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大军及其大型攻城器械(独孤怀恩不愧是搞工程的)的双重压迫下,吕崇茂首次体验到了绝望的感觉。虽然第一次交战的结果是吕崇茂挡住了李孝基等人发起的攻势,但吕县长很清楚,这仗赢的很勉强。主场作战的优势地利,加拼上老命的作战精神,只能救得了夏县一时,要长期指望这两个不稳定因素,那就想瞎了心了。于是,吕崇茂深吸了一口气,他决定动用那个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使用的一招,大叫救命。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吕崇茂和刘武周的关系从始至终只是盟友。吕县长一直是独立的,他从未许诺归附于刘武周,而刘武周也没有对夏县提出过任何主权要求,所以两家虽是合作伙伴,却几乎没有协同作战,至多只是情报共享,在战略的层面相互配合,牵制一下李渊而已。因此吕崇茂不是很确定在自己生死存亡的关头,刘武周会不会伸出援手,拉上兄弟一把。毕竟这才认识不到俩月,交情尚浅。
应该说吕崇茂很是幸运。这个事如果搁在别人那,吕县长十有八。九会在友军的集体注目礼下被唐军群殴致死。但他运气极好,因为接到消息的人叫宋金刚。
宋金
刚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不要说是认识不久的朋友,就算是街边刚刚碰上了个陌生人,只要对方有困难,提出要他帮忙,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帮上一把。因而得到夏县的救援请求后,宋金刚基本不作他想,即刻就派出了头号大将尉迟恭前往夏县解围。
事实证明,专家只能搞定普通人,却绝对搞不定猛人。
尉迟恭一赶到夏县,直接就朝着唐军冲杀了过去。
李孝基等人还没反应过味儿来,军队就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而县城内的吕崇茂一看有戏,也立刻率兵出来夹击。
这下换成李孝基们体验一把绝望了。在威猛无俦的尉迟恭的轮番冲锋下,专家组的成员居然一个也没跑掉,大家手携手肩并肩地通通被尉迟恭送进了战俘营。唐军的第二次夏县平叛战终以全军覆没告终。
千里奔袭,一击破敌,夏县解围战充分彰显了尉迟恭身为一员名将的超高军事素质。而纵观李世民手下诸将,吕崇茂从未听说过有任何一人能够达到尉迟恭的这种水平。于是吕崇茂特意准备了丰盛的晚宴,一来要为替自己击溃唐军,保住性命的尉迟将军接风洗尘,二来他要好好表达一番对尉迟恭犹如滔滔江水连绵
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景仰之情。
听到吕崇茂一连串的赞颂之词,尉迟恭很是得意。
“我观唐军众将,多为无能之辈,能与我比肩者,确是至今未遇。”
猛人失败之前,往往就是这么自信。很快,尉迟恭就将遇到那个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很快。
告别了夏县的吕县长,尉迟恭和他的搭档寻相开始领军徐徐返回浍州。而在由夏县到浍州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地点,这个地方名叫美良川。
相信几分钟后,尉迟恭同志就会深深记住这里以及这个地名。
根据秦王殿下的命令,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殷开山同志已经在美良川等候了很长时间。说句实在话,此时此刻的殷开山多少有些紧张。因为他已经不止一次在军中听到过关于尉迟恭是如何如何能打如何如何善战的传闻,所以如今直面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殷开山难免有些忐忑。为了缓解自己过于紧张的心情,殷开山决定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于是他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新搭档,那位新任的马军总管身上。
和平时军营里常见的那些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将军们不同,殷开山感到,这位马军总管兄给
人的感觉更加类似于自己的老搭档刘文静,平时沉稳安静,不动声色,然而一旦接到作战任务却能迅速进入热血状态,并勃发出十足的干劲,给人很靠得住的感觉。希望这一次有此人的帮手,战斗的进展会顺利些。望着渐行渐近的尉迟恭士兵们的身影,殷开山定了定神,他准备把握最适合的机会,随即下达全军冲锋的指令。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殷开山下令攻击前,马军总管同志居然身先士卒,单枪匹马地冲了出去。然后眼见着此人在尉迟恭的队列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兵人仰马翻,叫苦不迭。
竟然有这么猛?!不是骗人的吧。
殷开山看得有点傻眼了。不过再惊呆也不能忘记下令进攻,在大喊了一声类似“叔宝兄,我来也!”的话后,殷开山当即带领手下的士兵冲杀了过去。
关于此战的结局,史书上记载如下:“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
毋庸置疑,绝世猛将尉迟恭尝到了败北的苦涩滋味。不过对此尉迟恭本人有点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唐军设伏突袭明显属于作弊行为,你要是真的行,敢不敢和我真刀真枪,堂堂正正的较量一番!
几天后,尉迟恭如
愿了。
在尉迟恭偕同寻相暗中带领精锐骑兵赶去增援河东的王行本的时候,他们再一次与这批唐军相遇。但此次情况却稍有不同。具体说来,稍有不同的第一点体现在,这一次领兵的不再是殷开山,而是李世民本人。至于稍有不同的第二点那是关键,这一次尉迟恭同志战败,败的十分彻底,除了尉迟恭本人和他的搭档寻相顺利脱身,逃回大本营外,他们带出去的精骑没有一个跟着回来。
这回合较量,尉迟恭真的输的心服口服了。
原来李世民这厮如此厉害。原来李世民手下亦有如此骁勇善战的将才。
震惊之余,尉迟恭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到了那位让他记忆尤深的将领的名字——————秦琼秦叔宝。
另一位猛人的身份已经揭晓,但导致出现这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的诱因却发生在十个月前。
当时王世充先生刚刚升任太尉一职,总掌朝政。可朝中的大臣们显然对于出身低微的王世充不太信服,甚至一度发生了深受王世充信任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等人策划的引唐兵入城事件。虽然此事很快泄露,相关的涉事人员也被王世充下令处死。但遭到亲信背叛的经历还是深深刺痛了王世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