睛不好,讨论到底应该看多长时间?

小豆子可能会提出来说那既然对眼睛不好。

爸爸也不能看那么长时间手机。

这是家庭规则的平等原则。

小豆子就会更容易接受和遵守规则。

如果大人一直在看手机,小豆子在旁边吵闹。

为了让孩子安静就塞给她一个iPad。

结果让孩子远超过大家约定好的时间。

所以说不关以什么理由破坏既定规则都属于纵容和宠坏孩子。

即使以他认为的高级规则破坏相对低级的规则也不行。

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误以为只要既定的规则高级就可以无视一切低级规则。

张玲为了能让小豆子变成第二个钟云。

即使做一次坏人让小豆子不高兴,也要反对的李想提议。

“不行!谈好的规则就是规则。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破坏。更何况晚饭要吃好。我实在不能接受让小豆子把点心当晚饭吃。”

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

尤其在面对美食的诱惑时,很多大人都难以控制。

还有她看得出李想在对小豆子吃喝的问题上向来百依百顺。

势必纵容小豆子贪吃把点心当晚餐吃。

那么正经的晚饭必然会吃得很少或干脆不吃。

从而把浪费粮食就变成了常态。

这一点张玲也不能容忍。

即便李想再三保证绝对不会出现张玲担心的情况。

她也绝对不会松口。

因为就算李想真的监督了。

但是以小豆子的机灵劲儿,也会有很多办法偷吃,却能保证不会让李想发现。

父女俩在听到张玲的决绝。

二人都有一点儿丧气的只能先听从张玲话回家。

李想自是懂得张玲的用意。

他也不希望把小豆子给宠溺坏了。

不过,李想还是聪明的。

一般养孩父母都会扮演红黑脸。

他成功的让张玲扮演了黑脸。

张玲吃饭规则他也是懂的。

他清楚张玲所说的吃饭规则相对完整的版本。

即,如果中间她饿了。

张鹏天心疼外孙女偷偷给孩子小蛋糕吃了。

这无疑是对小豆子的纵容与娇惯。

小豆子就会理解规则是可以被忽视的,形同虚设。

或者当她饿了就开始哭闹。

张玲如果受不了给了她一个烧饼。

那么小豆子就学到了另外一课:

规则可以被情绪打败。

这些都是在给自己制造一个纵容宠坏的孩子。

这里有规则的三个重要原则:

第一,明确;

第二,后果;

第三,一致性。

餐桌上。

据说,陈剑确认了母亲真的病重卧床不起。

所以提前说明不吃晚饭赶着回家一趟。

虽然陈剑这个人平时有些太讨厌!

但看在及时帮着处理的头条新闻的份上。

张玲还是默默祈祷着陈剑的母亲平安无事。

往日里,小豆总是会央求张玲夹菜喂她几口的。

今天的李想与小豆子显然是商量好了。

只顾着埋头吃着碗里的米饭。

那感觉就像是今天的米饭比菜香。

一旁的张鹏天看不下去了。

他精心做了四五个菜。

往日里还能听到几句父女俩夸赞的话语。

今天听不到就觉得心中很是不舒服。

于是张鹏天好心的提醒这父女俩多吃菜。

没想到这父女俩就吃了一口。

便继续埋头吃着碗里的大米饭。

张鹏天灵机一动的介绍着每一盘菜的特色。

介绍一盘就劝父女俩尝上一口。

这父女俩还真象征性的夹上一筷子尝了一口。

尝完就埋头继续吃着碗里大米饭。

俨然就像是算盘上的珠子拨一拨动一动。

张玲看着费劲的父亲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父亲有些心焦的对张玲说:

“这父女俩看着像是傻掉了。张玲,你不问问怎么回事?还有心思傻笑。”

张玲看了一眼父女俩,在听到张鹏天的话语,依旧无动于衷。

她只能露出无奈的笑容劝说:

“爸啊,你就别管他们。他们父女俩今天只想尽快吃完饭出去。说是要为小豆子的手工家庭作业购买材料去。”

张鹏天听完张玲的解释,张大了嘴巴“啊”了一声。

几秒。

缓过神的看向父女俩说:

“我说你们没那么着急吧。一顿饭都吃不安稳。”

“着急!”

李想礼貌性的抬头蹦出两个字就继续吃着米饭。

小豆子也随着看向外公直点头。

张鹏天回忆着说:

“不对呀!吃饭前,我可听小豆子说这作业不着急。一周之内上交就行了。我觉得明天有空再购买也来得及。听我的都慢慢吃。别噎着了。”

小豆子听完口中含着一点食物连连摇头说:

“外公,着急!”

“着急什么?”张鹏天疑惑道。

不只是张鹏天。

张玲也不太明白小豆子为何着急?

小豆子彻底咽下口中的食物解释说:

“因为小豆子一直都觉得我们是最棒的三口之家。所以为了证明这一点。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创作出一副足以惊艳所有人的画作。”

张玲似乎明白了小豆子这是缺乏自信的倔强。

利用外物炫耀的方式,向外人证明,他们一家三口是幸福的。

这一点张玲是理解的。

毕竟,他们是临时组成的一家人。

而且她与李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举办过婚礼。

在小豆子的心目中仍旧存在不安定的因素。

不!

好像在她的心目中也有几分不安感。

自从上次亲眼见得到上官傲雪把李想放在酒店的大床上。

她心中的那份不安感也越发的强烈了。

不知他们的三口之家还能维持多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